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
(吉林職業技師學院 吉林長春 130600)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達到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無論是網民數量,還是普及率,都較2018年有了顯著增長。以快手、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應用通過運用大數據測算途徑,牢牢抓住用戶關注點,受到了技工院校學生的青睞[1]。但同時,短視頻應用的快速普及和廣泛應用對技工院校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產生了巨大影響。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須運用好短視頻應用這個載體,開創工作新思路,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大眾通過短視頻應用可以高效、便捷地采集、編輯和發布信息。不必通過層層審核與篩選,每個人都可以即時發布信息,這降低了信息發布的技術門檻[2]。隨著短視頻應用的迅速推廣,大量用戶在短時間內迅速涌入,很多短視頻素材的拍攝、剪輯專業團隊也隨之入駐,發布的短視頻內容從最開始的歌曲、影視作品片段等,逐步擴展到新聞、體育、教育、商業、時政等各個方面。尤其是時政和教育領域的內容,信息采集發布時效性強,技工院校學生的點擊量提升較快。但這種操作的便捷性、內容的廣泛性也造成了短視頻應用的內容良莠不齊。很多短視頻為了吸引眼球,附加了刺激性的標題,甚至編造虛假內容。技工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價值觀尚處于塑造階段,無法甄別短視頻內容的質量與真偽。德育教育的效果受到了影響。
新媒體技術通過記錄用戶的瀏覽習慣、觀看時長等信息,進行大數據運算與分析,掌握每一位用戶的興趣與喜好,并根據數據,精準地為用戶推送內容,使每一位用戶在使用短視頻應用時看到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但是,短視頻應用缺乏對短視頻內容的審核與監管,泛娛樂化的信息成為主流,具有警示教育作用的素材較少。技工院校學生在瀏覽短視頻時,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宣泄了情感,很容易沉溺其中,影響到其學習狀態和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提高思想站位,轉變觀念,客觀看待短視頻應用的積極作用。短視頻應用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發揮短視頻應用操作便捷、互動性強的特點,增強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還要積極引導學生篩選信息,摒棄低級趣味的短視頻內容,在發現學生有沉迷現象時,要及時干預,給予引導,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學習與娛樂的時間。
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識短視頻應用給德育工作帶來的新機遇,用發展的眼光創新德育工作方式。技工院校可以利用短視頻應用平臺,適時組織開展短視頻作品大賽,樹立優秀學生榜樣,發掘先進典型事跡,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造德育教育新陣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由于短視頻素材采集、編輯和發布的簡便性,目前,市面上的短視頻應用中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盡管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在逐步完善,監管措施也在升級,但各個短視頻應用的內部審核機制不盡相同,標準也不統一,因此,應用中依然有很多博人眼球、制造噱頭的視頻內容。這些內容不斷傳播,散布低俗與虛假的信息,容易導致技工院校的學生走入誤區,形成價值觀方面的偏差[3]。技工院校宣傳部門、學生管理部門需要著重考慮短視頻應用的功能與作用,充分掌握短視頻的特點,與學校德育工作者通力配合,形成全員育人的工作氛圍,培養技工院校學生鑒別短視頻信息的能力。
技工院校傳統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的方式包括課堂講授、家長溝通、組織班會、學生走訪等。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短視頻應用的普及,這些原有的師生交流方式已經過時。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應該學習短視頻應用的使用方法,結合新媒體的特點與優勢,調整傳統的工作方式與方法,在工作中創新,在同學生溝通與交流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與引導,加強溝通的時效性,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在新媒體背景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的普及對技工院校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使得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廣大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到短視頻應用的特點及優勢,借助短視頻應用平臺,運用新媒體技術,創新德育教育工作方法,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