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山
【摘要】讓課堂在“情”“境”渲染下群情激奮起來是我們永恒的追求。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和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且形象生動有價值的、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動態體驗,進而讓學生有非常高效的學習興趣。這就要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創設讓人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構建人人參與的教學場所,營造愉悅的、舒服的、平等的英語教學現場,讓“教”“學”合一。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英語教學中創建情境課堂,激活小學英語“教”和“學”的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情境課堂 融合發展 “教”“學”合一
一、利用語言描述引入情境
課堂是情境教學的第一現場,是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最理想的場所。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運用一些簡單便于理解的單詞和語句對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繪聲繪色地描述,如筆者在教學Lets chant《Three little monkeys》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情景,筆者一邊打開下載好的Three little monkeys和The rabbit的圖片,一邊播放歡快的勞動歌曲,開始了繪聲繪色的描述:“Thirty years ago,there was a beautiful forest.Many animals lived there.Look,there are three little monkeys.This is Little brown,this is Little Black,and this is Little orange.Oh,LOOK! Who is it?同學們邊看著畫面邊聽著筆者的描述,完全陶醉在筆者所創設的情境中。
二、利用實物巧設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實物具有很強的教學直觀性,通過真實的語言情境,加大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會自覺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小學階段絕大多數的單詞都具有很強的直觀形象性,一般表示的是具體的事物,相對應的實物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又依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這些詞匯非常適宜用直觀教學法。當講授餐具用品,如bowl、glass等時,筆者拿出一個碗說:“This is a bowl.”又拿著玻璃杯說:“This is a glass.”學生當時就知道bowl與glass分別指碗和玻璃杯。又如,講有關生日禮物的單詞時,筆者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禮物,然后出示balloon,candles,birthday cake,card的實物,帶領學生學習這些單詞,對于表現好的同學,將這些禮物作為獎品給他們,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利用動作、表情展現情境
體態語言也就是肢體語言運用的活靈活現地話,能很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teacher,driver,farmer,nurse,cook,doctor,worker,policeman這八個詞時,在課前準備好一Anne(或其他名字)的張全家福和表現teacher,driver,farmer,nurse,cook,doctor,worker,policeman職業的人物道具;上課時,筆者先拿著書作講課的動作,作開車的動作,做在田間勞動的動作,向學身邊演示邊說I am a teacher,I can teach. ABCDEFG.I am a driver,滴滴滴,滴滴滴。I can drive.I am a farmer,I can farm.嗨呦呦,嗨呦呦。接下來的活動中,筆者逐一出示道具并同時根據職業動作上的差異,筆者對每個相關的職業單詞都做出了有代表性的動作,和學生產生了共鳴,學生很快產生了興趣,投入到活動中學習這八個單詞。又如在教學hot和cold時,筆者把舌頭伸出來,同時右手不停在臉旁扇風暗示學生“Im hot.”在學生掌握了hot的讀音后,接著筆者用雙臂緊緊抱住自己,并說“Im cold.”學生一看便知cold的意思,最后讓學生和筆者一起Do and say,很快就掌握了這兩個單詞。
四、利用一些圖畫、簡筆畫烘托情境
