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華
(江蘇省高郵市湯莊鎮甸垛初中 江蘇揚州 225600)
情境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并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場景,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體驗下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積極探究歷史事件的熱情,啟發學生辯證思考,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將情境教學法有效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對一些新接觸的事物往往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還原以往所出現過的場景,這樣的方式能夠強化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記憶,情境教學法還具有非常強的趣味性,在情境教學法中角色扮演用到的時候會很多,因為這樣的方式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為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氛圍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和提升其思維品質,進而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歷史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順利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不斷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所要講解的歷史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設計相關教學情境,并在創設出來的情境中充分表達出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中所蘊含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相關歷史問題,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下得到全面發展,順利完成素質教育教育既定的任務。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多可能,更有利于我們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增加活力,下面我詳細介紹幾種在歷史教學活動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希望能對廣大初中歷史一線教師有所幫助。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多媒體教學工具成了我們日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輔助教學工具,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課件制作、安排學習計劃以及播放圖片與視頻等功能,為我們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構建教學情境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外,初中歷史教材中收錄了非常多精彩生動的歷史故事,這些故事為我們構建情境提供了很多素材。因此,新時期下的初中歷史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構建相關情境,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歷史的奧妙。比如,在歷史課堂中講解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楚漢之爭”子目,項王自刎烏江這一歷史典故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教師可以從敵軍傳來陣陣楚歌那里開始播放,通過這樣的方式渲染當時的歷史悲涼氣氛,再到虞姬自刎而死之后項王的痛哭,最終在烏江自刎,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更容易了解楚漢之爭的經典歷史片段,以此培養學生的情感。在課堂上播放完視頻片段后,教師可順勢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觀看的視頻講述的是哪位歷史人物嗎?這件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是在哪里呢?在這個視頻中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呢?然后再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討論反饋,最后讓學生舉手發言,在課堂上大膽講述自己的所觀和所得。當學生的好奇心大門被打開之后一定會對這一歷史事件產生濃厚的求知欲,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一定會非常好奇接下來還會有什么問題。接下來可以再對學生提問:項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在楚漢之爭中為什么會失敗了呢?這個時候很多學生已經開始思考這一歷史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根據視頻去探究,思考出一些結果后,再組織學生走進教材尋找這一歷史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情境不但能鍛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探討未知歷史問題答案的能力。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探究解決問題,避免教師傳統的照本宣科教學模式[1]。
初中階段的學生依然保留著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于一些未知事物往往會有很高的興趣,因此,我們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妨試試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學法。在這樣的情境下可以再現歷史事件,活躍課堂氛圍。譬如,教學“荊軻刺秦王”這一歷史典故時,教師可以做導演,學生可以主動報名當演員,也可以由教師來挑選,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需要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好相應的道具,使表演更加逼真。在開演之前需要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如:荊軻為什么要刺殺秦王?最后刺殺成功沒有?如果秦王沒有死,荊軻是選擇自殺還是供出刺殺的原因來保住自己的性命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想得到答案的時候專注地看表演。此外,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緊抓時機為學生講解“荊軻刺秦王”的時間及地點之類的輔助知識點,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了解歷史故事的開始、經過及結尾,使學生在表演中與所扮演的角色形成情感共鳴,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投入進歷史學習活動。最后,演繹完之后,再由學生闡述自己得出的答案,教師作最后的補充總結,講解知識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理解。
很多歷史故事本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很容易調動學生的情緒,歷史故事帶入感非常強,在歷史教學中有效運用歷史故事進行導入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化解學生學習歷史的抵觸心理[2]。比如,教學“大一統的漢朝”這節歷史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初始階段引入《鴻門宴》和《霸王別姬》等歷史故事,以此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探索與思考,提升歷史學習深度,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探究,不斷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由于故事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自主性,使學生積極探索學習,深入挖掘歷史事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
總之,初中歷史教師必須認識到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應積極探索更多的情境教學法,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濃厚的歷史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歷史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