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明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300)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教育管理也在不斷的創新升級,高校的學生工作管理作為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關注與發現。然而,一些高校在學生工作管理中有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論是從高校學生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人員的資源配置等都會出現多多少少的不足與弊端,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各高校的學生工作管理者應該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學生工作管理計劃,從而確保學生的工作管理呈良性的趨勢進行發展。
(1)就業壓力大給高校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近幾年各大高校招生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加大,全國大學生的人數也在呈飛速增長的狀態。由于大學生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但就業單位的崗位需求卻變化不大,這就導致部分畢業生面臨就業時多少會受阻,對于很多大學生的就業帶來了壓力,大學生就業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大學生已經不再是用人單位口中的珍貴人才,這些壓力給許多畢業大學生增添了很重的心理負擔以及壓力,使得大學生就業變得過于盲目,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也非常的高。
而且由于我國現階段的大學生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也是備受寵愛的,所以在社會上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遇到一些挫折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更愿意選擇逃避現實,不能直面的去解決問題,更有甚者會有抑郁癥、自殘以及自殺等行為。這種病態的心理現象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起著很大的阻礙作用,而且我國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常常采用強制性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手段,忽視了大學生的自主性以及差異性,這就導致高校學生工作者在對大學生進行管理與交流的過程中,常常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而且大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這種傳統的約束方法增加了其逆反心理,使得學生缺乏理解與配合,從而阻礙了高校領導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
(2)學生管理體制與學生的價值觀脫節。我國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體制較為古板與單一,行政管理手段也非常的片面,對高校學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也較為老化與簡單,使得高效的管理制度與學生真正的綜合能力發展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有所脫節。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思維邏輯理念在不斷的創新與升級,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的快,實踐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也非常的高,對于管理體制有著一定的自我認識以及自我了解,在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我國高校管理者對學生的管理還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學方法的管理模式當中,忽視了學生的自主能力發展以及個性化發展,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可持續性發展。這種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體制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管理與需求,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我國高校管理者應該根據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政策以確保高校管理者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學生輔導員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領軍者以及引導者,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積極的輔助作用,所以高校的輔導員應該對高校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習能力以及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要進行全面的分析與了解,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學習環境,為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對于我國當代的高校來說,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各高校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長,但一部分高校輔導員的人數卻沒有根據學生的人數增加與增長,常常出現一名輔導員帶領好幾個年級學生的情況,使得輔導員不能很好的對大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輔導,并且對大學生的關注力度也相差很多,從而阻礙了輔導員對每個學生的全面了解,阻礙了高校學生對工作規劃的可持續性發展。
(4)網絡信息的負面影響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新挑戰。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網絡信息被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當中,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然而網絡信息由于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其傳播速度也非常的快,其中也摻雜著許多負面信息以及負面新聞。
這種現象長此以往的應用到大學生的生產與生活當中,大學生容易受到了網絡負面情緒的影響,從而使得許多大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影響以及改變。許多大學生在游戲中找到了真實的自我,并且沉迷于虛擬游戲其中所帶來的快感以及樂趣,甚至許多學生對網絡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以及歸屬感,長期沉迷于網絡中,不利于大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給大學生帶來了許多的負面影響,這對于各高校管理者來說也帶來很大的挑戰。
(1)轉變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管理者為了要更好的對高校學生實施管理工作,就要轉變高校學生的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原則。隨著我國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不斷創新與升級,教育界也越來越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發展理念。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專門人才,肩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也要求學校與之提供相應的教育以及管理等工作的服務。尊重學生的想法,把學生發展所產生的問題放到最主要的位置,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對學生的想法以及困惑做到心中有數,并且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引導學生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就業計劃,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更好的融入這個社會。
(2)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指導等工作。由于我國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就業競爭激烈,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所以我國各大高校之間必須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制度,并且組織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指導與分析。大學是培育學生塑造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著祖國未來的發展。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同的想法與特征,所以就需要學校對大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狀況實際調查,對大學生進行主動及時的心理輔導,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潛移默化的使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并且對不同時期不同年級以及不同性格的大學生進行心理情況的調查,為學生建立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檔案,定期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我國高校領導者在面對大學生的指導就業工作的過程中,還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與意見,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進行制定計劃,積極主動的去收集各個職業的發展資料,使學生對各個行業做到心中有數,能夠更加直觀的去了解各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為以后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以后的就業能夠進行理性的分析,不具有盲目性。
(3)加強高校學生管理者隊伍的職業化建設。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學生管理者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是學生工作最基本的實施者,加強高校學生管理者隊伍的職業化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學生教育工作和維護高校穩定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定期的組織管理者進行專業化的培訓,使得管理者能夠更好的服務學生,提高管理工作的專業性以及互動性,拉近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高校管理者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4)引導學生健康上網。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被廣泛的應用于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之中,在為高校的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一些學生過度沉迷于網絡,荒廢學業,這都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針對此情況,我國各高校的輔導員要利用網絡來轉變管理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要對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網絡管理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上網,正確的認識到網絡的作用,利用網絡的優勢進行教學,同時我國高校管理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搭建思想教育以及學習的平臺,將學校中的特色文化和娛樂活動等以公眾號形式推送給各位同學,豐富校園的建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熱情,鼓勵學生參與到學校互聯網平臺的活動中來,促進學生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總的來說,由于高校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在自我學習與自我管理的過程中也有了一定的想法與個性。高校學生工作對于學生工作管理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這就要求學生工作管理者給予很大的重視,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尊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意見與建議,提高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水。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是一件十分非常重要且艱巨的任務,所以高校領導者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從而能夠為高校的人才培養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