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洪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珠海 519090)
所謂的模塊教學,就是指在職業需求的引導下,堅持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大綱,對高職學子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流程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當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程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基礎理論模塊不僅僅是體育課程模塊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其他專業課程模塊的基礎部門,基礎理論模塊的優化對于保障教學效率無疑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高職學子未來的職業需求,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基礎理論模塊設置應該包含有身體健康的評價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運動衛生博鰲建以及職業病預防等多個方面。這對于學生今后健康的生活以及良好的職業發展都能夠起到積極地推動效果。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身體素質模塊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展開鍛煉。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滿足今后的職業發展需求。基于體育課程的特殊性,對于學生身體素質也有著更高的要求。除了常規的耐力素質要求之外,還包括爆發力素質、恢復素質以及力量素質等鍛煉。通過系統的身體素質鍛煉,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繼而更好地迎接未來的職業挑戰。
體育技能模塊也是高職體育課程模塊的重要組成環節。盡管該模塊中包含了多種單項的體育技能教學,但是這些內容的結合也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未來職業需求,也能夠做出教學方法的轉變。例如籃球、排球、足球等球類技能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技能的提升,還需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對于跆拳道等競技類體育項目而言,則需要就學生的技能培養予以高度的關注,相比于球類技能的理論學習,競技類項目的理論學習可以相對簡化一些。
“就業教育”不可否認就是高職教育的本質,其通過組織一系列的教育活動,最終目的就在于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對于高職體育教學工作而言,也必須圍繞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發展能力去展開。通過開展德育、智育、體育三個方面的教育職能,去有效的引導學生的未來發展。加快體育課程模塊教學的升級有助于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的參與程度及學習效率,同時對于學生未來職業生涯中所需要的合作、競爭以及創新等職業素養的培養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高職體育教學與普通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學之間存在有明顯的差異,其中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高職體育教育將“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緊密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在組織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還要注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所需要的體育素養的培養。高職體育模塊教學的應用,對于當前高職體育的升級也起到了十分理想的推動效果。
作為當前教學體系的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模式,模塊教學的應用就需要結合不同的專業類型去設置對應職業所需要具備的系列技能,制定出能夠切實應用于教學實踐且易于組織與管理的課程教學模塊。立足于教學大綱,結合不同教學模塊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系去加快課程教學模塊的構建。學生在參與課程教學模塊的過程中,也能夠實現自身專業技能以及理論知識的雙重提高。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的推行實際上就是以上述理論為引導,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滿足未來職業的發展需求。就高職體育教學模塊的設置而言,通過上一章節的描述我們得知可以分為三大模塊。除了這三大模塊的教學之外,在組織模塊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學生職業體能、創新精神、團隊意識以及競爭意識的培養,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也能夠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高職教育是面向社會發展以及學生職業需求的教育形式,所以在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過程中,也需立足于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去加快應用型及創新型的綜合性人才培養。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這也要求在職業體能課程的安排與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體育課程本身的特點,充分考慮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個性需求以及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等因素。同時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及身體素質的強化,設計與安排兼顧職業性及體能訓練的課程,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所屬專業的性質,也是體育課程內容設計與安排的重要考量內容。結合職業化的發展要求去進行體育教學內容以及課程教學大綱的設計,以此來確保教學最終是為學生實踐的發展目標。為此高職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也需要突出其實用性,綜合學生的職業特點及職業需求,選擇適合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體育項目去進行講解及訓練。
在職業需求的視閾下,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為了滿足這一訴求,一方面需要加快體育教學體系的完善,明確對應的具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實踐教學,就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與解決。為了進一步夯實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基礎,在今后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可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完善。
一如前文所示,高職體育課程模塊的設置需立足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專業特色,在兼顧理論知識、體育技能、學生身體素質以及職業能力培養的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去就課程模塊內容進行適度的調整,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參與體育課程模塊的過程中受益,繼而為其今后的職業發展提供助力。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一般是由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同時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去組織授課。在講解一些理論知識時,也習慣性的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枯燥乏味,而且實際的教學效率也不夠理想。因為缺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的調動。一些學生即便短時間內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也會很快的忘卻。這對于體育課程的理論學習而言,顯然是存在較大的阻力的。其次在體育的實踐教學中,教師也因為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進一步限制了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學生自主活動的形式去加以練習,不僅難以保障學生有效的掌握技術要領,也會限制學生體育技能應用水平的升級與提高。
在職業需求的視閾下,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也必須加快教學方法的升級。努力尋求創新,立足于社會發展及學生的職業需求,加快教學改革的推動與發展。在一些基礎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需堅持以學生作為授課的主體,引導學生去積極的討論和學習。可以通過布置主題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的形式去組織授課,或者是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去對一些要點展開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做好點評好實時的講解。確保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有效吸收與掌握。其次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做好示范教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一對一的指導教學,就學生錯誤的技術動作進行糾正和引導。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在實踐教學還是在理論學習中,教師都需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良好的溝通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良好師生關系營造的重要前提。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引導者和組織者。就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活動的升級而言,其本身與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密不可分。注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團隊,這也是擺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面前一道不可忽視的難題。
為此高職院校需積極拓展多樣的教師培訓路徑,通過邀請專家學者來校組織講座、組織教師到外校參觀以及校園內部定期開展教學研討等方式,去不斷優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組織多樣的培訓活動,去促進體育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不斷提升,這對于高職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也能夠提供積極的幫助。
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是立足于社會發展以及學生職業需求的一種教學方法,其通過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活動的升級,去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在提升學生社會適應力以及職業發展前景等方面均表現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也需要積極推動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升級,明確在職業需求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的開展目標以及需要滿足的相關訴求。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立足教學實踐,探尋分析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致力于高職體育教學質量的不斷升級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