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紅
(靖江市團結初級中學 江蘇泰州 214524)
在“泰微課”教學中,教學視頻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內容。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課堂結構等選擇微課視頻[1],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延伸性,準確展示教學內容,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要改革初中數學教學形式,利用“泰微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
首先,初中數學給學生一種嚴肅、死板的形象,不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泰微課”的應用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教學的距離[2],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其喜聞樂見的教學視頻,從而緩解學生對數學的抵觸情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其次,新課改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泰微課”能夠使學生主動投入實踐活動,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高。
最后,“泰微課”的選擇要有層次性,符合初中生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需要整合教學資源,通過通俗易懂的內容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生數學能力有明顯的差異,即使教師制作了預習導學案,但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加上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生的預習效果普遍不好,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泰微課”能解決學生在預習環節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教學知識,增強了預習效果,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中,學生要預習多個知識點,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意義和必要性,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代入方式和應用方式,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利用“泰微課”,選擇適當的微課視頻,針對學生容易出錯或理解不了的知識,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另外,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能力強、學習好的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適當指導他們;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及時利用“泰微課”解決他們的預習難題,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預習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他們的課前預習效果。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泰微課”的教學模式能夠降低教學難度,減輕教師在教學中的壓力。初中數學知識比較復雜,有些內容難以表達,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教師可以利用“泰微課”講解教學內容,將相關的重難點融入教學視頻,讓學生通過反復觀看、理解視頻的方式自主學習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刻的內容,幫助學生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泰微課”展示帶有幾何圖形的郵票,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現,再利用“泰微課”組織學生開展互動探究活動,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圖,與組員討論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系,結合“泰微課”的內容探索勾股定理的形成過程,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泰微課”中融入生活化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勾股定理在經濟、數學中的運用和在生活中的應用方式,并為學生介紹中國古代在勾股定理方面的成就,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種方式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探究興趣,有利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復習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但初中生的學習任務較多,缺少鞏固、復習的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泰微課”培養學生復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利用“泰微課”制作數學知識結構圖,使學生系統了解數學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再為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鼓勵學生在課下觀看微課視頻,及時發現自身能力的不足,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反比例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泰微課”帶領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并讓他們觀看微課視頻,尋找自己的問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泰微課”是新課改和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產物,帶給了初中數學教學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教師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探索“泰微課”的應用方式,將“泰微課”與初中數學教學完美融合,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