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鈺
(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常州 213000)
高職語文作為高職重要教學科目,通過語文知識教學,強化學生語文理解能力,讓高職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綜合素養,使其更好地面對社會競爭,具備企業文化理解、工作環境適應、創新工作思維等多項能力。但整體來看,我國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采用現代化技術,構建微型課堂,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故此,文章將以微課教學模式為切入點,探究如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構建微課堂,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微課堂,是指以微課視頻為主的新型課堂。在微課堂構建過程中,高職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中收集課堂教學內容的相關資料,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為高職學生創造思維空間,讓學生享受高職語文課堂盛宴。在豐富多彩的高職語文課堂中,可以激發學生多項興趣點,構建融洽的課堂氛圍,為高效高職語文課堂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微課堂,是教學課堂與微課技術結合體,充分利用了微課信息記載優勢、傳輸優勢、呈現優勢,構建新型語文課堂,突破原有課堂壁壘。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富有人文色彩的學科,內容十分豐富,每次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許多高職學生在課下學習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苦于沒有教師專業指導,能夠收獲的知識較少。但微課堂教學方法改變了這一現狀,能夠完整記錄課堂教學內容,將教學課堂延伸到課下,讓學生自己借助微課視頻進行專業學習,通過精準的課堂微課視頻提升自主學習效果。
高職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輕語文”學習現狀,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強弱層次差別大,致使高職語文課堂學習效果不高。此外,多數高職學生缺乏語文學習激情,認為傳統語文課堂模式呆板,無益于日后工作。高職教師構建語文微課堂,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創新多種微課堂構建新形式,讓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在課上、課下都能夠有所收獲,同時為學生拓展職場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兼顧高職學生學情現狀。教師可以將所有微課堂教學資源集中整理,共享于高職院校官方網站中,讓學生可以根據語文學習情況,隨時下載、學習語文知識,彌補個人知識中的不足。
高職語文課堂與一般高校語文教學課堂有較大差別,教師不僅要完成書本知識教學內容,還要幫助學生滲透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將語文教學與學生專業學習需求、未來職業發展緊密相連。但由于思維限制,導致高職語文教師在構建微課堂時,將思維限制于語文學科之中,缺乏可拓展性,無法真正實現高職語文教學目標。
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能力弱,在學習語言知識、閱讀內容等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表現較弱,也成了高職語文微課堂教學難點。高職語文教師面對學生的基礎現狀,不能夠盲目地提升學生語文專業基礎知識,而是要正視高職學生的基礎特點“揚長避短”,借助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強這一點,助力學生語文理論與實踐知識學習。
高職語文微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時間尚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微視頻內容單一、冗長,不具備微視頻教學優勢;第二,教學方法簡單,教師多將微視頻作為教學信息展示器具,能夠發揮的教學價值極其有限;第三,輻射范圍較小,沒有將課下納入整體教學體系中。面對經驗匱乏現狀,教師要盡快增長教學經驗,才能夠改善微課堂構建中的不足。
高職語文課堂內容,應該包括教學重點、專業延伸、職場發展三個部分,同高職學生緊密相連,具有拓展性。因此教師在構建高職語文微課堂時,應該“思接千載”,從網絡中收集課堂教學資料,為立體微課堂教學提供教學素材。但需要注意,微課視頻內容短小精悍,教學時長極為有限(5~8分鐘),主要用于重點知識教學,難以囊括全部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根據高職語文教學大綱,凝練收集素材,構建優質語文課堂。
案例一:在《春末閑談》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閑談”的真正含義,明白時代背景,并讓學生掌握諷刺等表達方法。進行專業延伸時,可以結合學生專業進行適當拓展。如針對設計專業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運用簡單的設計符號表達出豐富含義,將作品融入文化、時代背景中,開拓學生創作設計思維。在進行職場發展時,教師可以用微課視頻展示“領導穿小鞋”“不被他人理解”等職場景象,讓學生將魯迅先生不滿社會、麻木人群的情感帶入其中,分析在職場中應該如何面對此類場景,加深語文課堂教學深度。
微課堂不僅僅是利用微視頻進行教學展示,而且是師生互動式微課堂。考慮到高職學生語文基礎參差不齊,擅長實踐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構建階梯式微課堂實踐教學模式,用實踐課堂助力學生理論知識學習,拓展課堂教學范圍。在構建過程中,高職教師需要注意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學習,才能夠為學生呈現微課堂。
案例二:在《林黛玉進賈府》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紅樓夢》語言特征,分析人物性格,總結人物形象。教師考慮到學生學習基礎差異性,安排A、B兩個不同的學習目標。A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賈母、賈寶玉、王熙鳳等典型人物的語言特征;B目標:要求學生對于所有出場人物的人物性格、語言特征進行綜合分析,同時進行職場聯想,強化學生人文意識,培養學生的職場觀察能力。
在實際教學之前,教師先將《林黛玉進賈府》本課微視頻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預習,讓基礎能力較弱的學生能夠預先做好課堂準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為學生播放《林黛玉進賈府》影視視頻,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分析人物性格,各個能力層學生按照學習目標完成探究內容,用實踐教學強化學生對于書中人物描述部分的理解。教學結束后,教師將微課視頻內容調整后,再次轉發給學生,并配合課下作業發揮微視頻教學作用。
教師微課堂教學經驗不足,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提升,但當下教學現狀十分嚴峻,高職教師必須做出改變。高職語文學科教師可以開展“微課堂”校本校研活動,針對如何構建微課堂、制作微課視頻、開展線上線下教學進行深入分析,集合眾多教師的語文教學智慧,彌補教學經驗上的不足。
案例三:在“微課堂·視頻制作”校本校研活動過程中,教師們可以針對如何進行視頻制作進行深入分析。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們紛紛提出應該從教學內容、專業、職業三個方向考慮設置課件,密切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需求,牢牢把握高職教學特色,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方案,隨后教師將教研成果進行教學實踐,提升教學能力。
高職是實踐型人才培養基地,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積累職業素養,才能夠在社會上取得競爭優勢。但長期以來,高職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學習效果,卻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導致學生職業素養欠缺,無法適應今后的工作需求,專業視野較窄,創新能力極為有限,高職院校應該重視語文教學。但綜合考慮,我國高職院校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教師巧用微課教學模式構建職業語文微課堂,打造知識學習平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讓學生夯實職業語文基礎知識,提升高職學生人文素養,使其在專業學習與社會競爭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