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林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黔江 409000)
少數民族自身傳統的體育項目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便加大了對民族體育文化的重視,民族體育在各種力量的支持之下獲得了充足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增強自身體魄為最終目的,包含著娛樂性、民族性等多種特性的民族體育形式。其中,少數民族的體育項目又有著其自身的魅力,不同民族的體育項目形式存在著差別,例如回族的木球、哈尼族的秋千、朝鮮族的跳板等等,部分民族在體育文化的熏陶之中形成了以歌舞為主要形式的體育項目,這些項目妙趣橫生,無不展現著少數民族獨特的文化魅力。然而,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并非所有的體育項目都能夠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由于部分項目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或者技巧性,這部分項目便會很少有人主動去接觸和了解,真正被大眾所熟知的項目便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趣味性強的體育項目。而部分有價值和鍛煉意義的體育項目在歷史的推進發展過程中逐步消磨殆盡??梢?,有必要在中職體育課題教學實踐當中引入少數民族體育項目[1]。
中職體育教學是中職教育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將少數民族體育教學引入中職體育教學當中能夠豐富我們的體育教學的教學形式。如今,體育教學內容和要求僅僅是單調、無趣的要求以及具體實踐方向,僅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開展教學實踐很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當中引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夠豐富中職體育教學內容,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2]。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合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既具有地區特色,同時也融合了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十分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開展少數民族體育項目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我們各個民族的風土文化,提高他們參加體育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體育知識[3]。
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便是時代與本土的良好結合,縱觀世界各國的體育項目,無不是將自身的優秀傳統體育文化與時代相扣,充分發揚其文化特色。體育文化是我國歷經歷史沉淀而取得的優秀傳統文化,將這些優秀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引入到中職體育課題教學中,將其作為體育課題教學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傳承我國優秀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揚本土的優秀體育文化。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為了使這些繡有體育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有必要將其列為教學內容[4]。
當前,我國中職體育教學主要是以一些常規的體育項目為主,若想引入少數民族的優秀體育項目進入課堂,可以采取以下三種形式[5]。
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以及心理狀況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必修課程,一些特殊的項目當在引入之前進行一定的改造,確保該項目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簡易性,將其改造成為適合學生學習的,以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為主的體育課程。
該方式的好處在于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學生在選擇相應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前提便是學生的自愿行為,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該項目時保持一定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的被動接受新鮮事物,這將對全面深入的開展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課外活動于學生而言就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往往能夠極大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以及相關社團可以針對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開展一些比賽,在閑暇之余開展一些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科普講座,來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來了解和學習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讓更多的學生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和見解,從而積極的參與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