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艷茹
(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 江蘇南京 210046)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出了2020年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的框架:要提升學校信息化建設基本配置與應用水平、學校教育教學方式變革取得突破,以及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的幼兒可以“初步感知常用科技產品與自己生活的關系,知道科技產品有利也有弊”。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內容,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自由、自然、自主、自信的成長。其中,建構活動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進行模擬、再現和塑造的活動,是一種能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活動。為了研究平板電腦在建構區的投放和應用,實現平板電腦對幼兒建構活動價值的最大化,我以大班建構主題“立交橋”為例展開研究,將平板電腦投入使用,在豐富幼兒建構情境、激發幼兒創造興趣、啟發幼兒大膽建構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1]。
在建構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常用的方法就是教師提供圖片,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對建構物體進行觀察、比較和發現,再者就是利用墻面,將建構物體的分解圖逐一在建構區墻面呈現,創設建構支架,引導幼兒觀察、搭建。但是,單一的圖片觀察,難以實現幼兒對建構物體比例、結構、空間位置的感知和對建構物細節的把握;教師提供的立體建構物體模型,也難以實現幼兒對觀察對象的隨時觀察和全方位觀察。平板電腦對圖片和視頻具有存儲和瀏覽功能,筆者將建構主題相關圖片和視頻講解——“立交橋”存儲在平板電腦中,引導幼兒在建構區活動中自主觀看圖片和視頻,對立交橋的結構特征進行觀察了解,并根據自己的需求,利用觸屏功能,整體感知的同時,對立交橋進行局部放大,從而感知立交橋各元素的細節和具體形態;同時,對視頻中比較難以理解或者感興趣的片段,可自主操作觸屏,回放或者暫停,幫助幼兒充分感知理解立交橋結構、形態等,豐富幼兒經驗,提升幼兒認知。此次活動中,通過看圖片和視頻,幼兒很難發現立交橋每一層的交叉關系,以及立交橋與底層路面的連接關系。于是筆者幫助幼兒利用瀏覽器檢索功能,查找立交橋的全景圖,提高幼兒對建構物體的布局能力和空間方位的感知能力。
現在,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學習方式設計的APP日益豐富,其中有一些APP,雖然是用于游戲、娛樂的,但應用到建構活動中卻大有用處。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了利用工具和材料表現自己感受和想象的能力,在對建構物體本身的特點、結構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能夠加以想象和創新,并用繪圖的方式表現出來。幼兒在程序中更加大膽地嘗試設計及建構,及時修改調整不合理的地方,直至滿意,這樣不僅能讓幼兒獲得成功感,更能為自己的實際搭建提供直觀的參照,可真正實現建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
筆者所在的幼兒園,曾用圖片和文字的形式,解讀幼兒作品,即幼兒對自己作品進行描述,教師記錄幼兒語言,旨在體現教師傾聽幼兒、欣賞幼兒,尊重幼兒“童眼看世界”,但解讀方式非常復雜,記錄時間長,幼兒表述的不及時性,導致解讀的偏差。于是,筆者鼓勵大班幼兒拍攝自己作品的視頻,同時講解自己的作品,包括作品名稱、設計意圖、未來的展望等。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幼兒自主表達,自我欣賞和評價,同時為其他幼兒建構活動提供了技能等參考。
每次建構活動結束,所搭建的作品基本都會被“摧毀”,作品難以保存。第一次嘗試立交橋的模仿搭建,最終呈現的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雙層立交橋,但一層路面和二層路面的交叉點存在問題,上層路面緊緊貼著下層路面。為了讓幼兒發現立交橋隔空交叉的特點和搭建方式,我鼓勵幼兒將第一次搭建的成品拍下來,然后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尋找解決策略,再次進行搭建嘗試,并將第二次搭建的成品拍攝下來,把兩次作品進行對比觀察,從而強化幼兒的搭建技能。對每個階段的作品進行記錄,最后將作品呈現給幼兒,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相互學習,相互評價,并在這個過程中反思自己的不足,發現別人的優點,激發幼兒更多的創意思考。
在提供給幼兒平板電腦之前,筆者在平板電腦里存儲了幼兒搭建所有能用到的建構技能圖和搭建示范視頻,如平鋪、疊高、架空、蓋頂、轉向等,方便幼兒根據自身所需進行技能的自我學習,提升自己的搭建水平,努力完成作品。
另外,筆者在平板電腦的相冊中為每個幼兒建立一個相冊,并用幼兒姓名命名,在老師的幫助下,將幼兒所記錄的作品分別存儲到各自的相冊。平板電腦所拍攝的作品,是為了保留幼兒作品,記錄成長痕跡,另一方面,教師提取幼兒存儲的作品,也便于教師了解不同幼兒的建構水平,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實現因材施教。
誠然,平板電腦的應用,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未來區域活動的趨勢,它提升了幼兒多維觀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自主評價、自主記錄等方面的能力,也讓大班幼兒的建構活動充滿了樂趣和創意,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快樂和成功感。建構活動是幼兒自主表達認知和情感的一種方式,也是幼兒獲得快樂、體驗成功的方式,平板電腦在大班建構活動的應用,為幼兒插上了快樂的翅膀,在電子產品的支持下,教師應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讓幼兒盡情遨游在探索、自由、挑戰、愉快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