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優勢,轉變傳統教學和評價思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文章立足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實踐,首先簡要概述了信息技術和初中語文教學整合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日常教學經驗,從口語交際教學、閱讀教學、作文寫作教學以及優化作業盲點四個角度具體分析了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應用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教學整合
一、 引言
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借助海量的線上教學資源和語音軟件,實現生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可以實現與校外專家和學習伙伴之間的廣泛交流,提供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借助豐富的線上閱讀素材,拓寬學生閱讀學習視野,使閱讀過程中的案例更加的有效,貼合學生學習發展邏輯規律,提升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在作文寫作中的有效整合則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凸顯現代化教學的優勢,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在優化作業設計和突破盲點方面,則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為學生建立對應的學習檔案,將學生日常作業錯題以及薄弱點進行分析和歸納,為教師設計針對性教學策略提供參考。
二、 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的意義
在語文新課程教學標準中就明確指出:“初中語文教學要根據學科特點,配備一定數量的現代化教育輔助器材,有條件的學校可積極利用網絡資源,裝備視聽教室、語音實驗室、多媒體教師等,語文教師應努力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由此可見,在日常教學實踐活動中,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教學進行充分的整合對于教學改革和創新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首先來說,對于教師教學而言,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豐富傳統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傳統形式下的語文課程教學大多都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完成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參與和互動,自主學習能力與參與意識薄弱。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教學課件、導入相關課外知識等形式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在置身真實的學習場景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被充分激發出來,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過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系統的掌握學生的作業反饋情況,從而設計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優化課程教學質量。其次,對于學生學習而言,可以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利用信息技術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習視野,提高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關聯相應的知識點模塊,實現查缺補漏與針對性學習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學習活動的有效性與自主性。
三、 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應用
(一)信息技術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整合應用
口語交際是學生初中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包含了學生在學習和人際活動中觀察、聆聽、表達以及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培養。一般情況下,口語交際的教學活動都是在特定的環境或者主題下圍繞某一主題而展開的學習活動。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創設具體的話題情境,吸引學生在真實的學習場景中積極地參與并發表自己的看大,達到口語交際實踐應用和教學的目的。例如,在以《保護有益動物》為主題的口語交際實踐互動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為學生播放動物在森林中嬉戲的場景,看著各種動物在森林中和諧相處學生不僅會感嘆大自然與動物之間的這種和諧之美。然后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展示捕獵者掠殺動物的場景,利用圖片和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種強烈的視覺沖擊下學生的心靈也會受到極大的震撼。然后順勢教師就可以拋出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在學生你來我往的唇槍舌戰中調動學生的表達積極性,在聽、說、議的交流碰撞中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在積極地參與實踐中增強口語交際的能力,同時升華課題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動物的意識。
(二)信息技術在閱讀教學中的整合應用
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閱讀教學是學生豐富學生視野,提高文學素養的主要途徑之一。在現代化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將信息技術和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進行有機的整合可以有效突破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讓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精髓和現代化教學策略深度的融合,從而探究創新出一種高效、新穎的閱讀教學模式,優化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提升閱讀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整合教學實踐活動正迎合了“大語文”教育的觀念,在實際教學應用中既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同時也可以帶動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首先來說,在應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打破了傳統閱讀學習單一文本語言的內容限制,可以將學生的閱讀視野延伸至文外語言、圖片以及相關的圖像內容之上,拓寬了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視野,實現了課內教學和課外互動滲透的相互結合。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閱讀學習氛圍,進一步增強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加快學生進入文本獲取知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名著研讀網站線上資源,將學生閱讀視野發散至課外途徑,借助線上互動的形式引導學生交流閱讀心得,實現閱讀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溝通和交流,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增強閱讀教學的時效性和質量。例如,在《西游記》的課外閱讀活動中,就可以借助線上閱讀資源,從專家學者的研究論文、電視劇劇本以及關于西游記的精彩帖子和文化資料入手,多元化、多角度的對閱讀對象進行賞析,在與其他同學交流閱讀心得的互動學習過程中深入理解閱讀對象的內涵及滲透的情感。
(三)信息技術在作文寫作中的整合應用
作文寫作教學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直接體現方式,對于學生生活素材的積累以及語言輸出運用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作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應用可以為學生真實地再現寫作對象的內容,便于學生更加細致地進行觀察的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架構寫作思路,增強學生寫作體驗。例如,在指導學生以《初中生活的趣事》為主題的作文實踐練習中,教師就可以將記錄學生參加拔河比賽的片段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播放出來。在視頻的片段中學生不僅能夠真實的感受到當時的活動情境,同時可以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觀察到參與比賽活動時忽略的細節,例如自己的表情、同學的表情以及現場的氣氛等。在有了這些細節性的場景內容之后,加上學生真實的情感,作文寫作也就會變得水到渠成。除此之外,在作文寫作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保障寫作質量的重要因素。新課程教學標準中也曾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大膽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而這些大膽的想象和創造都是建立在細致的觀察基礎之上的。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觀察目標的能力普遍較差,對事物的觀察往往是沒有目的的無序觀察。這種走馬觀花式的觀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借助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教師可以就某一具體事物為例,指導學生按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進行觀察和思考,從具體的物體或者事件出發,抽象出深層的含義以及自己的獨特感受,而這些內容則是作文寫作的真實情感流露,對于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有著關鍵的促進作用。
(四)信息技術在優化教學設計和突破作業盲點中的整合應用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和學習反饋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策略,從而有效保障各種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基于此,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情況建立相應的學習成長檔案,從而在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的同時又能夠關注到個體的發展情況,真正將因材施教原則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教師很難系統地分析出每個學生的表現情況以及知識薄弱點。借助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策略,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輔助設施精準地掌握學生日常作業情況以及考試薄弱環節,從而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點盲區有一個系統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大多數學生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地講授強化,對于個別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則實施個性化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活動中逐步攻克學習難點與知識盲點,提高整體教學水平。例如,在口語交際聯系活動中對于學生口語表達不暢或者思路不清的學生可以布置層次性的練習活動,提高口語練習的針對性;閱讀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閱讀學習的數據信息,按照閱讀效率以及閱讀質量作為參考對學生閱讀學習活動進行分析,同時建立信息庫讓學生共享學習。在明確學生閱讀學習的薄弱點以后利用利用學習平臺或系統為學生推薦優秀的學習站點,指導學生能夠明確閱讀學習中的生長點,提高閱讀鞏固的針對性;作文寫作批改則可以利用學習系統或者平臺選擇出學生優秀的文章或者典型的錯誤問題發送至學生終端,讓學生在共同參與和學習中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在基于信息技術的環境的作文批改不僅下有利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修改以及教師評析完及時修改,同時更有利于學生養成什么時候有“靈感”什么時候修改的習慣,轉變傳統單一作業評價的弊端。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建立對應的錯題庫,幫助學生總結日常學習的易錯點與難點。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為教學策略的優化和完善提供了真實的學情基礎,同時還有助于學校構建特色的校本教育資源,提高整體語文課程教育質量。
四、 總結
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將信息技術和日常教學進行充分地融合不僅可以促進教師教學策略的創新和完善程度,同時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輔助針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建立學情檔案,精準分析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盲點,從而為后續教學活動的完善提供參考,確保各項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最大化信息技術價值,為學生語文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琳.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應用[J].語文建設,2016(24):21-22.
[2]祝桂興.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整合初探[J].教育評論,2016(3):140-143.
[3]孫海江.基于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實踐分析[J].新課程,2019(9):100.
作者簡介:
羅燕,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