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華
(福建省龍巖東山小學,福建龍巖 364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與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當前創新教學模式尤為重要。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符合當前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也符合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特征,有助于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生活化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將生活資源應用到教學中,能為學生營造多樣的教學環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將生活化的資源和數學教學緊密結合,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從而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探究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1]。
1.目標和生活相偏離
從小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來看,其教學目標的設置和學生的生活沒有緊密聯系起來。所制定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對學生知識掌握及解題能力的強化,旨在讓學生獲得高分,沒有真正地從學生情感的培養及能動性的培養角度出發,也沒有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失去了生活化教學的根本意義[2]。
2.方法應用與生活聯系不緊密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沒有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采取更為有效的方法,也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提出有效的問題,無法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3.數學教學泛生活化
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內容上比較注重邏輯性及科學性,而和學生的生活聯系性不強,同時也存在著過度生活化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的內容過于理論化,無法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
1.教學觀念的影響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誤區,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教學觀念沒有及時轉變,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不足等,都是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誤區產生的原因[3]。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實施后教師沒有及時轉變這一教學觀念,因此導致生活化教學的誤區產生。
2.教學準備的影響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好準備工作,對數學教材進行仔細分析,了解整體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來實施生活化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4]。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對教材的分析并不透徹,沒有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加上教師的教學壓力比較大,沒有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從而導致生活化教學的誤區產生。
1.注重生活化教學目標的優化設計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教學目標的設計,這是提高生活化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目標的設計就要將特定的教育價值取向明確化,并能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提升生活化教學效率。教學目標設計需要和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經驗和生活現實問題緊密聯系起來,從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注重生活化教學方法的科學應用
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教師科學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5]。數學知識的學習內容并不能局限在教材上,生活也是學生學習的對象,教師要科學運用各種條件為學生創設情境,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填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最強大腦》中選手盲填“數獨”的內容,然后和學生一起來玩這個游戲,看看誰能夠準確快速地填完下面的表格(見圖1)。教師為學生制訂規則,在視頻導入的方式下,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體驗填寫的過程,并將學生帶入數學學習的氛圍當中。

圖1 填數游戲
3.挖掘生活化教學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從教材中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加以應用,以促進學生高效地學習。同時,教師還要運用生活化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獲得數學生活化以及生活數學化活動經驗,讓其從知識中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學會運用數學知識[6]。
例如,在講授圖形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常見的實例讓學生觀察,如扇子、書本、皮球等,讓學生對扇形、長方形、圓形等幾何圖形有明確的認識,這樣從直觀到抽象,幫助學生體驗圖形就在生活當中,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創設將知識應用生活的情境,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