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李小碩
軍工文化是軍工行業改革與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有著濃厚軍工文化底蘊的高職院校,在當前寬進嚴出的高職教育形勢面前,如何將軍工文化植入高職學生培養過程,提升學生的職場就業競爭力是我們高職教育應該思考的根本問題。
課程思政建設作為一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項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基礎工程、一個構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關鍵環節,肩負著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神圣使命,在現階段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思政教育從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方面出發,根據不同學科性質特點,融入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貫穿于各類課程教學;引導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明確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擔當,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健全人格和科學、創新精神。
軍工精神以其特有的先進性、求真性、嚴謹性融入課程思政項目實施中,對積極引導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可極大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素質、能力、知識的協同發展,提升其就業競爭力。
首先,大力弘揚軍工精神。通過舉辦軍工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重大節日組織學生到革命紀念館、彭雪楓紀念館、編外雷鋒團紀念館等軍工文化基地參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定期舉辦走訪老軍工活動,接受老軍工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團結一致的思想洗禮,在日常教學中以開展形勢政策和國防教育等模式,深入開展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教育,通過打造具有軍工特色的精品社團等一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軍工精神的滋養,培養具有“忠”“毅”品性的人。
其次,牢固樹立軍工標準意識。成立大學生軍工文化藝術團,創作軍工文化特色節目,到軍工職教集團企業義務慰問演出,舉辦以“走進軍工企業,感受軍工文化”為主題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切身感受軍工企業文化,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局部服從全局”的政治標準,培養具有“嚴”“細”作風的人。在新冠防控一線,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在讀學生通過他們的方式值守在防疫一線、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優秀校友做最美“逆行者”,這些都是軍工標準意識在他們身上的完美體現。
最后,高度重視軍工質量文化建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將軍工文化作為關鍵培養要素積極融入,通過邀請軍工企業技術專家、技能大師進校園舉辦“軍工文化大講堂”活動,使學生樹立軍工質量文化意識。通過組織學生到軍工企業參觀和頂崗實習,培養學生軍工工匠精神及職業素養,接受“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戰斗力”“零缺陷、零差錯”質量標準熏陶,培養具有“精”“優”質量觀念的人。
落實導師制培養工程。針對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急需技能人才,實施導學、導做的導師制培養工程。選拔作風嚴謹、具有豐富理論教學經驗、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教師擔任導師,遴選學有余力的學生。因材施教,通過定期與學員交流獲取最新動態,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指導方案和策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邏輯推理、學會學習、與他人合作,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為中小微企業培養解決技術難題的拔尖人才。
啟動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工程。按照“產業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緊密、社會服務能力強、技術水平高、教學科研資源豐富”的原則建成技能大師工作室,發揮工作室服務對象廣、專業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示范作用大的優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加大技能大賽引領工程力度。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人才培養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競賽,營造崇尚技能、學習技能、鍛煉技能、展示技能的良好氛圍。鍛煉學生承受失敗,越挫越勇的身心素質,使學生遇事能夠沉著應對、靈活應變,力爭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具有“軍工精神”的畢業生受青睞程度正在逐年提升。基于這一情況,將軍工文化融入高職思政教育改革已成必然,通過軍工文化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促進高職思政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