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潔
(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江蘇·南京 211135)
隨著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進一步推進,教育領域開始在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深化、信息化環境下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實踐開展、信息技術和教學深度融合等方面進行了大力推進,并且在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方面加強了力度,確保適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課程體系得以良好建設,進而借助信息技術應用、達到傳統教學和課堂有效優化的目的。與此同時,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進程開始不斷加快,此時對職業院校廣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即教師在教學開展時,應對數字教育資源進行充分合理應用,確保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同時還應該在翻轉課堂及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方面進行積極實踐,確保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極大限度調動,為教與學的全面互動提供促進作用,確保教學及人才培養等方面質量得以全面提升,深化職業院校改革。
應用云班課平臺能夠在平臺上對課程班課進行創造,同時借助班課空間對可見及視頻等資源進行推送,在學生面對網絡化學習環境時,可對移動設備加以利用,進而將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及互動反饋等完成。云班課平臺具有便捷性操作特征,同時不會受時間和空間所限,師生在應用過程可免費使用。能夠在PC 端登陸的云班課,借助平板及手機對APP 加以下載也可以登陸,創建班級、管理班級和學生、推送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等內容都是云班課平臺包含的主要功能,與微信群及在線課程等線上教學平臺對比,云班課具備的優勢十分顯著,即云班課能夠深入融合網絡教學平臺和移動社交媒介,其能夠將以往網絡教學平臺難以有效組織和管理學習過程的問題給予有效克服,同時也把課堂上移動社交媒介應用時、師生互動缺少的這一問題進行了有效解決。[1]
首先以專業崗位能力課程知識為依據、分解知識點,這一過程教師應結合職業院校課程標準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同時以專業崗位能力要求為依據,分解課程內容。對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來說,其目標在于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專業水平,能夠從事城市軌道交通站務管理及服務、行車組織、調度指揮等工作,適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和應急處理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城市軌道交通發生突發事件后,運營部門各崗位所應具備的應對處理能力。分解課程內容知識點的過程,教師應以層層遞進原則為依據,把若干個學習單元進行分解,同時將學習任務及子任務設置在各學習單元下,提煉重點內容,同時借助圖片及音視頻等信息化形式加以表現。
其次建立線上微資源庫,微視頻及微動畫、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微錄像等都需要包含在微資源庫中,在課堂教學具體開展時,需要與云班課相結合,以課前自主預習及課程合作探究及課后拓展延伸原則為依據,在已經分解的知識點內對適當內容加以選擇,確保線上知識微資源庫得以良好建立,之后引導學生借助移動設備、以云班課或微信等為依據,隨時隨地對微資源庫內的圖片及音視頻、懂話等進行查看,基于碎片化時間的充分利用,確保學生的自主及移動等學習模式得以良好實現,促進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提升。
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其人才培養目標是具備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且面向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所以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學目標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安全基本常識、熟悉運營安全管理知識、掌握安全專門技術和應急故障處理、掌握危險源識別及安全分析評價的方法等相關內容。重構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以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為依據進行重構,確保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基本知識、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城市軌道交通危險源識別與控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技術、城市軌道交通應急設備、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等內容體系得以良好形成,同時整合理論和實踐知識,立足學生良好實訓習慣培養為出發點,以理論知識必要和夠用原則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確保有機結合理論和實踐。[3]
課前環節。此時需要教師對云班課平臺系統加以利用,將碎片化教學資源、相關任務內容上傳到平臺中,以學生前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為依據,將相關資源及任務實時向學生手機發送,并引導學生以任務清單內容為依據,對線上教學資源進行查看和下載,同時對問題進行回答,確保學生對相應經驗值進行獲取,在此基礎上,借助小組合作方式將相關任務完成并在平臺上進行提交。此時教師就可登陸線上平臺后臺數據庫,對學生自主學習記錄進行查看,在對學生學習進度進行監控的同時,及時提醒一些學習進度不佳的學生,一旦發現學生學習過程有因基礎差及能力弱而導致學習進度慢等問題存在,就需要教師對單獨輔導方式加以應用,而如果發現學生學習意愿不強,就需要教師和班主任進行溝通,對學生不愿學習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將問題挖掘出來并進行針對性解決,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全身心投入提供幫助。[4]對于學生來說,借助云班課進行自主學習時,一旦面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此時就可到平臺中的答疑討論區發言,借助教師和其他同學的互動交流將問題有效解決。
課中環節。這一環節教師應以學生自主學習中掌握的基礎知識為依據,對翻轉課堂及啟發式教學等多樣化教學形式進行靈活應用,歸納總結教學內容的同時,重點講解學生學習過程遇到的難點問題,為學生課程重難點知識掌握提供幫助,促使學生利用碎片化知識點將完整知識體系構建出來。[5]此外,教師還可隨時以授課內容為依據,對云班課平臺加以利用,進而對“頭腦風暴”“現實小測驗”“小組討論”等趣味性教學互動活動積極組織,圍繞某問題將互動交流和討論開展,之后借助云班課平臺、教師對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直觀了解,同時針對學生的疑惑及問題給予針對性解答。[6]
課后環節。通過在線平臺教師對課外作業加以布置,確保學生所學內容得以有效鞏固,同時圍繞學生學習過程所遇難點內容、將一些頭腦風暴題進行發布,為學生的進一步思考提供激發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平臺中對一些社會熱點及生活實踐等資料加以推送,借此達到課堂知識拓展目的的同時,促使學生視野更加開拓,保障學生學科素養逐步提升。[7]例如:圍繞“掌握各種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這部分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在課前借助云班課平臺將車站、公共安全事件、大客流等各種突發事件等教學資源推送給學生,為學生自主學習及討論、習題完成等提供幫助。教師課堂教學中可選擇“2008 年杭州地鐵湘湖站-北2 基坑坍塌”相關的新聞報道視頻播放,同時借助云班課平臺對“坍塌原因分析”頭腦風暴題進行推送,基于學生的作答為基礎、對坍塌原因進行進行歸納總結,同時闡述這一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措施,隨之引出車站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原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深刻的知識鞏固。[8]
基于云班課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位置,同時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多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也使得教師以往講解者身份向學習方法及學習環境設計者身份進行轉變,以往教學和知識傳授為目的的教學目標得到了有效改進,而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得到了充分體現,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也能能夠得到有效激發,并且通過教學內容的重構及教學合理設計,以層層遞進的方式為學生深層次、深度學習提供了極大促進作用,顯著提高了學生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