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容
(四川省瀘縣教師進修學校 四川·瀘州 646100)
職業教育是一個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職業和教育。因此,在2020年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模塊就分為了三大模塊: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在基礎模塊也充分融合職業場景,生活場景進行教學?;诠ぷ鬟^程的英語課程模式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單詞,教語法,做練習,簡單地理論與知識的復制拷貝了;我們的課堂也不應當再是學生反復記憶,機械訓練和模仿的淺層次學習,而是學生通過學習,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高階思維能力等,這種能力的提升反映在當職業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夠重新獲得新的知識或者新的技能。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結構性思維培養是獲得能力的有效手段。
結構性思維其實并不復雜,簡單來說就是先理清事物之間的結構關系,梳理清晰事物的結構,內在邏輯關系后,再做決策。有了結構性思維,或者結構性思維形成后,在學習生活中甚至將來的工作場景中遇到問題或處理事情時,會理智地去分析事物的內在聯系,有了清醒的認識,再去優選最佳措施。
小學階段比如蔬菜,水果,動物的分類歸組就是一種簡單的結構性思維,田忌賽馬,在排序邏輯上調整了馬出場的順序,取得奇效,是結構性思維運用的成功案例。
(1)結構性思維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效果和學習品質。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受基礎與學習能力的限制,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都不太理想,特別缺乏學習內驅力。如果學生具有了結構性思維,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就感,就可以在教師傳授的知識基礎上,自主去探尋新舊知識的內在邏輯,從而拓寬知識面,增大知識儲備量,提升學習效果。
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影響目標任務達成的誘惑和困難,導致目標任務遲緩和放棄。結構性思維中的上下對應原則會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思路,反復思考目前這種行為是否會有我想要的結果,從而抓住重點,適時調整,堅持學習方向,提升學習品質。
(2)結構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能力。對于英語學習,不管是單詞記憶還是語篇理解,以及語法應用,如果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學習掌握比死記硬背效果好得多,更能做到知識的遷移和再現。運用結構性思維分類清楚,排序邏輯原則,對知識點進行分類和排序,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僅是表面的聯系,而是知識之間本質的聯系,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能力。
結構性思維無處不在,我們很多時候都在不自覺地運用。但是在英語教學中,很少有老師會有意識地長期堅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結構性思維來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結構性思維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培養重點,基于中職英語教學特點和教學內容,在英語教學中對中職生進行結構性思維培養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1)以關聯主題的整合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學生拿到教材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整套教材的相關主題進行梳理,比如說求職這個主題,它在第一冊第一單元,講名片,第二單元,講求職表,第五單元,講愛好,第二冊第三單元講面試,第三冊第三單元講課程,第五單元講實習經歷,第六單元講工作經歷,求職信,同時,第十單元講夢想和計劃,同一個主題分到八個單元,將這同一主題的內容串關聯后,與學生一起分析,每個單元的測重點是什么,建立聯系,進行歸類,比如說第一單元側重于名片這個信息,company,telephone,address,job,salary,name,email,無論是reading,writing,還是activity,都來練習名片,甚至可以拿學生證,護照等練習,學生在潛意識中就對相關知識進行了分類,也對知識的系統性有了一個簡單概括。然后在第五單元的愛好教學時進行廣泛拓展,結合初中學過的Chinese,PE,play basketball,play football等,進行新舊知識的鏈接,切合學生自己真正的愛好,或者結合他的專業,結合他今后的職業定位,將會發展一些愛好,比如經過職業學校的培育,有了插花的愛好,經過學校專業的培養,有了烤酒、做咖啡的愛好。這就是結構性思維培養引導我們教師帶動學生去對整套教材進行梳理,從而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
