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杰 謝紫娟 陶春琴
(玉林師范學院 廣西·玉林 537000)
準教師是指沒有正式成為教師或者沒有正式參與教學的人,尚未畢業而到中小學實習的師范生就為準教師。[1]師范生教育實習和見習過程中,準教師們經常會遇到這些現象:課前精心準備的課件由于教學設備原因而無法使用,或者因為其他不確定因素導致課堂騷亂、個別學生的惡作劇、性格沖動的學生頂撞教師、學生之間的矛盾激化等課堂突發事件發生,甚至有些課堂會因為這些意外事件與預設課堂完全相背離。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隨著課堂情況變化而變化的動態過程,教學軌跡不唯一的特點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教學機智的素質和心理準備。[2]
由此可見,準教師課堂教學機智培養是非常重要,而課堂教學機智獲得和養成也是有一定的技巧。文中主要針對準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培養現狀進行了研究分析,從中提出準教師培養課堂教學機智的有效策略。
課堂教學機智是教師在教學情境中臨場應變能力的體現,是優化課堂教學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評價教師素質以及教師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育大辭典》中課堂教學機智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面臨復雜教學情況或偶發情況時所表現出來的敏感、迅速、準確的判斷能力以及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3]由此可知,課堂教學機智一般都是在具體的、出人意料的或無法預見的情境中自然迸發出來的。在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一些事先沒有考慮到的情況是時有發生,就需要教師準確、迅速地判斷并解決突發事件,教學機智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中慢慢積累和逐漸形成。課堂教學機智是教師面對教學活動中突發事件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敏捷、準確的判斷和恰到好處地處理偶發事件的一種教學技能,還是優秀教師所必備的一種內在品質,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展現出的個性和特點。
課堂教學機智體現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做出的迅速靈敏反應,它呈現出以下特點:
(1)實踐性。教學機智源于教學實踐,是教師長期教學活動中教學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又服務于教學實踐,在實踐教學中提高和完善。(2)靈活性。教育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4]課堂教學是一個由多方面因素制約的活動,是師生的雙向溝通交流活動,教師從中展現出思維和教學應對能力要呈現出很強的靈活性。(3)情境性。課堂教學情境具有多變性和隨機性,處于不同的課堂情境中,教師必須具體問題具體的分析,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4)創造性。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教學中不斷變化著的因素導致教師的教學活動隨之變化,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快速地選擇恰當的應對措施,以提高課堂效率。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不斷積累和豐富自身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是教師形成教學機智的前提之一。
(1)增強信心與勇氣,培養創設課堂教學氣氛的機智。自信是準教師能夠上好一節課的前提,也是養成課堂教學機智的必要條件。持有一份從容淡定的心態去面對課堂的各種可能發生的教學變化和偶發事件,自信地面對學生,以高度的課堂效能感去面對課堂,才能更加輕松自如地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把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一個層次。因此,準教師們應當善于捕捉自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涌現出來的有意或無意的課堂教學機智的行為體現,善于將其進行反思總結,進行合理的總結分析,正確引導結果歸因,用這些成功的實例去喚醒自己本身的課堂教學機智行為的勇氣和信心,才能在課堂上更加有信心創設出一個更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2)加強對環境的適應性,靈活處理,培養處理教學環境突變的機智。在課堂教學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學中教師的能力、教學方法和學生的積極性等因素外,還有教學環境。有的準教師過分依賴課件進行上課,沒有課件就不知道怎么上課,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經常會有課堂教學設備受限制或不完善,導致準教師在進行教育實習時無法應對實際教學。加強對環境的適應性,靈活地根據教學環境的變化而修改教學設計,有效地培養準教師對教學環境突變的機智。
(3)觀摩課例和實踐教學,培養課堂教學節奏的機智。實踐教學和觀摩經驗豐富的教師上課是獲得教學機智最直接的途徑,是養成良好教學節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課堂教學機智是課堂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地位的實踐智慧。通過公開課、教研課、示范課展示、磨課等多種形式觀摩課程以及不斷實踐、點評、分析、研究使準教師不斷培養課堂教學機智,由他人的課堂教學映射到自身的課堂教學行為。除了見習和實習之外,準教師還應積極尋找機會,主動參加課外校外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只有親身進入課堂實踐,才能更好地調控課堂節奏,才能在其中不斷獲得課堂教學機智。
(4)合理結合家、校力量,培養處理學生行為失當的機智。在課堂中總會有問題學生的存在,所以學生的問題行為也自然很普遍地存在。在教育實習過程中,面對初中生的早戀問題時,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待性格比較開朗的學生應該采取一些相對比較直接一點的方法去解決,而面對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就應該采取相對比較緩慢一點的方法進行應對,盡量不要對這類型的學生進行公開批評之類處理,避免學生因為接受不了而產生一些過激行為。同時合理利用家校結合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準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技巧,使家校結合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結合家校結合力量,從而培養準教師處理學生失當行為的機智。
(5)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豐富知識儲存,培養應對教學難題的機智。如今,隨著科學技術飛速地發展,電腦、手機和各種電子設備的普及,學生知識面越來越開闊。準教師在課堂中所遇到教學難題或是學生在課堂中提出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時有發生的。面對這種情況時不能對學生的問題不予理會,也不要用一些不相關的話語含糊應對回答,而是靈活地運用相關理論知識來機智地解決學生提出的難以預料的問題,從而圓滿地組織課堂教學,避免學生提出的一些奇特的問題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
(6)適時提問和巧于引發,培養課堂有效提問的機智。課堂教學活動中,什么時候提問最合適呢?那肯定是在盡可能多的學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思維非常活躍,都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的時候才能把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才能使課堂效果更好地發揮出來。比如教師講解《動量定律》時,把毛巾鋪在桌面上,把一個小雞蛋舉到離桌面不太高的位置,讓學生觀察,看雞蛋落下后會怎樣,然后慢慢地把雞蛋舉高,一次比一次高,讓學生的情緒隨著實驗的進行慢慢變得緊張,精力也更加集中,吸引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時,對學生引出下一個問題:摔在地上的雞蛋為什么會比摔在松軟的毛巾上的容易摔碎?這樣的做法使好奇心激發了興趣,接著學生的興趣又巧妙地轉化成了求知欲,從而養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慢慢上升。合適的時機提出問題,從而使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的形成,這也是課堂教學機智很好的一個體現。
課堂教學是一項藝術并非常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準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準教師們有意識地付出相應的努力和心血。課堂教學機智是以熟練的教學技術、廣博的學識以及豐富的經驗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做到充分地了解教材掌握知識,高度地了解和尊重學生,具備更加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教學機智就會在適當的時候涌現出來,它能夠使即將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準教師們在這條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