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梅
(重慶市永川區五洲小學 重慶 402160)
作業是對學生整節課聽講效果的檢驗,可起到“總結和鞏固”的作用,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業的程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學生在課上的學習情況。網課學習,導致教師無法判斷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知道學生是否學懂,所以,教師一定要創建好與學生之間的這條紐帶——作業,通過網課作業進行有效溝通。下面我就特殊環境下網課后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策略。
由于和教師不是面對面,沒有教師的時刻監督,沒有班主任的突擊檢查,家長也不能時刻在身邊,自律差的孩子上網課時容易受外界環境干擾完全坐不住,不能認真聽完教師上課,聽課效率不高,導致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書寫潦草,隨便應付教師。
低段孩子還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導致聽課質量不高。每班大概有5%的孩子學習能力較差,他們聽網課時很認真但很難快速正確理解,拿到作業就一籌莫展,無所適從,心有余力而不足,甚至淪為“盲童”。
孩子訂正作業時態度不端正、方法不得當,一部分孩子根本不會看教師批閱過的作業,只管提交就算完成任務,完全不關注作業的對與錯,更談不上認真訂正。
作業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改革理念也提倡“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由于小學低段的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好動好玩,針對這些特征,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以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等為根本,在此基礎上設計多種形式的實踐作業,讓作業形式更加豐富。
1.作業的設計要有趣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教師有效教學的前提,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除了課堂上采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練習題的布置也可以激發孩子探究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樂學樂練[2]。如學完表內除法后,讓孩子們親手制作漂亮適用的除法卡片;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后,給孩子布置24點小游戲;學習了生活中余數問題之周期問題后,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猜手指”的親子游戲。
2.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化
作業設計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貼近學生的實際。若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網課也應貫穿在大量的數學教學實踐中,讓孩子少做題、多動手、多實踐、多運用,在大量的數學實踐中讓知識得到升華。學習了“圖形的運動”后,通過觀察、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等多維實踐活動讓孩子體會到數學作業可以變成手工和美術作品。教學“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后,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環境發現并找到他們熟悉的圖形對象中隱藏的對稱軸,在交流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鼓勵孩子自己設計軸對稱圖形,并交流自己圖形所表達的意思。結合實際動手操作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真正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3.作業的設計要有拓展性
拓展性習題不等同奧數,設計的實質是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在練習中引起學生深層次思考[3]。如教學二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后布置一道思考題:用一張正方形紙,怎樣只剪一刀,就能得到一個十字形?照下圖的樣子剪一剪,并說說制作過程。又如,在探究了混合運算后布置: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 )×( )=36。類似的練習可以喚醒學生的智慧,使學生獲得思維的發展,厚實思維的深度,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僅能呵護學生的自信心,還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教師對學生網課作業的語言評價更是對學生有效學習的一種激勵。
1.打破傳統批閱方式
摒棄傳統的“?、√、×”作業批閱方式,充分利用釘釘這塊方寸之地,利用多種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展開自我糾錯、自我訂正。對于作業有進步的學生,教師可以用“進步很大,繼續加油”“你也能成為數學小王子”之類的評語對學生予以鼓勵;如果發現學生作業錯誤則批上“再去看看書”“再仔細想一想”等評語,用委婉的措詞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并進行正確的引導;如果學生抄錯題不解題意,做作業時潦草不認真則批上“請規范書寫”“做題時看仔細”等;如果學生在做作業過程中有巧妙的解法教師可以批上“你真聰明”“真是善于動腦的學生”等簡潔評語鼓勵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優秀作業的評價語言設置為“自己批改得真棒,繼續努力”等。這些評語雖然簡單,卻可以直達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時刻關注自己,教師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能讓學生更有信心、更有動力去努力學習,也能增進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可謂一舉多得。
2.打破單一的批閱方式
單純的“A、B”和“☆”不能體現錯題的主要癥結在哪里,每次的教學內容不一樣,評價語也會不一樣,基于孩子們的錯題都大同小異,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為了保護眼睛,教師可在釘釘的“快捷評價”里添上適合本堂課后作業的評價語,如在批改脫式計算時,添上“橫式上不能寫得數”“等號的位置不對”;探究了用豎式計算求商時添上“商的位置不對”“請把數位對整齊等。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日常工作,我們為之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訂正作業中的錯誤,從而獲得正確的答案是教師批改作業的根本目的[4]。可辛辛苦苦批改好的作業回到學生手中,多數學生只看一下評語,對作業的錯誤不屑一顧。所以,從低段開始就應當引導學生以認真的態度對待訂正,逐漸樹立起“訂正比作業更重要”的思想。一重視不同題型的不同訂正法,訂正作業時要求孩子不僅把錯誤答案改為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把對錯題的分析寫出來,這樣做能促進學生對題目深刻的理解、掌握及運用,還可以有效防止學生歪打正著、蒙混過關等情況。二重視稍難或孩子容易出錯的作業,教師在孩子提交作業前把答案公布在QQ群里,孩子自己批改后再提交。并告訴孩子:只要自己訂正作業并糾錯,都會評為優秀作業。只有教師重視了作業的訂正,學生才會重視。
優秀作業展示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讓學生向優秀學生學習。每節課教師都要求學生提前五分鐘進入直播廳,給孩子們展示優秀作業,讓孩子們看到什么樣的作業才能評為優秀作業。(師邊展示邊說:全對、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作業肯定是優秀作業,當然也會根據不同層次的同學實行不同評價標準。比如對于在學校數學方面表現不是很優秀的同學,如果他的網課作業全對,也會評為優秀作業)。當然,還是不忘鼓勵學生書寫要工整規范。展示優秀作業還可以激發孩子們的上進心,如班上有幾位家長趁疫情在家,督促孩子每天練習寫數字,頗有收益;除法豎式計算的數位也對得相當整齊……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讓我們師生共同努力,期待花枝春來。特殊環境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不同時期的學習內容和類型設計出多元的、有效的練習,能讓學生從單一枯燥的練習中解脫,既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在做數學作業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學會創造,使作業為網課教學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