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中
(江西省修水縣第四中學 江西九江 332400)
演示實驗教學只要是教師運用演示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教學,這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涉及的物理知識。
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借助演示實驗教學法開展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大大提升學生對物理教材上相關概念、公式和規律的認知和理解,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演示實驗教學可以凸顯原有的實驗現象,讓實驗發揮價值和作用,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時應提高演示實驗的便利性,演示的實驗裝置應追求簡單,太復雜的實驗設備和裝置會阻礙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容易使學生分散注意力,不利于突出實驗教學的重點。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應提升客觀性,客觀性差、實驗效果不明顯的物理實驗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會使學生對課堂上教授的物理知識產生懷疑。同時,演示實驗的趣味性也應得到提升和增強,學生對教師的演示實驗感興趣可大大激發學生探究和動腦思考的動力,學生會處于一種非常積極樂觀的狀態,能使學生更了解實驗步驟、反應等,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為了配合相關知識教學進行的實驗,演示實驗教學最主要的原則為:主題突出,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現象直觀;操作規范,實驗成功。演示實驗是學生學習實驗操作的重要途徑,教師演示實驗的態度和效果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演示實驗教學的原則,保證實驗的成功率。
物理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演示實驗與本節課新授的物理知識密切相關,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前,教師應要求學生自主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對課堂上講授的物理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掌握,這樣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驗證教材上的理論時學生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增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應充分借助教室的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課堂上無法操作或難以向學生展示的實驗,直觀地讓學生觀看[1]。
以“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實驗為例,這個實驗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平拋運動的特點、描出平拋運動的軌跡、根據描出的軌跡求出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在教室開展平拋運動學生無法很好地觀察物體運動的軌跡和特點,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演示實驗視頻,借助電教設備凸顯實驗現象,多媒體設備可以放緩物體運動的播放速度,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看物體平拋的軌跡和曲線,可增強學生對平拋物體運動軌跡的認知。
教師在物理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時應注重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實驗,加強師生合作。教師可以在實驗之前提出具體的問題,借助這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學生會在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之下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實驗[2]。同時,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應及時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僅靠教師一人進行演示實驗和講解操作,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地參與感,學生沒有實踐動手參與很難對實驗產生深刻的感知。因此,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可以邀請學生上臺參與實驗,讓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同時產生直觀的感受,增強學生對實驗的具體認知。
以“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為例,在進行實驗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問:請大家猜想紙帶上面打出的小點間隔會發生什么變化呢?小車的速度對紙帶上的點有影響么?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在進行實驗時可以邀請幾名學生輔助自己,師生合作,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自己實踐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會加深對紙帶上的點位和測量情況的印象,更好地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教師在演示實驗時可以結合具體的物理習題,將實驗與具體的物理習題緊密結合,加強學生對經典例題中涉及的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3]。借助實驗演示例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例題中涉及的物理理論和實際現象,直觀地了解各類習題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和內容,更好地領悟物理知識的本質規律,能夠促進學生全面思考,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
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除了應該關注演示實驗的具體操作情況,還應關注學生在實驗中的體驗和收獲,在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對抽象概括性物理知識概念的理解和感悟,不斷優化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物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