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平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第五中學 江西南昌 330100)
綜合性學習版塊的設立,對初中學生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能使學生真正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相關主題,自主開展各種實踐學習活動。在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引導下,學生能不斷拓寬視野,吸收豐富教育資源,還可以在合作、探究、交流等過程中發展自身綜合能力,進而切實提升自身素質。作為教學方案的制定者,學生的引導者,該如何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活動方案,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是全體教師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部編版綜合性學習版塊的設置,有效打破了教學的時空限制,使學生接收知識的途徑不僅局限于教材和教室,教師也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遞者,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靈活多樣。此外,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實施,還分別體現了以下幾個綜合性學習特點:首先是學習目標的綜合,具體而言,就是在三維目標引導下,促使學生開展閱讀、寫字、口語交際、認字等學習活動。其次是學習內容的綜合,在此期間,教師將引導學生圍繞自然、人文、社會、科技、文化等項目進行學習探究活動。此外,還有學習方式的綜合,綜合性學習將打破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規范學習、休閑學習、集中學習、分散學習等方式完成對知識的吸收和把握[1]。
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實施,使傳統授課活動中,教師一味地教,學生被動地聽這一模式被打破,需要學生切實調動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并巧妙融入其他學科知識,同時調動自己的各個感官,有效參與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從而切實凸顯語文的社會性功能,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吸收更多知識,從而有效獲得自身能力的提升與發展。比如,指導學生策劃主題活動、撰寫主題研究報告、運用圖表展示學習成果、巧用語文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等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與實施,都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效感受活動的趣味性,并調動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及各個感官,切實增強自身綜合能力[2]。
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實施,不局限于課堂之中,它有極強的開放性。首先,是學習時空的開發,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轉向家庭、社會、自然等多個領域,在不同領域中,學生可以接收到豐富多彩的知識,有效感受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從而增強對語文學習的體驗度。其次,是學習內容的開發,在傳統授課中,學生大多依據教材內容,完成自身能力的提升與發展,而綜合性學習活動下,學生除了開展文本學習,還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影視、網絡、社會、書籍、自然等各個層面,還可以使知識內容相互穿插。最后,是學習過程的開放,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將不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參與的,同時,還要突破課堂這個小空間,轉而走向社會、自然等大空間,真正感受生活處處皆語文[3]。
綜合性學習活動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效提升自身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并在活動開展前,依據目標、內容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切實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方案。在方案實施過程中,要切實體現實踐活動的特點,并著眼于學生的能力需求,設計針對性的環節,以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環節,調動自己的多項感官,進而加深其對語文學習的認知。
比如,在進行“我的語文生活”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期間,教師要準確分析出七年級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及能力薄弱項,接著明確本活動最終要達成的目標: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生活中的語文知識,感受生活處處皆語文的道理;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的情感。接著,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學習環節,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不同地方的招牌,并從中尋找語文信息,感受濃厚的文化氣息,然后指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印象深刻的廣告詞和其獨特之處,然后讓學生自己寫一寫廣告詞。
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實施,需要學生自主參與其中,切實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提升對知識的體驗度,并突顯自身主體地位。只有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體驗,才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能力。對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改善過去“一言堂”的模式,并組織開展合作教學等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4]。
比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教師在設計“交友之道”教學引導方案時,要真正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之中,如引導學生自主搜集、閱讀、整理有關交友的材料,同時整理出“網絡交友”的利弊;開展小組探究活動,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使其借助整理的材料聯系自身經歷討論各自對交友原則和網絡交友的認識與看法。在具體活動中,還可以設計多個環節和版塊,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我、表達自我,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突顯其主體地位。
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實施,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切實突顯,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時,需要教師有效發揮自身教育責任,對學生的各項表現進行評價,使學生能有效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尋找更加合適的方法,進行自我完善。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明確評價標準,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的評價內容,使其能夠帶著教師的鼓勵和教誨,參與到接下來的信息搜集、實驗探究、實踐活動中。
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其閃光點,并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內容,評價模式和內容要多以正面為主,并具有一定的激勵性。當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支持和鼓勵,才能切實點燃自己的參與信心,并產生樂于參與、樂于實踐的熱情。同時,教師的評價活動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彰顯自身的教學能力,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綜合性學習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為學生的知識吸收和能力增長注入了新鮮的元素,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并依據實際制定出合理的授課方案,使學生能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下,積極參與活動,進而有效實現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