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余娟
【摘要】翻轉課堂〖HJ1.6mm〗作為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為小學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運用,需要以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小學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保證教學質量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 小學信息? 應用
在教學改革相關戰略指導下,翻轉課堂作為新型教學模式中的一種,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翻轉課堂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以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小學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保證教學質量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價值。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原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翻轉課堂,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的發展,如何充分發揮出翻轉課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成為重要研究課題。
一、翻轉課堂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
翻轉課堂的最大特點主要是改變原來的主要由老師當面講授的課堂模式,是以信息化的教學設備為媒介手段,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中心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翻轉之初正是翻轉了傳統教學中的課內課外的學習活動。另外,也翻轉了原來教學活動中的教學任務。可以讓學生通過翻轉課堂,能有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形式。
在教育教學改革措施全面落實的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滿足新時期社會對于綜合素質性人才的需求,教師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做出改變,進而促進小學生信息技術綜合素養的提升。而翻轉課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推行,與現階段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理念相符合。綜合分析來看,在該教學模式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性格特征以及信息技術基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從而導致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容易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問題。如何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喪失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通過針對性設置教學活動,配合微課、多媒體教學等方式,可以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學習動機中可謂說學生學習是“脊梁骨”,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在現如今很多小學生壓根不會主動去學習;部分小學生在學習中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從不主動去獲取知識,更不會主動思考、理解知識點的具體含義,需要教師催促才會開始學習。翻轉課堂從教學的形式到內容,都是嶄新的教學形式,視頻,音頻,圖片等形象直觀的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信息技術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同時還有很多需要實際操作的教學內容。對于部分較難的知識點,想要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需要突破課堂時間的限制。借助微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自主學習。同時,科學設計導學案,有利于在完成課堂導入的基礎上,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第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配合微課等互動教學形式,實現對學生的針對性指導。在全面掌握學生性格特點以及信息技術基礎的同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給予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的尊重,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與自主探究空間,從而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學習技能的提升。
二、翻轉課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學生的學習方式的選擇,直接 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的班級授課制,老師 面對正在學習的學生,就有可能激起老師的教學熱情和教學靈感。但由于學生和學?;顒拥脑颍械臅r候學生沒有辦法直接參加課堂學習,翻轉課題的出現和信息技術的普及和運用,解決了學生不能直接參加課堂學習的年難題,翻轉課堂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再現課堂教學的場面。讓學生有了直接面對老師學習的可能。
(一)保證信息技術教學與生活元素的結合
信息技術教育課堂是小學生開始接觸信息技術的重要課程,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下一階段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考慮到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對于部分知識點難以理解。針對〖HJ1.4mm〗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時,合理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以此來拉近學生與信息技術之間的距離。
比如,在進行“電子表格”相關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引入學生熟悉的成績單排名,借此指導學生完成對電子表格操作及利用相關技能的熟練掌握。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份人員名單及其各科成績,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其實施排序。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有利于小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知識的實用性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二)增加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時,教師應該避免用整節課的時間來講解理論知識,需要注意對理論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的結合。當完成第一部分的理論分析后,建議設置一些應用習題,通過隨堂練習的方面,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知識點,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情況,方便對后續的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除此之外,在合理安排理論知識講解與隨堂練習的時間比例的基礎上,還應該注意保證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趣味性的微課內容,借此誘發學生的趣味認知,將學生熟悉和喜愛的元素作為導學,有利于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教學情境中。
(三)合理設置活動促進教學互動
對比分析來看,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對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更為重視。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針對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征,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活動,促進課堂教學互動交流,以達到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和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目的。教師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保證教學活動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比如,在信息技術中使用基本的電腦游戲不失為一個好的計策,常用的金山打字通、青蛙過河以及打地鼠等小游戲,可以幫助學生練習打字速度。除了考慮活動的精彩程度外,獎勵政策更是不能缺少的。精神的鼓勵固然重要,但有時候物質的獎勵也很重要。以《大海撈針也不是很難呀》這節課為例,結合網絡搜索相關內容,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課堂互動小活動。舉行“誰是最佳的搜索小能手”比賽,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快速搜索互聯網相關內容,看看誰找到最多、最快。對于表現好的學生,可以進行小紅花獎勵。學生可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積攢小紅花,最后到教師那兌換自己喜歡的本子、筆等小獎品。
(四)靈活應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
現階段,大部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多媒體等先進教學工具的使用率相對較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水平的提升,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也應該提高對多種信息教學手段應用的重視。靈活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不僅可以輔助教師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豐富翻轉課堂內容和創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形式等方面,其作用優勢同樣不容小覷。
例如,在翻轉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課件,將抽象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通過動畫講解的方式呈現到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更直觀、更輕松地理解教學重難點,保證學習效率。
(五)注重理論教學搭配實操練習
對于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課本上的知識往往是刻板而無味的,同時對于知識的理解難度也相對解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理論教學與實操練習兩者之間的合理搭配,避免出現掌握理論知識卻不知計算機怎樣運轉等問題的出現,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以及消化信息技術知識。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綜合分析教學內容,以某一章節的教學重難點為核心,借助計算機制定科學的實操項目內容,組織學生在機房上機練習,嚴格遵循“邊教邊學,邊學邊練”。
此外,與其它階段的教學目標相比,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大多是引導學生認識計算機,對其有個大致的了解,所以大部分教師會忽視對學生的實踐上機練習。但是,只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機器的運行,才能使學生對其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更加直觀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強大,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實操練習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性設置實操項目。比如,在“收發電子郵件”相關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發一封郵件,也可以發給教師,借此完成對知識的練習和鞏固。
三、總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小學重要學科之一,如何提升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一直是各方關注的重點課題。對此,在具體的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中,應該注意保證信息技術教學與生活元素的結合、增加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合理設置活動促進教學互動、靈活應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以及注重理論教學搭配實操練習。只有切實將翻轉課堂教育理念與信息技術教學目標進行有機結合,才能實現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黃強.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的實施[J].教育信息技術,2014,(05).
[2]劉愛華,劉勇兵,劉建峰.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設計與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23).
[3]陳俊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