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紅芹 譚青才 陳育新

摘 要:頂崗實習是職業學校學生提升職業能力的重要環節。由于部分學校及實習單位對頂崗實習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管理不到位,會造成頂崗實習質量下降等共性問題,有的還會出現學生實習待遇、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問題,對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不利。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提出,學校與實習單位相互配合,加強合作,強化共同管理、聯合培養策略,以期切實保障實習學生的權益,是搞好頂崗實習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 學生? ? 頂崗實習? ? 質量管控? ? 權益保障
頂崗實習是職業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確定的重要教學環節,其教學進程通常安排在完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課程實驗實訓、專業技能綜合實訓教學以后,由學校組織學生到用人單位相同或相近工作崗位進行實習。實習內容為熟悉企業文化、了解工作流程、頂替職工完成規定的崗位工作任務,是預就業學生職業素質養成階段,也是校企聯合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模式。學校與實習單位通過指導教師及企業師傅對實習學生認真負責的指導與技能訓練、加強對頂崗實習學生的共同管理、考核評價,切實保障學生的實習權益,對搞好頂崗實習工作意義重大。
一、頂崗實習工作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當今許多單位的頂崗實習效果來看,由于一些學校、實習單位重視不夠與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頂崗實習出現很多質量下降等共性問題,有的還出現了學生實習待遇、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問題,主要表現形式如下。
(一)部分職業學校對頂崗實習工作重視不夠
部分學校在安排頂崗實習工作時,一是對實習單位的選擇把關不嚴,出現單位承接實習工作的能力不夠、崗位需求與學生專業不匹配的情況等。二是頂崗實習安排過于簡單,通常采取大型招聘會、雙選會等方式,組織一批企業來學校招聘,學生與企業雙向確定意向后去企業實習,造成實習單位多、實習生分散等情況,學校無法全面掌握企業情況等問題,這些均不利于實習管理。三是以就業代替頂崗實習傾向明顯,事實上許多學校通過招聘會、雙選會等方式進行實習安排后,一般沒有再做進一步的就業安排,企業也是以就業目的招收實習生,學生離開原有實習單位、自由確定就業單位成為常態。四是實習管理流于形式,由于學生分散、企業情況不清楚等原因,指導教師無法駐廠,只能實行長臂管理,管理難以到位,效果無法保障。
(二)部分實習單位對頂崗實習工作保障不力
部分實習單位在接收學生實習時,通常以解決用工需求為目標。一是單位一般難以在某一時間為學校集中安置同一專業的批量學生,從而出現許多學生的崗位與專業不匹配,實習內容與專業能力要求有很大差距;二是沒有一對一或一對多地安排企業技術技能師傅指導學生頂崗實習,造成學生通過實習提升動手能力及職業素質的難度加大;三是有些企業將頂崗實習學生定位于臨時工,缺乏對學生后續培養的相應安排,無法為學生能力提升及職業規劃提供有效幫助。
(三)部分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流于形式
部分職業學校與實習單位有校企合作協議、有實習要求,但合作意識不強,沒有開展深層次合作,實習工作保障措施不力,沒有認真完成對實習學生的指導及跟蹤管理、評價與考核,無法形成聯合培養學生合力。在頂崗實習工作中,企業學校的投入均不足。企業以用工需求為目標,投入的是招人的成本及基本保障學生實習的薪酬等,對學生成長規劃的投入很少;學校以學生找到實習崗位為目標,投入的一般也只是外出管理實習的指導教師薪酬及選擇用人單位的一些支出等,雙方對實習過程中的管理投入基本空缺,在如何提高培養質量的機制建設和人員合作、項目合作上沒有進行較大的投入。缺投入、缺管理人、缺機制是目前頂崗實習的共性問題。
(四)部分學生存在認知偏差及適應能力差等問題
部分學生覺得頂崗實習可有可無,從一開始就沒有認真完成實習任務的想法;少數學生不能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長選擇適合的崗位,總是想選擇社會時髦的崗位,與所學專業毫無關聯,人為增加實習的難度;有的學生不能很好適地應企業工作環境與要求,不能從自身找原因,不能站在鍛煉的角度克服困難,有畏難情緒,出現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或直接離職的情況,這也是影響頂崗實習總體質量的重要原因。
二、學生頂崗實習質量管控的措施
