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平

[摘要]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對宮腔鏡術患者圍術期并發癥的預防作用。 方法 選擇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宮腔鏡術患者60例,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以常規護理為主,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比較兩組圍術期發生的并發癥,統計兩組手術后下床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兩組術后1個月時性生活質量。 結果 觀察組發生術后出血、皮下氣腫、感染及水中毒等并發癥的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1個月,觀察組FSFI各分項和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針對宮腔鏡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預見性護理,能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恢復,提高術后性生活質量。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宮腔鏡;圍術期;并發癥;預防
[中圖分類號] R71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31-017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patients having undergone hysteroscop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a total of 60 patients having undergone hysteroscopy admitted to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inly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Th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the postoperative off-bed tim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sexual life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unted.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postoperative bleeding, subcutaneous emphysema, infection and water intoxi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off-bed activity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fter operation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1 m after operation, the FSFI item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for th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of hysteroscop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operative sexual life.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Hysteroscope; Perioperative period;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宮腔鏡檢查與治療是婦科臨床常見的一種診治方法[1],通過宮腔鏡置入宮腔內進行明視檢查與治療,具有微創、診斷效率高等優點[2]。宮腔鏡是目前針對子宮腔內相關疾病最有效的診斷與治療手段,其能清晰地觀察患者子宮腔內各種病變情況,并實施有效地治療[3]。采取宮腔鏡技術,能直接了解患者子宮腔內的病變情況,從而進行快速準確的檢驗、診斷與治療[4]。但宮腔鏡手術亦非絕對安全,術中應防止因操作不當導致的宮頸撕裂、術后出血、感染等,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子宮穿孔、輸卵管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為更好地提高宮腔鏡檢查治療的安全性,本研究主要探討預見性護理對宮腔鏡術后并發癥的預防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宮腔鏡術患者60例,納入標準[5]:所有入組者均以術前床表現、超聲檢查確診并擬定實施宮腔鏡手術,簽署手術同意書、入組同意書,且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年齡18~35歲,精神神經系統正常,均在全身麻醉下手術治療,排除標準[6]:合并惡性腫瘤、精神障礙、內分泌功能紊亂、入組前性功能障礙等。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18~35歲,平均(26.6±1.4)歲,宮腔鏡手術時間10~45 min,平均(16.4±1.6)min;婚育情況:已婚24例,未婚6例,已育22例,未育8例。對照組年齡18~35歲,平均(26.7±1.5)歲,宮腔鏡手術時間10~45 min,平均(16.5±1.5)min,婚育情況:已婚25例,未婚5例,已育23例,未育7例。兩組年齡、宮腔鏡手術時間、婚育情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以常規護理為主,主要進行疾病相關健康教育知識宣教、心理護理、一般護理、出院指導等,并對宮腔鏡術后患者強調做好生殖系統衛生護理的重要性。
1.2.2 觀察組 ?術前:針對患者對宮腔鏡檢查與治療可能存在的疑惑,詳細為患者及其家屬解釋進行宮腔鏡治療的意義,消除患者術前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并針對個體化患者進行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告知其進行宮腔鏡檢查與治療的安全性,有條件時進行術后患者現身說法,提高患者治療信心,促進護患、醫患關系更為和諧發展,確保患者穩定心態,協助完善術前準備,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中:在患者進入手術室(治療室)后為其開通靜脈通道,清點手術相關器械與用品,調試儀器與設備,備好液,協助患者擺放手術體位,做好術中空氣空氣栓塞的預防。術后:術后加強對患者呼吸、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觀察,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的前期表現,出現異常及時匯報醫師早期干預,針對全身麻醉者,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指導患者可于床上翻身與活動,并進食少量流質;同時告知患者保持陰道清潔與衛生的重要性,注意觀察陰道出血情況,并詳細記錄陰道出血量及顏色,并根據出血情況,告知醫師是否進行吸氧、補液等處理,針對術后可能出現的水中毒,重點關注患者有無胸悶、煩躁不安等,并適當限制水分攝入,必要時遵醫囑給與利尿藥物。針對可能的感染者,注意監測患者體溫變化,了解其有無頭痛、發熱、咳嗽等,一旦發生異常,及時匯報醫師,結合生化檢測結果積極處理。術后24 h則需加強對患者有無腹脹、腹痛等表現的觀察,協助患者床上翻身拍背,早期下床活動,囑患者家屬適當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圍術期發生的并發癥,統計兩組手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兩組術后1個月時性生活質量。并發癥包括術后出血、皮下氣腫、感染及水中毒等發生情況;性生活質量通過女性性生活質量標準指標量表(FSFI)[7]進行評估,通過電話或門診隨訪1個月,統計FSFI相關指標如性欲望、性興奮、性高潮、性交時陰道潤滑情況、性交痛,總分最高36分,得分越高提示女性性生活質量越理想。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術后出血、皮下氣腫、感染及水中毒等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圍術期下床活動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1個月隨訪性生活質量比較
術后1個月,觀察組FSFI各分項和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宮腔鏡檢查及其治療為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婦科微創診治手段,通過鏡頭直接置入子宮腔內對子宮腔內病變進行直觀觀察,從而提高診斷與治療效果[8]。宮腔鏡能直接的檢視患者子宮腔內病變情況,具有定位準備,更利于患者病變組織的取得,從而更為全面、及時、直觀、準確的對患者子宮腔內病變做出診斷。尤其在早期惡性病變診斷、輸卵通暢度檢查上均具有較理想的價值[9]。同時宮腔鏡下手術治療,還可針對子宮內膜、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縱隔、子宮宮腔內粘連以及子宮腔內異物等做到精確微創治療[10]。宮腔鏡手術雖為微創但仍有一定的手術相關并發癥,尤其是術后出血、感染等還將影響患者術后康復甚至影響其生活質量[11],所以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對提高宮腔鏡術患者手術安全性及治療效果均有重要價值。
