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艦
(林芝市第一中學 西藏·林芝 860000)
中學信息化建設想要發揮出提升教育質量的作用,就需要提高學校的重視度,從各個方面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便利條件。首先,學校以校長為組長,成立信息化建設工作小組,制定長遠的建設制度,指導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負責建設過程中的監督等工作。小組中的成員需要做到明確分工,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領導小組在成立之后,需要針對信息化建設情況召開會議,分析、總結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法,確保順利完成信息化建設,確保順利實施信息化教育。其次,深化教師對信息化教育的認識,積極組織教師之間的主題會議,動員教師親身參與信息化建設工作、積極學習信息化教育的相關知識;介紹信息化教育的優點,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設計教學互動,體會新型教育方式和資源的好處。最后,加強制度建設,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確保能夠順利開展建設的相關工作。主要包括教師、學生使用計算機教室的相關制度,網絡管理制度等,多項制度共同執行,同時保證制度的執行力度,強化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并且督促教師和學生嚴格按照制度操作,規范信息化教育??梢?,在中學信息化建設中,只有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建設工作的監督與管理,才能夠保證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得到提升教育質量的目的。
信息化建設中一項關鍵的前提條件就是經費,因此需要中學從經費上提供保障。在信息化建設中,需要采購軟件和硬件設備,并且根據電腦等相關設備的使用情況定期養護、維修和更換,這對經費的需求較高;同時,信息化設備需要滿足教師教學需要,即需要在設備的數量和性能等方面滿足實際需要。經費的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和教育機構專項經費,中學根據自身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做好經費預算,提前提出申請,以便能夠及時批復和撥款,避免影響建設進度和質量。但國家撥付的經費有限,如果中學信息化建設對經費的需求較高,這就需要學校從其他途徑獲取經費,拓展經費獲取渠道,從而保證經費充足性。從外界獲取經費,主要是以學校建設投資等形式出現,用來滿足學校的建設需要,保證信息化建設質量,為提升教育質量創造良好的條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校已經開始積極使用計算機等相關的設備和技術創新教學,并且在教學中凸顯出很強的優勢。在信息化建設中,不能僅重視硬件建設,還要重視軟件建設,確保能夠發揮出信息化在中學教育中的優勢。此時,學??梢赃x擇將校內與校外資源整合、將網絡上與網絡外的資源進行整合的方式,創新、豐富信息化教學資源,滿足中學使用信息機術進行教學的需要。首先,完善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學校需要在信息化建設中加強校園網建設,利用多媒體技術建立本校的教育資源中心,成立資源庫。教師收集、整理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建立統一的數據庫,學校的教師都可以利用數據庫中的內容。其次,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教學。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網絡上有很多資源都適合應用在中學各學科的教學中,并且各學科教師也會上傳教學視頻或是課件等資源,豐富網絡教學資源,有利于教師從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資源進行教學;同時,多數的網絡資源都可以共享,這樣就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此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遠程教育,即使用課件等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可以減少時間和空間對教育的限制,有利于提升教育質量。再次,規范信息化教育設備和資源的使用,完善檔案管理。為強化信息化教育效果,教師需要詳細記錄使用的課件、視頻等資源,記錄教學時學生的反饋信息和教學效果等,并且及時保留相關的資源,鼓勵教師積極設計和制作教學資源,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要等因素,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將所有的信息整理好,裝訂成冊。同時,針對信息化教育設備的使用、養護、維修等情況進行記錄,安排專人負責設備的養護、維修等相關工作,保證設備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制定科學的激勵制度,提高教師參與信息化建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積極性。學校應將信息化建設與課堂教學進行充分融合,針對教師的工作效率和信息技術使用情況制定激勵措施,評選出優秀的教師,從薪資、職稱等方面給予鼓勵,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邀請專業人士到學校聽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授課的情況,指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教育能力,進而提升中學教育質量。
想要發揮出信息化建設在中學教育中的優勢,提升教育質量,需要統一教師的思想,使其重視信息化建設,參與到建設工作中,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在中學教育的建設和發展中,將信息化建設放在首要的位置,有校長、副校長以及主任等相關領導負責組織領導工作,定期組織工作會議,分析并總結信息化建設情況。在統一教師信息化建設思想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在全校范圍內達成共識:第一,做好信息化教育工作,以科學技術推動學校發展,這是學校在現代化環境下發展的重要條件。第二,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素質。第三,正確認識信息化建設,認識到這是進行創新教育、推動教育發展到一個新的臺階的保證。通過以上三點,強化全校教職人員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中學教育中加強信息化建設工作,需要統一教師的思想,使其能夠全面且正確的認識信息化建設,進而參與到實際工作中,保證信息化建設工作質量。
中學通過信息化建設提升教育質量,需要強化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這樣才能夠發揮出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其價值。首先,將信息化建設納入到學校發展的整體規劃中,并制定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完善培訓的相關組織結構,保證計劃的可行性,提高其有效性。其次,中學對教師的培訓可以采取集中培訓和自主學習兩種形式相結合。具體為:(1)學校根據信息化建設進度和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需求,在寒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組織的統一培訓,強化其信息技術能力,主要學習投影設備的使用、課件的設計和制作、網絡資源的剪輯等。(2)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安排,選擇合適的時間通過網絡學習,或是購買相關的書籍等資料,自主學習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運用的相關知識與技能。(3)學校還可以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將教師組織在一起,共同研究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等內容,爭取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信息技術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在集中培訓和自主學習中,增加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了解程度,使其看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改變教師對信息化建設的看法;同時,還能夠全面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這就為提升教育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學在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應積極響應和貫徹國家的號召,建設信息化教育平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首先,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開發并使用新的教學資源。目前,課堂教學使用比較多的信息技術是多媒體技術,該技術有利于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受,且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色彩和影像等內容融合起來,有利于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其次,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校園網建設,實現“班班通”。在班級中配備電腦或是電視等信息化設備,以校園網站為中心,在每一個班級中實現網絡覆蓋,加強對信息化建設和對教學的指導,全面提升學校信息化建設和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且實現信息化教育快速、穩定的發展。各班級中的電腦等信息化設備由專人負責保養、維修,而“班班通”則有班主任負責,一旦出現無法解決的故障,需要及時上報信息,及時進行處理,并且做好記錄,保證設備能夠正常使用,避免影響教學活動。最后,學校還應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將教學資源應用在各個學科中,即豐富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和形式,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此外,還可以將藝術類資源應用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將其與不同學科知識融合,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提高其教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配合教師,達到提高教學成果的目的,實現利用信息化建設提升教育質量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中學教育中階段加強信息化建設,以此提升教育質量,可以采取的途徑主要有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重視度、保證信息化建設的經費投入、加強信息化建設的管理工作、統一教師信息化建設的思想、強加教師信息技術使用能力、加強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設等,即從全方位的角度落實信息化建設,確保能夠實現提升教育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