(2)在語言知識板塊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結構性思維培養。語言知識板塊教學中的詞匯學習、語法學習及語篇學習都是對學生進行結構性思維培養比較好的內容。
以前進行單詞學習,就是課堂上反復讀,講詞義,組詞,讓學生抄單詞,經常是讓學生今天把新單詞抄5遍,明天也是抄5遍,后天也是抄5遍,如果只是讓學生機械的抄,對學生的結構性思維培養是無益的。況且,學生只有這一種方式的話,會很厭煩單詞的學習。如何將單詞的學習與結構性思維的培養相結合?方式一是用相同詞根的不同變化引發不同詞性的方法來進行,這是大多數老師常用的一種手段,可以讓學生摸索出具有相同詞根的英語單詞的變化規律。二是教會學生把單詞學習放在語境中,進行同一語境的單詞記憶。我們學習一個社區,老師就把一些相關的表達進行歸類,以前學生只知道supermarket.但經過分類,學生就可以知道grocery.還知道department store,這就是一個歸納。同時也可以用帶圖形的思維導圖進行歸類,把詞匯放在語境中,進行標注:學社區服務,就把這個單元的設施,活動,進行一個歸類,那這個單元的單詞,就有一個整體性,學生從這個練習中,對單詞的記憶就會清晰得多,而且歸類過程,分析過程以及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梳理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結構性思維能力。
對于語法的學習,很多老師都是采取從講解語法規則開始,再以大量的習題訓練進行輔助。學生語法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的是枯燥的規則與重復機械的練習,其習得的語法知識很難鞏固,學習能力得不到訓練。如果考慮到以結構性思維的訓練方式來進行語法教學,學生很容易接受,語法習得也可以再現。一個語法知識點的教學,老師可以將這個語法知識運用于不同的語言運用中,帶動并促進其它語言點的學習,形成完整的語言結構。比如說第四單元,形容詞,就可以放兩張餐館的圖片,what’s the difference?There are....in Picture 1.There are....in Picture 2.對兩個餐館進行比較:它更美味,它的位置更有優勢,它的價格更優惠,學生通過比較,既培養了思辨能力,這也是培養結構性思維的一個要素。
在語篇教學時,也可以對學生進行結構性思維的培養。語篇分類是第一必要,根據語篇的特點,對所遇到的材料進行語篇歸類。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以什么來判斷和區分?應用類的通知,時刻表,節目單的重點是什么?學生在進行分類的時候就會掌握,通知要注意哪些方面,通知里邊的時間地點活動人物等等怎么表達更符合英語習慣?請柬里邊是哪些內容?時間表要注意時間點,會議注意事項,學生對這些進行歸類,會發現一些規律在里面,就會自行整理出自己的思維體系,以這套思維體系去完成閱讀理解與英文寫作,對從結構性思維的角度來比較英漢表達方式的差異,很有實用。
在英語語言知識板塊對學生進行結構性思維的培養,包括對知識的記憶、分類、提取、滲透與融合。學生在結構性思維方式的訓練中,形成自己的知識系統,這個系統在隨后的繼續學習中,不斷累加,并有效聯結。
對學生結構性思維的培養應該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細節,在實際操作中,流程圖,思維導圖,簡要圖表,要點推斷等都是結構性思維培養的形式,在英語教學中有兩個較好的形式,一是思維導圖,二是項目學習。
思維導圖可視,可發散,可濃縮,可系統,可開放,是培養學生結構性思維較適合的方式。學生利用教材或老師提供的信息,自己思考其內在聯系,然后通過篩選信息,邏輯推理,類比歸納,掌握知識的規律性,把碎片的信息整合起來找到一個結構,勾畫出思維導圖,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全面系統地分析知識體系,“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內在聯系明朗化”。
中職英語教學的雙向性,給了項目學習極大實施空間,項目學習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結構性思維的良好方式,學生通過頭腦風暴,列舉想法來設計項目主題,再通過目標(主題)先行,步驟清晰,方法得當,任務明確結構提煉來制訂項目方案,用先拋觀點,后搭架子的結構性思維來組織匯報發言,用信息補充來完善項目成果。比如旅游專業,可以做這樣一個項目設計,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要帶一個旅游團出去,首先該怎么做,第一步:第二步,如何安排衣食住行,教材中所有相關的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學習,包括交通,衣,購物,入住,酒店等全部放在項目學習中去做。學生就能對這一塊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學習和了解,也便于學習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且結構性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總之,結構性思維無處不用。利用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結構性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利用結構性思維來思考問題,即使不是最佳方式,至少是一個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