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揚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汀泗橋鎮長壽小學 湖北咸寧 437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在這個階段開始有了關于道德的思考,正在逐步形成個體獨特的道德理念和認識,學生如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所處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結合小學生道德水平發展的特點,以及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育人觀點是十分重要的,這不但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也有助于學生未來更加全面的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個人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由于思維水平發展的限制、知識經驗和生活經歷的欠缺,在對事物形成看法時極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小學生成長最重要的環境是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所以,教師和家長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對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同時,課堂學習是小學生學習知識和能力的最主要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環節融入小學生德育教育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方式。一個人對世界最初的認識會影響到以后人生的很多方面,也會影響到價值觀的形成,這就要求在小學階段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某個老師或者某個學科的任務,而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應該結合小學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培養學生客觀看待世界的態度,發展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讓學生形成客觀、理智地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這對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十分重要。而思維方式的培養,不但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也有助于學生未來更加全面的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承擔起祖國發展的重任。
數學學科相對其他學科而言較為枯燥,而對學生道德水平的培養,就是培養學生對各類生活事件的客觀的看法和態度,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結合生活實際,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數學知識更為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來分析和看待生活中的各類事件。同時,小學數學老師要準確掌握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才能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將德育教育滲透進教學環節。例如,在“時、分、秒”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德育教育內容中惜時守時的相關內容設計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感受時間的流逝,讓學生對時間形成一定的認識,同時能了解時、分、秒等計時單位。在學生對時間有正確的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例如讓學生記錄放學回家路上需要的時間、寫作業、吃飯等活動需要的時間,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將時間用在自己喜歡或重要的事情上,這樣學生不僅能從生活中進一步認識時間、體驗時間,另一方面,可以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也能培養學生合理分配時間的能力,這對學生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德育教育的內容之一是尊重他人,而小組學習是培養這一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決定了大多數學生會以自我為中心,一般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而尊重的前提就是要能理解人與人的不同,小組學習的方式是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尊重他人是指能耐心聽對方說話、用心聽對方說話,不打斷也不走神,即使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也要在別人說完之后再表達。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應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如何接受別人對自己錯誤的指出。小組學習會涉及小組內部的討論和溝通,也是能夠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質的途徑之一。那么,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置小組討論的環節呢?例如,學習“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將不同類型的計算題目分配給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討論得出最簡便的計算方法,并和大家分享。對于一題多解的題目,每個人會提出自己的解題思路,但最簡單的方法到底是哪一種,需要小組成員討論決定,而討論就涉及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傾聽別人的觀點。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們是如何進行討論的,在得出答案后可以進一步追問該小組如何得出結論,進而借此機會讓學生學會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討論。通過訓練,學生能漸漸形成認真聽別人發言的習慣,這對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也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從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會有更好的效果。因為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夠成熟,感性的認識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小學德育教育中有一項內容是遵守秩序,數學也是一個規則性很強的學科。對此,教師首先要把握遵守秩序這一內容對學生提出要求,如遵守交通規則、課堂秩序和學校紀律等,然后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先讓學生體驗規則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規則是做正確的事情的前提。例如,學習“小數乘法”“小數除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等需要運用運算法則的章節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錯誤運用運算法則或對運算法則有錯誤理解而導致的錯題整理出來,然后讓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到正確運用運算法則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此舉也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運算法則的掌握。教師可借這樣的機會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規則的重要性,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讓學生通過真實的體驗明白規則的重要性,理解規則對結果的決定性作用。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能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中。
立德樹人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遵循的教學理念,也應該滲透到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環節中。如何在不同的學科的不同特點下開展德育教育,是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就小學數學而言,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和嚴謹的態度,同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些都屬于德育教育的范疇。數學可對學生客觀求實的態度和理性思維的形成,以及正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師要有堅定不移的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小學德育教育的內容,同時對小學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挖掘,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知識傳遞的各個環節,為更好地進行小學德育教育創新課堂、設計課堂,為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