簡筆畫和卡片在英語教學中是最直觀的道具,具有很好的直觀形象性,其最大的優點在于制作簡單,且便于操作,表達的意思也清晰明了,可以讓學生的視覺處于亢奮狀態,能夠很高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單詞big、small、short、long時,讓學生找出教室里一些相對應的實物,讓其探究“What is big”,“What is small”,等等。如此一來,每個學生就能依據身邊實實在在的事物理解詞意,把簡單的單詞學習融進了對實物的理解。但是存在許多制作比較費時教室里難以發現的教具,除了運用簡筆畫、剪紙板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讓其課前自制,讓學生運用紙箱、塑料泡沫、廢舊東西等物質自主創編一些制作精美的模型,包括bedroom、living room、TV、plane等,這樣學生就能夠靈活的掌握內容,非常好地激發了思維動機,把學習與操作很好地結合了起來。
五、用希沃教學軟件創設有趣情境
多媒體已經在教學中普遍化,深受教師們的青睞,它既讓那些抽象的內容可顯化,又讓一些深奧難懂的東西具體形象化,它最大的特點是:讓靜的東西動起來,繁瑣的實物簡化起來,難以逾越的鴻溝一步到位。況且小學生的特點是對感知到的、活靈活現地事物感興趣。所以,通過運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既節省了時間增大了容量,又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如教學What can I do foryou對話時,可以運用多媒體創設幾個這樣的場景:(1)一位女孩幫助一位盲人過馬路。(2)小明和媽媽到商場去買衣服。(3)李麗帶妹妹到超市買零食。通過直觀場景的感染,讓學生身臨其境,邊看邊說,不僅熟悉了What can I do foryou相對應的句子就是Can I help you?”跟重要的是知道了這句話該怎么用,什么時候用,用的時候該注意哪些。
筆者在教學lets sing 《come and see my family》這一課時,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Bob Smith,Ann Smith,Linda Smith的讀音,介紹這幾個人之間的關系和Smith家的Family Tree,對家庭成員的單詞進行了有趣的教學,最后播放并教唱了有關my family的歌曲。這樣的方式不僅寓教于樂,而且真實,信息量大,學生學起來也不會感到枯燥。
六、運用音樂(歌曲)伴隨深化情境
任何學生對音樂(歌曲)比較喜歡,在英語課本上大量出現了chat的訓練,我們可以把書本上的一些內容編輯成兒歌,詩歌、繞口令等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唱來強化記憶。比如,筆者在教學完open your mouth,close eyes,wash hands,touch the ear,raise my foot,wave my arm后,就通過多媒體上的視頻帶領大家學唱了《Heads,shoulders,knees and toes》這首歌,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而是把所學單詞詞組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七、利用表演體會情境
我們知道小學生天生比較活潑好動,特別喜歡表演,把展示自己作為榮耀。因此,我們在組織英語中的對話教學時,要依據學生已經掌握的重難點基礎上,多組織同桌伙伴之間或小組之間或喜歡的人之間進行對話或任務的表演展示。這種展示自信心的展示,是自我價值的展示,更是表達能力的一種培養。除此之外,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發展性的語言讓其展示,就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所學語言重點的基礎上,可以自發的結合以前學過的內容組織語言,圍繞這一對話的主題進行開放式、拓展性地自編對話或故事,大膽的發揮想象,不在乎語言的正誤和流暢,只在乎能夠表達出來就行。比如,在教學“I want…”句型時,筆者特意安排了這樣的場景:筆者鼓勵學生圍繞My dream和Go shopping這兩個話題進行運用“I want…”內容表演。學生的表演精彩紛呈,有的用唱腔的形式表演;有的用舞蹈的形式表演,邊跳舞蹈,邊津津樂道訴說著自己的夢想“I want to be a dancer,Everybody likes me,I want to change myself;有的同學在Go shopping這個大情景下,運用“I want…”自編英語對話,自己親身感知語言材料,說出要挑選的東西。這樣讓學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建情境課堂有其不可估量的價值意義。要想創建高效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就要從英語教學的特點出發,廣泛大量營造形象、逼真、愉悅的英語教學氛圍,更多地就地取材創建一些情境或借助其他設備制作一些情景,讓課堂活起來、靈動起來。但不管使用哪種情境創建的課堂,我們必須要把握住以學生為本和以學生為中心這個前提,以“情”“境”教學為主,讓孩子有意義且快樂地學習,進而讓課堂高效起來。
參考文獻:
[1]何曉鴿.談多媒體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利與弊[J].中學課程指導研究,2018,(07) :55.
[2]王位甘.積極創設語言環境 促進英語教學[J].空中英語教室,2011,(01) :88.
[3]趙潔.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學生自主學習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19,(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