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冠軍
(江蘇省揚中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鎮江 212000)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中職院校語文教學受到素質教育的影響,實現了新的突破與發展,課文教學逐漸受到教師與學生的重視。在現階段的課堂課文教學中,存在一些誤區,比如:課文教學目標不明確、缺乏探究型任務、脫離學生的職業發展。這些教學誤區直接影響了中職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促使學生無法通過語文學習形成良好的基礎知識儲備,無法為職業能力的發展提供助力。基于此,教師要明確提出語文課文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專業課程內容,優化調整中職語文課程結構,全面構建“三力課堂”。
在現階段的中職語文課文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缺乏明確的語文課文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給學生布置一些綜合性任務,比如:請探究北京奧運會。面對這種問題,學生會產生茫然、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的感覺,不能夠通過任務明確獲悉教師的目的,也不能夠明白本課文的課堂教學目標。這種缺乏目標的探究性任務不能夠起到為學生構建真實課文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的作用。因此,在課文教學的簡化學習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與任務要簡潔、明了、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與針對性。
第二,“探究型任務”缺乏“探究驅動”。在中職語文課文課堂教學中,若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探究這幾年家鄉發生的變化”,一般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社會實踐。主要實踐路徑為:數據搜集、數據整理與分析;學生通過走訪、上網查詢資料、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信息、對比數據變化等不同的方法,得到實踐探究結論。但是,在當下的探究型任務實踐過程中,教師僅僅讓學生搜集資料,而沒有提出“如何證明結論”“證明了什么結論”“存在哪些趨勢”等問題,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探究驅動,只能羅列數據。
第三,語文課文教學脫離學生的職業發展。在課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中職語文教師受到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且沒有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地模仿普通高中課文教學形式,為學生布置大量的學習任務,產生“為了活動而布置任務”的情況。雖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語文知識運用機會,但是缺乏系統的語文學習目標,不能夠起到“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語文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水平”的作用。
在中職語文課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簡化課文的學習方法,就要提出明確的課文學習目標,為學生提供具體、細致的學習導向,促使學生能夠帶著目的學習、有方向地學習。相較于普通高中語文課文教學,中職院校的語文課文教學更加關注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形成。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分別為“探究型學習法”“授導型學習法”。以探究性學習法的運用為例,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要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提出“請通讀課文”“分析課文的文章結構”“分析課文的寫作方法”“感受并且闡述課文中的思想感情”“課文作者以哪些技巧表達自己的情感”等明確的學習目標。此時,學生完全能夠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自主學習,有效簡化了課堂的課文詳解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夠啟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探究意識,為學生職業綜合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
要想有效規避當下的中職語文課文教學誤區,引進“簡化課文的學習方法”,教師就要積極轉變課堂教學觀念,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轉變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角色,強調學生在課文教學活動中的主角地位。在實際課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把握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學生布置自主探究學習任務。此時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提出“搜集并且公開征集關于地區文化的文章,比如:地區歷史、地區特色建筑、地區特產、地區民俗等”“統籌客家文化匯報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文學習實踐活動,在走訪、調查、結果匯報的過程中,形成語文知識積累,奠定職業綜合素養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強調學生在實踐過程之后的結果匯報與成果總結,進一步強調實踐的目的,避免實踐活動流于形式,以此體現“課文的簡化學習”應用價值。
在上述文章中,教師開展課文的簡化教學,提出具體任務,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此時,教師要把握課文的簡化學習的關鍵環節:
第一,教師要合理布置任務,這一環節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設定實踐項目或者實踐主題;在課文簡化學習中,實踐主題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資料查找與分析能力、文章閱讀與理解能力、文學作品賞析能力;而實踐項目則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問題分析與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第二,教師要優化制訂課文的簡化學習教案。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制訂學習計劃,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與學習目標,搜集資料、研究素材、提出問題、思考解決方法。
第三,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參與到學生群體中,為學生提出指引,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課文簡化學習過程,全面構建“三力課堂”。
在中職語文課文教學中,教師提倡課文的簡化學習,就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與實踐空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簡化課堂中的課文教學流程。語文教師可以延伸課堂教學場景,提出“課前學習”的理念,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與課文學習目標,為學生布置課前學習任務,具體如下:“了解課文主題”“了解不同文化下課文主題的闡述”“說出你的課前學習方法”“提出你在課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否已經解決,如何解決的”。此外,教師還要將課堂“讓”給學生,將原本的“基礎知識學習——通讀課文——精讀課文——課文理解——分析課文情感或者論述主題——延伸討論”這一課堂課文教學過程直接簡化為“討論課前學習——提出、解決疑問——延伸討論與探索”;在此過程中,學生始終為課堂主角,以此強化學生的課前課文學習實踐效果,體現“簡化課文的學習方法”的應用優勢。
此外,教師還可以直接構建課堂學習情境。由于學生已經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了解課文內容,此時教師可以直接播放相關影音資料,構建相應的課堂學習情境,開展小組協作交流,引起學生的思考,進一步深化教學,促使學生直接進入課文主題的延伸討論與探索階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課文教學是中職院校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結合當下的語文課文教學誤區,教師要明確中職語文課程與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的不同之處,要將中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相結合,形成能夠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的中職語文課文教學體系。在實際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安排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前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引進“情境教學法”,構建課堂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探索課文內容,形成課文理解,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為自身職業綜合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