本研究觀察組針對宮腔鏡手術患者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實施預見性護理,相對于常規護理,比較兩組出現的并發癥情況發現,觀察組發生術后出血、皮下氣腫、感染及水中毒等并發癥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證明實施針對宮腔鏡手術患者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實施預見性護理,能有效地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手術安全性。另外針對圍術期兩組下床活動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針對宮腔鏡手術患者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實施預見性護理,可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最后針對術后1個月隨訪性生活質量對比發現,術后1個月,觀察組FSFI各分項和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針對宮腔鏡手術患者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實施預見性護理,對提高患者術后性功能還具有一定價值[12-13]。
預見性護理其原則為積極預防,貫穿于圍術期各個時間段,針對可能出現的護理相關問題均需進行預防性干預,尤其針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預防與治療,對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價值[14-16]。宮腔鏡手術則是婦科針對子宮相關疾病最常見的治療手段[17],針對宮腔鏡手術患者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實施預見性護理,相對于常規護理,可通過對患者進行預見性的并發癥相關護理干預,給予患者更為周密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還可有效的規范患者認知行為與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結合有效的術前治療與術后護理,提高患者圍術期配合程度,從而獲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18-20]。
仲娟等[10]對于婦科宮腔鏡術后并發癥應用預見性護理防范,結果顯示,應用預見性護理的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8.18%,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49.09%,且住院時間與痊愈時間比對照組更短。有研究者研究中對于預見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以及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2.8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77%,且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林文英等[15]研究中對比預見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護理滿意度也比對照組更高。本文研究均與此一致。宮腔鏡具有直視下檢查微創以及操作簡單等優點,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宮腔鏡檢查,可以發現宮腔占位性病變。傳統的盲視操作診斷性刮宮術已經被宮腔鏡檢查基本取代。相比單純的超聲檢查,宮腔鏡診斷子宮畸形、宮腔粘連、息肉、黏膜下肌瘤等準確率更高。但宮腔鏡手術操作需要能量器械、宮腔壓力、膨宮介質,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引起國內外醫學的廣泛關注。加強宮腔鏡手術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對患者的恢復有重要的意義。臨床經驗總結,良好的護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療。預見性護理對患者圍術期加強護理,有效預防術前、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意外。護理人員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進行預見性護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提升對疾病和手術治療的認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加強預防各種并發癥,及時處理各種異常,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臨床醫師要了解宮腔鏡手術的各種并發癥,嚴格執行臨床指南,以及操作規范,掌握并發癥的高危因素,減少各種因素的影響。護理人員要提高護理技能,加強對并發癥的防治,降低并發癥的風險,注意早期發現、早期防治。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加快排氣,促進消化系統功能性恢復,鼓勵患者減少臥床休息時間,積極進行翻身或下床活動。術后注意會陰區域衛生,3周內禁止性生活。改善患者的情緒、態度,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針對宮腔鏡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預見性護理,能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恢復,提高術后性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田樹軒,李東東,孟躍進.高強度超聲聚焦聯合宮腔鏡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研究[J].臨床研究,2019, 27(6):16-17.
[2] 王巧燕.宮腔粘連合并不孕癥患者宮腔鏡術后應用延續性護理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5):2104-2105.
[3] 杜華.心理疏導與放松干預對宮腔鏡檢查患者VAS評分、心腦綜合征反應的改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9, 17(12):91-92.
[4] 萬愛紅.綜合護理干預對宮腔鏡下子宮黏膜下多發肌瘤活檢后雙極等離子選擇性切除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8):74-76.
[5] 王金蓮,廖小霞,曾秀平.支持性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手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8):97-100.
[6] 甄美清.優質護理理念在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1):171-172.
[7] 王艷妮,葛建英.手術室護理配合在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 4(11):155-157.
[8] 陸曉莉.觀察將手術室整體護理應用于行宮腔鏡檢查術患者對其主觀感受、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6):96.
[9] 李江寧,黃澤俊,李長寧.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6):128,131.
[10] 仲娟,鮑志麗,劉曉捷.預見性護理在防范婦科宮腔鏡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5):61-62.
[11] 劉瀟.吸入性燒傷氣管切開的預見性護理[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6):673-674.
[12] 楊靜,任玲,馬傳俠.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5):143-144.
[13] 劉麗,任允,張蘭玲.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7,38(8):910-911.
[14]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宮腔鏡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7):155-156.
[15] 林文英,吳世妹,莊敏.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3):55-57.
[16] 蘇寶珍,陳麗味,鄭婉玉.預見性護理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8,24(18):50-52.
[17] 于娜.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9,32(1):160-161.
[18] 陳碧珠,李水朝,黃莉紅. 批判思維下專科創新護理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7, 15(20):2478-2480.
[19] 溫小鮮,張偉強,陳曉梅,等.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輸精管結扎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5, 5(17):136-138.
[20] 孫立紅,王彩霞. 預見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效果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 21(12):149-150.
(收稿日期: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