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根
課堂氣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所呈現的一種心理狀態,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課堂氣氛是由教師決定的,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可以對課堂教學氣氛產生影響。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教態促進課堂氣氛
教態,指的是教師講課時情緒的外在表現,比如教學情緒、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透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透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在無形中構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能直接影響課堂氣氛。
教師的教態有先入為主的作用。當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教師的教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去應對學生,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精神面貌。
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用微笑應對學生。微笑是人際交流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能使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和諧。如果教師總是板著臉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就會讓學生感到壓抑,學習有緊張感,課堂氣氛變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2.多給予學生鼓勵。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教學也是如此,教師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之間的差異,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獲得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放下嚴厲的批評、呵責,多鼓勵、多表揚學生,發現他們學習中的閃光點,給予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的語言、表情,對學生的刺激就應是用心的,而不是消極的。
3.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鼓勵的目光。多用“好極了”“你真棒”等這樣的語言來鼓勵學生。教師還可獎勵學生小紅花、免做卡等物品,這樣讓課堂氣氛溫和,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學生就能不斷進取,對學習知識越來越感興趣。
二、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當今的孩子天性好玩,又很貪玩,對于游戲有極其強烈的興趣。陶行知先生曾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因此,教師應將學習與游戲結合起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他們就能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理解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教育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透過游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潛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于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
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游戲,要根據教學資料和學生的學習狀況來選取,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教學中,我們常采用的游戲大致有以下幾種:
1.找朋友。教師用卡片制作成相對的正反義詞、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一學生說:“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誰是我的好朋友。”與其他學生的卡片對上了就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錯了就說:“錯錯錯,趕快去找好朋友。”
2.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廣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學生分組去柜臺逛,比比誰的收獲多。游戲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桌上的識字材料,這個游戲既檢查了學生的課外識字狀況,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3.猜猜看。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謎語等。
三、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資料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制作“手抄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等寫下來,再配上一些畫,這樣既能使學生增加了記憶,又將學習轉換成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四、懸念引發課堂氣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唯恐一發而不可收,構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一聲不響地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理解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務必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能夠設置一些搞笑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用心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總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活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課堂氣氛不適宜,呈現消極、沉悶的局面,學生的思維感到壓抑,窒息智慧火花,沒有學習的熱情。反之,學生學習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發現和總結,相信這樣的教學能把孩子們引入學習的自由天地,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