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雄 俞 果
(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4)
創新創業教育是服務于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階段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實施這一重大戰略的主要途徑。[1]雖然我國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十分活躍,但有不少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游離于實驗教學體系之外。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的廣西戰略發展任務,即打造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構筑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培育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民族地區。[2]桂林理工大學作為廣西的地方高校,面向全區“14+4”千億元大產業和北部灣沿海發展戰略的需求,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西部的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創新創業教育是旨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素質為目標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實踐活動。[3]土木工程專業的實驗課程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基礎知識的實踐性課程,通過學習并進行具體實驗操作,有助于學生加深了解相關的工程技術原理及概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工程技能。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越來越亟需具備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潛能的人才,而實驗課程教學正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環節之一。創新創業教育與實驗教學環節相融合是我國對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要求。創新創業教育不能脫離實驗教學環節而獨立存在,而要以實驗教學環節為載體,以培養創新能力為目的,加強工程技能訓練,提高創新創業水平。
(1)實驗教學內容單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現有實驗教材在教學內容深度及廣度上有了較大的改變。但大多實驗教材的教學大綱模式仍過于單一,教學內容及實驗方法也大同小異,缺乏激發學生興趣的自主設計實驗環節。
(2)實驗教學環節不重視。實驗課本來是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直觀認識、自然規律的反映,是科學研究、探索中理論驗證和基本數據的來源。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實驗本應是教學與科研的密切聯系交通樞紐。但長期以來的學科評估等各類針對高校的考核評估基本上科研為主,教學為輔,造成了大家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這樣,學校的考核也是以科研為主,教學方面只要完成基本工作量就可以了,實驗教學更是陷入低微的地位。實驗教師的地位、職稱評定、待遇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導致實驗教師隊伍發展不穩定、不平衡。
(3)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陳舊。傳統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都是以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為主,一般由授課教師提前準備好實驗方案、實驗材料和儀器設備,簡單介紹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再由學生動手開展實驗,實驗過程完全按這個模式進行。實驗操作步驟敘述過于詳細,即使基礎薄弱或沒有提前預習的學生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完成實驗課,且同一個班的學生同批量或分組做一個相同的實驗,學生完全被動接受學習。實驗課的全過程僅僅讓學生對實驗的簡單模仿、復制,沒有深入了解相關工程背景、工程經驗以及實驗數據的應用價值,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4)實驗教學課學時偏少。目前實驗課大都是作為理論課的補充,實驗課學時一般是在4-8個學時,在整門課程教學中所占比例嚴重偏少。在有限的實驗課教學時間內,實驗教師不得不提前準備好所有的實驗課材料,學生不能全員參與整個過程。土木工程專業有它的特殊性,土木工程實驗材料的準備過程也可以是學生實操能力的機會。實驗材料大都由厚重的鋼筋混凝土組成,準備這些實驗材料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鋼筋的綁扎、梁柱混凝土的澆筑、應變片的粘貼、環氧樹脂的涂刷,若有時間讓學生參與這些實驗準備工作,不僅可以讓學生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工程技術實踐能力、掌握實驗原理、熟悉實驗內容。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是要培養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需要的、較強的實踐能力、就業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我們要以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推進土木工程專業實驗課程改革,強化科教結合理念,確保制度、經費的保障,優化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等一系列的措施:
學校統一思想做好頂層設計,重視實驗教學工作,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創新實驗課程考核機制,按理論課、設計課、實踐課、實驗課進行分類的學分制,下放一定的權限,給予二級學院學生學分自主權。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實驗類別如基礎實驗組、交叉學科實驗組、科研項目組、大創項目實驗組、學生競賽實驗組獲得相應的學分;也可以根據實驗學時數、實驗復雜程度以及完成實驗情況獲得相應的學分。
強化“創新驅動、實踐育人”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習自主權,全面推進實驗課程體系改革。首先,要簡政放權,強化自主。根據不同科研學術認知水平的學生情況分組設計實驗課程教學方案,允許同一班級不同分組進行不同的實驗課程,還允許部分科研能力強的學生組隊自主設計實驗課程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其次,實驗課程不再作為理論課的輔助教學部分,單獨開設實驗課程;還確保實驗課程足夠的學時數,以保障整個實驗環節的連續性。在自主創新設計的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等環節,并在教務系統開展即時評教、隨堂評教工作。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由度和想象力,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工程技能為教學目標,全方位地創新實驗課程的內容,多層次豐富實驗課程的形式:(1)引導大學生科技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相關內容納入實驗課,形成具有競賽設計特色的實驗課;(2)以學院科技平臺為依托,融入老師的實際科研項目中,科研反哺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加強鍛煉的學生工程實踐能力;(3)倡導學生開展設計創新性實驗項目,鼓勵學生根據專業理論知識自主組合實驗項目內容,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建立多學科交叉實驗課程教學平臺,形成基礎性、綜合設計性、創新性研究等三個不同層次實驗項目。基礎性實驗是培養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為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土木工程專業最基本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綜合設計性實驗以培養學生綜合實驗能力為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工程實際及科學研究中較為先進的實驗設備及技術方法;創新性研究實驗培養學生的獨創性思維及科研能力為目標,要求學生能獨立開展創新性實驗。
桂林理工大學以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培訓中心合作的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技能崗位培訓為依托,強化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及崗位技能的訓練。2001年以來,桂林理工大學與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培訓中心合作辦學,開展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現場專業人員如施工員、安全員、材料員、質量員、預算員、資料員、機械員等崗位的職業技能培訓。每年舉辦兩次培訓班超過3000人次,通過職業技能培訓,不僅強化了學生在工程建設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還可以獲得相應的實驗課程學分。學生考試通過后還可獲得由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培訓中心頒發的崗位技能證書,畢業后直接上崗操作,這模式開辟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新途徑。
桂林理工大學從2010年開始試行本科生導師制,每個班約有3-5個本科生導師,導師主要負責學生的學術思維能力培養。每個課題組設8-10人,主要結合導師的科研項目或科研方向開展不同科研實驗,學校資助每個課題組一定的科研經費,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課題組實驗得到學分,老師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科教結合,科學指導、自主創新、優化方案,極大激發了學生的科研實驗興趣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單位對土木類專業畢業生的創新思維及工程實踐能力方面評價較好,總體滿意度保持在92%以上。
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教學改革措施,規范管理、科學指導、強化創新、經費保障,進一步優化了實驗課程設置,創新課程考核機制,引導學生自主實驗,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