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指出要通過英語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思維。為了實現英語閱讀教學應有的意義,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文章基于對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基礎上,提出更新英語閱讀教育理念和創新教學方法(引入情景體驗教學自主教學和小組教學),結合語境進行猜詞的教學方式,來構建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發揮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交際與溝通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中國英語教學逐步從“應試英語”到“交際英語”轉變。新課標指出要注重,通過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增加學生對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文化了解程度。為了發揮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促進作用,在實踐教學中,初中英語老師要注重構建英語閱讀有效教學模式。
二、 目前初中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落后,不注重文化傳播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教學意義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更在于通過英語學習讓學生了解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文化,開闊學生視野、擴大學生格局。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目前中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以老師灌輸式教育為主,忽略了學生主觀能動性,老師更多是將生詞、詞組、語法等知識講解給學生,學生只需要將老師所講述的知識死記硬背即可,忽視了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參與度提高,不能很好地發揮英語閱讀教學應有的傳播文化的作用。
(二)注重應試能力培養,教學方式單一
英語作為中國初中階段重要課程,在中招考試中占比較重。目前中國初中階段英語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語法、句型等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老師更注重提高學生對英語句型和語法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而且目前中國初中閱讀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很好地利用英語教學環境培養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猜詞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 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
為了實現英語閱讀課堂的有效性,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應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要從學生角度審視課堂知識,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
為了提高課堂授課效率,老師要合理布局課堂時間,注重把控課堂氛圍。目前中國初中階段一節課時長一般是45分鐘。英語閱讀課堂上,老師要注重對整個課堂氛圍以及教學節奏的把控。當發現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開始出現懶散、精神不集中、與其他同學交頭接耳等現象時,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方法,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比如可以在課堂上穿插“你說我猜”“英漢互譯”等類型的互動式小游戲,活躍課堂氣氛,調整學生狀態。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性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收獲更多知識和文化,為此可以在課堂中引入情景體驗式教學、自主學習教學和分組學習教學,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參與度。
1. 情境體驗式教學
情境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老師以課本教材為中心,同時兼顧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情況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創設特定情景來進行閱讀教材內容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主動地吸收相關的英語語法、句型等知識要點,同時能夠具備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情景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從繁忙的學習中得到短暫的放松,緩解初中生的學習壓力。
在英語閱讀課堂上,老師可以運用情境體驗式教學中的實物教學、場景游戲、角色扮演等具體方式。這些教學方式讓英語課本中詞語、句型和語法等知識點以更加直觀和形象的方式被學生所接受,讓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簡單,讓學生在娛樂中掌握英語考試要點,同時了解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語言文化。這種教學方法注重讓學生從根本去理解英語專有表達方式的含義,而不是采用死記硬背的形式。
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6 “I'm watching TV”一文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學習語法是現在進行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準確地掌握這一語法結構,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情境進行對話練習,如有一組學生可以把場景設置為在超市購物的時候遇到好友時,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并且在對話中可以融合前面所學習到的知識——“How much”“where”等,通過詢問彼此正在做什么,提高學生對現在進行時的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
2. 自主學習模式
自主學習方式主要指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的自我英語學習能力認知為基礎,讓學生結合學期英語學習目標和計劃,制訂適合自己的階段性英語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為了更好地完成學習計劃,學生要結合實際情況勤于老師進行溝通,對于不能及時完成的計劃及時做出調整。自主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相關,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擔當,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為了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內容的理解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不能只依靠教師的灌輸式教育,更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自主學習模式的運用需要學校、老師和學生三個方面的配合。同個三者合力作用,實現自主學習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作用,幫助出重傷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作為學校,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要注重對教師的再教育,通過與其他學校同年級英語老師的交流,更新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學校應該賦予老師更多的權利,在學期目標完成的前提下,使老師能夠更加自由地創設課堂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授課質量,創新授課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
作為教師,由于初中階段部分老師并不具備海外留學背景,對國外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不足,因此在課堂中難免會出現講錯或者漏講的情況。為了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英語老師要注重自我的在學習。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渠道了解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文化,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學校網絡資源,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并在理論水平提升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實際上課質量。通過老師自我提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修正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
作為學生,為了使自己制訂的計劃與目標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一方面學生要對自己的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有足夠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要注重通過學校數據庫、網絡信息技術等渠道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同時,要注重與英語老師溝通,發現自我英語學習計劃的不足,更新計劃,從而更好地完成英語學習學期目標。
3. 分組學習模式
分組學習方式是指根據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課堂知識吸收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在生生交流中獲取知識。分組學習方式通過同學們之間的互幫互助,提高英語課堂的學習效率。
首先,在課程開始前,利用分組學習進行初中英語課程預習。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老師可以在上節課結束的時候根據本節課的掌握情況進行分組,按照學習情況進行差異化分組,實行成績優秀的學生與成績差生相混合分組的方式,以優生帶動差生,提高其預習質量。
其次,在課堂上利用分組學習活躍課堂氣氛。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用其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為了讓學生擁有準確的發音和聽力能力,考試要為學生營造敢于表達的英語課堂氛圍,這既要求老師通過有趣的場景讓學生不怕出錯,敢于張口,同時為了起到應有的效果老師要注重細節。
再次,在課外學習時,利用分組學習鞏固課堂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后復習主動性,老師可以講分組學習與當今的互聯網技術相融合,共同用于初中英語復述教學,提高學生的在創造能力。
(三)注重單詞猜詞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習慣
英語單詞、詞組的涵義與所在的句子、段落和整體文章中心思想具有一定的關系。在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往往是先讓學生預習,找出課文中的生詞,然后直接告訴學生單詞的意思,再由老師對文章內容進行詳細講解。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內容讓學生記住單詞的意思,但是缺乏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環節。針對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入語境理論。
語境理論提出英語詞匯的具體意思與閱讀材料整體上下文的環境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學生可以根據整體內容,對生詞進行“猜詞”。基于語境理論的英語單詞“猜詞”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開發學生大腦。
例1:Do not run around because the floors may be slippery.
在這句話中slippery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在學習前老師可以讓學生猜一猜它的意思。因為前面有“不要在地板周圍跑來跑去”,老師可以出“平坦的、濕滑的、狹窄的、冰涼的”幾個選項,當學生一一將這些詞語帶入,很容易得出slippery是“濕滑的”意思,在這個過程不僅強化了學生對生詞含義的記憶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 小結
英語作為一門應用性強的語言類學科,要發揮英語閱讀豐富學生知識面、拓展學生思維的作用,就要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通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更新,實現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在課堂開始前,老師要注重學生對教材的預習。課堂結束后,老師要注重布置課后作業,進行相關知識點的鞏固與拓展。通過課前預習—課中教學活動創設—課后復習三個環節來提高學生對課本知識點的掌握量,以此循環往返,會使學生對整個初中階段的知識點掌握得比較扎實。
參考文獻:
[1]王婉楠.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0(83):87-88.
[2]鐘曉慧.深度學習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中學生英語,2020(40):20.
[3]劉宏芳.淺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相關問題與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40):33.
作者簡介:蘇建倉,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臥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