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樂容
(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第五中學 浙江溫州 325605)
互動教學要求教師積極調整師生與生生間的相互關系,強化彼此之間的正面促進與影響,以求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率、發展人際關系,推動學生語言能力及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這一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可革新以往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期間,教師可立足各項關鍵教學環節,發掘互動教學的契機,并由此設計優化的互動教學策略,進而提高學生在各項環節的實際學習效果,最終提高其整堂課的學習效率與成果收益。以下將從問題互動、合作互動與評價互動等多個方面,深入研究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策略。
“問題”是引領課堂互動的重要條件與基礎,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及拓展需要精巧設計問題,而后在課堂開展中,可不時拋出一些實質性的問題,激活學生的主動思維意識,驅動其在教師問題的引領下發表自身的學習見解、檢測自身的知識掌握效果,并輸出一些客觀的學習觀點與想法。由此看來,問題的拋出能促進良好教與學關系的生成,教師以問引思,學生則借問展開具有目的性的思考與學習研究,這樣能避免學生以往漫無目的、走馬觀花式的學習行為,進而提高其學習效果。
以外研版八年級Module6“Hobbies”,Unit1“Do you collect anything?”教學為例,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各項教學環節都設計一些問題充當師生互動的媒介,由此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與學習探索。比如,在教學導入階段,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促進其對單元整體內容的初步認知,并引發起一定的學習探索欲望,教師不妨設計以下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式的對話交流:
T: What meaningful things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daily life?
S: I usually like to play table tennis./I usually like to watch movies./I usually like to cook with my mother.
T: You know, these things you like to do are your hobbies. Do you enjoy your hobbies?
S: I enjoyed it very much.
T: What benefits can these hobbies bring to your study or life?
S: I think my hobby can...
……
在對話互動中,隨著教師問題的不斷拋出,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與發散,期間,教師的問題直扣單元話題及重點,并在對話互動中引導學生基于實際生活側面感悟單元話題及重點內容,以此加深學生對單元話題的深刻審視與洞察,積極導入單元內容并基于學生對實際生活的熱愛,引發其一定的學習探究欲望,使之以飽滿的熱情步入后續的學習研究。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導入過后,教師便要展開實際的課堂講授,以及對學生的能力指導及訓練,在此環節,為了有效達成知識、能力及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妨驅動學生完成一些互動性的學習任務,使之在彼此間的合作與互動中高效完成學習與探究任務。以外研版八年級Module4“Seeing the doctor”,Unit1“I haven’t done much exercise since I got my computer”為例,在本單元的授課中,教師可為學生深入梳理課文信息,并講解重要知識,這之后,教師還需創建一些實踐交際類或思維辯證類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活動,并于其中強化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完成能力的拓展實踐,同時可交互學習觀點,升華情感認知,順利達成各項教學目標。
為達成知識及能力目標,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創建組內的情景劇,在情景劇準備中,生生之間能進行充分而有效的互動,成員可基于“Seeing the doctor?”話題發表自己對課文的見解與對實際生活的感知,嘗試圍繞多種病情狀況設計劇情。而后,成員間合理分配角色,一部分扮演具有不同病癥的病人,另一部分扮演不同科室的醫生,期間,學生還需通過合作式的探討,結合劇情為每個角色配置相應的臺詞。在臺詞組建中,各成員除了能運用到本課重要知識,還可發揮審視辯證意識,發表對臺詞的修正或改進意見,整組協力,全面提升臺詞與情景的匹配度,以及臺詞本身的表達專業度,順利輸出高質量的情景劇。
這樣一項合作性質的互動教學任務,能讓學生破除以往封閉的學習狀態,促進個體之間的融合,在有效達成各項教學目標的同時,也能引發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科綜合素養。
授課指導及能力訓練完成后,教師還必須留有部分時間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用此環節對學生的一些學習成果進行積極的評價,引導學生深入反思,引發其積極的矯正與完善。在此環節,教師不妨突出互動教學的優勢與價值,積極設計組內的互動評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組內成員的課堂表現及能力運作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并發表實質的意見與看法,助力個體的改進與矯正。
比如,在“I haven’t done much exercise since I got my computer”單元的情景劇演練之后,教師可根據各組學生的演練成果進行專業評價與意見輸出,但這種專業評價只能針對學生情景劇的成果表現,教師無法清晰洞察學生在情景劇準備中的學習表現及能力運作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實施互動教學,引發學生在組內的互動評價,落實全面評價。比如,教師可以就“學習積極性”“合作貢獻度”“臺詞流暢度與發音準確度”等多個方面設立評價準則,生成評價單,而后要求學生參照多項準則評價組內某一位成員在情景合作活動中的表現與能力運作效果,同時表達自身意見與矯正看法。
最后,可將紙質的評價單發放給被評價的同學,使之對自身學習表現及能力運作效果進行深入反思與回顧,并結合成員意見與看法積極矯正自身思想,彌補能力缺失,確保整堂課的學習效益。
在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教授、能力指導及學后評價等環節,教師都可充分發掘互動教學的契機,基于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設計互動教學策略,借助多形式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拓展與反思改進,提高其整堂課的學習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