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巖
(赤峰學院師范學院英語系 內蒙古赤峰 024000)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機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設計,有利于顯著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在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過程中,我們應充分進行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媒介的整合優化,實現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交互合作與共同探究。特別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具體化和形象化地呈現出來,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課前整合。在英語教學前,教師應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傳送學習任務和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學習知識點。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搜索關鍵詞,獲取英語學習資料、教學視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效率。其次,課內整合。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網絡資源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借助視頻、音頻剪輯軟件,將英語知識點加工整合成為教學視頻,選取學生樂于接受的直觀形象來呈現知識,以生動化的語言情景材料展開英語課堂教學。課堂中,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和團隊合作,進一步鞏固英語教學效果。最后,課后整合。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借助網絡平臺的實時性,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并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最及時有效的解答,協助學生課后復習英語知識點。此外,學生可以借助信息平臺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對難以理解的重點難點知識反復鞏固記憶。這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1]
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充分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輔助作用,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革新英語教學方式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英語知識。教師通過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同時,英語教師應運用教學智慧,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巧妙安排。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在知識的點撥和滲透過程中,運用英文小故事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教師可以選取篇幅相對較短且具有趣味性和育人價值的故事,故事的結尾由學生按照字數要求自主添加。學生可以進行小組探討,發揮自身掌握的英語知識和想象力,為英語故事結尾。這不僅能夠考察學生英語知識掌握情況,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知識實際應用能力,也就是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這樣,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教師要留心每個學生的表現,以巧妙的方式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
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與社會文化背景具有一定關聯,在相對真實的語言環境下,能夠為學生營造創新性思維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知識關聯。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在英語課堂中為學生播放原版英文電影、英文報刊等,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體驗感,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語言綜合能力提升和發展。其次,注重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學生課堂實際英語練習。高校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不僅僅是為了給學生傳授語言知識,更是要注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發展,培養學生跨文化語言應用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中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強化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促進學生用英語無障礙溝通。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讓學生進行英文填空,鍛煉學生的語法應用能力以及英語表達能力。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小組探討,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實踐交流是強化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最后,實施因材施教,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多樣化教學課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慕課的教學視頻形式,提高英語教學的針對性。特別是微課視頻,是以知識點為核心制作的教學素材。高校學生英語基礎具有很大差異性,并且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認知特點不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選擇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課堂教學后,學生仍然可以反復觀看。這可以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實用能力共同提升。[3]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已經得到廣泛運用。但是,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需要我們深入研究。教師可以通過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實現課程教學整合;以創新教學方法核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以多媒體教學優勢,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等策略,提升高校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