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財源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也存在個體差異,學生除了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一些差異,在興趣愛好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日常授課過程中順應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是不現實的[1]。雖然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但是個體與個體之間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類似的學生劃為一個層次,既可以照顧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又可以避免一刀切的現象,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解示范動作,學生模仿練習,水平高的學生一點就會;水平低一點的同學,學起來就比較費勁,時間一長就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從而喪失學習足球的興趣。傳統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力,不利于足球整體水平的提高。而分層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足球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調能力,讓學生很好地發展。
分層教學可以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也是生本課堂的體現。在高中足球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2]。將教學目標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樣,接受能力好的學生可以產生更深的認知,接受能力稍微差點的學生完成教學目標時,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促進他們更好地學習。二來,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同時,學生之間能形成相互競爭、共同提高的局面。分層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自尊心,自信心也可以得到增強,表現欲和求知欲也會隨之越來越強。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足球水平不一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分層。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小測對學生的足球能力和足球知識水平進行測試,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足球能力較好,掌握大量的足球知識;第二,足球能力一般,掌握基礎的足球知識;第三足球能力低下,足球知識匱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第一層的學生幫助第三層的學生,使能力好的學生得到鞏固,能力差的同學得到進步,對于水平中等的學生,教師要善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仔細地講解動作要領,強化訓練,挖掘他們潛能,使他們更快地向高層次發展。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每個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此外,還要結合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正確、客觀地看待差異,對于能力好的同學要善于引導,能力差的學生要多鼓勵,增強自信心,力求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分層教學的方法就是依照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即劃分不同層次等級后,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使每個學生都在自己所處的層次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考核,找到成就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此外,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問卷調查、訪談方式,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中心,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與措施,制定有效的激勵制度,針對各種表現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批判和獎勵,是學生產生榮譽感,從而促進他們更有興趣學習足球知識,主動摸索足球運動中的各個要領,以積極的態度高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將分層教學應用到高中足球教學中,是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教育改革的趨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足球興趣,促進足球教學效果的優化。足球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使課堂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