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霞
游戲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幼兒愿意參加幼兒園開展的游戲,幼兒園教師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提升幼兒的游戲規則意識。
幼兒年紀較小,具有特殊性,游戲是幼兒園開展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而游戲規則是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要遵循的法則。幼兒階段是形成各類行為意識、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學會遵守游戲規則有利于幼兒在將來遵守社會規則,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受益終身。因此,在幼兒園培養幼兒的游戲意識非常必要。培養幼兒的游戲規則意識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融入幼兒園教學,有利于日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幼兒往往只能從直覺的、具體的方面理解事物,及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可以讓幼兒在參與日常游戲時商量合作、互相配合、公平游戲,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要想培養幼兒的游戲規則意識,教師就應注重營造良好的規則環境,每次開展游戲之前提前強調幼兒在參與游戲過程中應該遵守的規則,讓幼兒可以明確自己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與其他同伴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營造良好的游戲環境。幼兒沒有形成穩定的思維體系,在進行一切活動時都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在開展各類幼兒園游戲時,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不斷強調幼兒應該遵守的游戲規則,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幼兒自然會在參加游戲之前就明確自己應該怎么做,要遵守哪些游戲規則,逐漸培養游戲規則意識。
例如,教師在對小班幼兒開展“我比你猜”游戲時,首先應該讓幼兒明確這個游戲的模式,了解自己在參與這個游戲的過程中應該遵守的規則。教師首先在講臺上模仿某個小動物,哪一位幼兒猜到了老師模仿的是什么就舉手,然后回答自己的猜測。在游戲過程中,不舉手就不能回答問題。在每次開展游戲之前教師都進行強調,幼兒會逐漸形成相關規則意識,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自覺形成遵守規則的良好觀念。
幼兒只有在真正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才會逐漸形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幼兒園教師應組織多種形式的游戲,在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仔細觀察,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表現形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2]。小班階段的幼兒正處于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剛剛進入幼兒園還沒有集體意識,經常會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隨心所欲,與他人產生爭執和沖突,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在幼兒參與游戲規則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觀察,對那些屢教不改、嚴重破壞游戲規則的幼兒進行批評。
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離不開與他人的互相合作,教師要想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就應該幫助幼兒養成與他人合作的參與意識。可以通過開展“小火車”游戲將每個幼兒當成一節車廂前后緊挨,共同組建成長長的火車行進在鐵軌上。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逐漸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規則意識會不自覺地融入小班幼兒的潛意識,使其自覺遵守各類游戲規則。
在每一次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都應該積極認真地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優缺點,并進行總結。在進行總結時教師首先應該從宏觀角度對班級的整體情況進行點評,讓幼兒找到班級此次表現的閃光點及不足之處,在下次的游戲中繼續發揚已具備的閃光點,改進集體表現的不足。然后,教師可以再單獨表揚那些表現非常優秀的幼兒,細節性地講出遵守游戲規則幼兒的實際行為,讓其他幼兒進行模仿[3]。同時,對于那些表現非常差的幼兒教師也要指出,讓這些幼兒可以及時改進自己的問題,這樣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那些讓人“頭疼”的幼兒自然也會注重自身行為,忌憚教師在游戲開展過后的總結點評上對自己進行批評,逐漸養成遵守游戲規則的良好行為。
在開展幼兒園活動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非常重要,會對幼兒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教師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幼兒園教學中采取適當的策略和手段增強幼兒的游戲規則意識。幼兒園教師應意識到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中遵守的游戲規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促進游戲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