劉春花
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按照企業的發展戰略,在客觀預測經濟形勢的同時,合理安排企業資金投放、經營業務收支、經營成果與資金分配等工作,按照企業的年度經營目標,有效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使得企業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針對考核指標進行量化處理,有效開展控制和管理工作。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正確的工作理念。當前部分企業雖然已經開始在預算管理工作中采用全面預算管理方式,但是尚未樹立正確的觀念,未能按照工作特點與實際情況編制完善的戰略計劃,沒有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和標準設置長期發展、中期發展與短期發展的目標,甚至出現制度流于形式的現象,難以彰顯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2.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部分企業在工作中還沒有編制關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制度,不能確保各方面制度內容的完善性與優化性,難以有效規范部門、人員的工作行為。由于在具體工作中尚未編制相應的責任制度,未能明確部門、人員的責任,導致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能及時合理追究部門和人員的責任,難以形成良好的規范作用和管控作用,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和開展均會產生不利影響。
3.缺乏先進的管理系統。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已經開始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創建專業化的信息系統,確保預算管理工作的先進性與有效性,預防出現數據誤差問題和預算問題。但是,當前部分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工作中,尚未充分認識到網絡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沒有將先進技術全面運用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未能創建專業化的工作系統與平臺,不能保證有關工作的嚴格落實和合理實施。
4.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相互脫節。企業的業務部門在日常的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未能將預算編制和執行工作相互整合,經常會出現相互脫節的現象。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編制未能按照執行的需求選擇編制內容和編制方法,預算執行期間也沒有嚴格根據預算編制內容開展工作,二者相互脫節,很容易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與有效性降低。
5.管理工作缺乏優化性。企業所設置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機制與模式,不能確保優化性,經常會出現缺陷問題與不足之處,不能確保各方面的工作質量和效果。一方面,所采用的預算編制方法不夠優化,不能與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相互適應,不能確保工作的全面落實。另一方面,所采用的預算管理機制、預算管理體系等與工作的需求不符,難以在優化管理的情況下,彰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在企業中的積極作用和優勢。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分析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工作建議,確保可以有效完成全面預算管理任務,提升企業各方面工作效果。
1.更新管理工作理念。企業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能夠促使企業有效完成自身的戰略目標,針對各項資源全面、優化配置,將全面預算管理方式當做是資本保值、增值的有效措施,利用戰略管理的方式明確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和標準,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競爭能力。首先,應該編制相關的戰略計劃,按照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特點和標準,完善相關的戰略計劃內容,明確未來發展的長期、中期與短期目標,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落實。其次,具體的工作中還需將戰略當做導向,企業的管理人員負責開展組織管理工作與指揮工作,安排專業的人員和部門負責編制子預算單元和相關的預算內容,保證預算編制工作的合理開展。再其次,應強化全面預算的宣傳教育力度,為財務管理部門與有關的管理部門宣傳全面預算管理知識,使得相關人員可以樹立正確觀念,在工作中積極采用全面預算管理措施,提升各方面工作質量和效果。
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了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編制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整體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首先,應該制定精細化的管理制度。企業在實際的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樹立精細化觀念,編制相應的工作制度,將成本預算管理當做是重點內容,有效控制和管理企業成本,挖掘內部各方面工作潛力,提升預算工作效率,從根本上提高經濟效益。精細化預算管理工作中,還需積極采用有效的成本預算控制方式,在制度中明確規定要求全面預算管理期間必須要設定預算控制的目標,保證成本費用標準的精細化處理,嚴格落實各方面的工作責任,保證成本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實施,拓寬相關的利潤平臺,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其次,應該健全相關的全面預算評價工作制度。日常的工作中合理設置全面預算的考核評價指標,完善相關的考核體系,落實有關的評價工作制度,將全面預算的目標分解給各個部門和工作人員,使得各個部門與工作人員可以承擔自身的工作責任,通過績效考核評價的方式,明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是否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問題解決建議,保證各方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效果。在相關的考核管理制度中,必須要設置獎懲機制,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效果較高的人員,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調動人員的積極性。
3.創建網絡信息化系統。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創建網絡信息化系統,有效開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提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質量。首先,應該將網絡信息技術應用在預算表格的制作工作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應該積極采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創建專業化的信息化預算系統,將所有數據信息融入到網絡平臺中整理、計算與管理,使用自動化系統調整相關表格內容和數據內容,有效預防出現數據處理遺漏現象與誤差問題,保證各種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其次,在使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應該設置相應的查詢系統,利用網絡系統分配角色權限,便于對各項指標進行查詢,實時化共享數據信息,打破傳統人工操作的局限性,提升預算管理工作質量。再其次,應該積極采用網絡信息技術,設置超預算與預算誤差度的警示平臺,通過相關系統及時了解到全面預算工作是否存在誤差問題,實時化開展管理和控制工作,彰顯全面預算網絡系統的積極作用,節省工作時間的同時還能預防有預算誤差問題,提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效率。最后,在使用網絡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發展需求,創建相應的工作模式,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效果。
4.強化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的整合力度。企業開展全面預算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強化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工作的整合力度,保證不會出現相互脫節的現象,滿足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首先,要求工作人員在開展預算編制工作之后,必須要分解相關的預算目標,并且將各種目標落實到執行部門,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執行,將預算引導工作和控制工作的積極作用全面彰顯出來,增強管理工作的剛性。其次,必須要做好預算執行狀況的監督工作與分析工作,細化其中各種指標,嚴格開展內容監控工作,分析和管理有關的成本費用與資金,詳細研究債務變化情況、內部關聯交易情況等等,利用多元化的監督方式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再其次,為了將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工作全面整合,應該研究內部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薄弱的部分,篩選最佳的方式開展工作,健全制度提升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性。
5.提升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性。具體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為了確保各種工作的有效實施和開展,必須要保證整體預算管理優化性,有效預防出現工作問題。首先,應該篩選最佳的預算編制工作方式。目前全面預算管理方面,預算編制的方法主要就是固定預算、彈性預算、增(減)量預算、零基預算、定期預算、滾動預算等,企業可以按照自身工作需求,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全面預算管理方式,細分相關的內容,在明確預算編制方式的同時,制作相關的手冊,規范各方面的全面預算管理內容與編制工作方法,提升整體的工作水平。其次,應該完善有關的編制工作程序,遵循從上到下、上下結合的工作原則,將企業發展戰略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機整合在一起,確保所獲取的預算結果和戰略內容相互契合,預防出現全面預算管理和企業戰略之間相互偏離的現象。再其次,應該優化預算執行與控制的工作模式,健全有關的工作體系,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義務、權限要求與利益分配特點,按照具體的預算管理目標,創建完善的分級預算控制模式和系統,將預算管理的責任劃分給各個歸口部門,確保部門人員可以按照責任要求、工作標準等執行任務。最后,在優化全面預算管理方式的過程中,還應該創建信息共享平臺,各個部門可以利用平臺執行工作,相互監督、溝通交流,明確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有無問題,提出相應的問題應對建議,保證工作的質量符合標準。
綜上所述,當前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中,還存在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相互脫節、管理觀念問題、管理優化性等問題,不能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實施和開展,對其長遠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這就需要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更新自身的觀念意識,針對管理工作進行優化改革,積極采用先進網絡信息技術,將預算編制工作和預算執行工作有機整合。
(作者單位: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