各地、各學校應該認真執行五部委聯合頒發的《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規定》相關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應建立健全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加強監督與協調;學校與實習單位共同做好頂崗實習的基礎管理工作,保證實習工作健康、安全、有序地開展。
(一)學校重視頂崗實習工作實施是關鍵
職業學校應將頂崗實習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編入教學計劃,嚴格實施,學校應十分重視頂崗實習工作,發揮關鍵作用。應認真選取實習單位、確定實習崗位、審定實習名單,選派專業功底好、責任心強的實習指導教師,要求企業落實國家規定和協議約定的相關責任、義務等,協助企業加強學生實習管理、協調處理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共同做好實習效果評價工作。
(二)學校選好頂崗實習單位是重點
國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相關政策,為學校與企(事)業單位開展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操作指導,各職業學校要選擇一些信譽好、專業背景深厚、管理規范的企事業單位開展校企合作,從多個維度開展合作。好的做法是:學校與企事業單位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從教師下企業實踐、骨干教師到企業參與技術攻關與科技創新、學生實習就業等多個維度開展合作。對安置學生實習的單位,要簽訂學校、企業、學生頂崗實習三方協議,在協議中具體明確學生實習時間、實習崗位、實習待遇、實習指導教師、企業實習師傅及頂崗實習評價、學生權益保護等一系列事宜,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建立師徒關系,保障實習工作落地生根。選擇頂崗實習單位的先后順序為:優先選擇校企合作單位,其次選擇專業對口度高、在行業有影響力的單位,最后選擇本地的專業相關企業。
(三)強化頂崗實習過程管理是核心
頂崗實習的管理,有別于學生在校的日常管理。管理的主體分別是學校和企業兩個管理主體;學生的身份變成了學生和準員工的雙重身份;管理的方式包含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模式和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兩種模式;考核的內容既有頂崗崗位工作量的完成情況,也包括實習報告、實習總結等方面的情況。搞好頂崗實習工作的管理難度大于日常教學管理。強化過程管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加強頂崗實習基礎性準備工作
一是學校、企業利用好教育行政部門建立的各地學生頂崗實習服務平臺,通過多種方式,為學生頂崗實習提供多樣化信息服務,這是前期基礎性工作。二是學校應完善頂崗實習機制,學校層面建立頂崗實習管理機構,協調全校頂崗實習工作;二級學院(系)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包括實習單位確定,實習任務分配,實習過程管理、評價考核等工作。實習指導教師應當建立實習日記,定期登記、檢查學生的實習情況,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確保實習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三是學校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頂崗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加強過程管理,做好頂崗實習材料歸檔工作。四是加強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建設。分專業(群)制定頂崗實習標準、與企業聯合制訂頂崗實習管理、評價考核辦法。五是建立責任追究體系,按照學生,指導教師、企業師傅職責,二級學院職責,學校、企業職責,明確獎懲辦法,確保頂崗實習效果。
2.強化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評價
一是開展“雙培訓”,校企從政治安全高度加強對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職業素養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開展勞動安全法規、崗位安全操作技能要求的培訓工作,警示預防事故的發生。二是配置“雙導師”,企業師傅與學生形成師徒關系、學校指導老師協助企業日常管理,通過強化專業技能指導和職業素養指導,使學生認同其實習期間的“學生” “準員工”雙重身份,快速適應實習崗位,順利完成實習目標及崗位工作任務。三是實行“雙考核”,企業重點考核學生崗位任務完成情況、遵守勞動紀律情況,學校重點考核學生遵守實習管理相關規定及專業技能提升情況;雙方根據各自的考核意見,對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做出綜合考核評價。四是對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認知偏差不想實習的、紀律性不強的、崗位學習能力有差距的學生,強化個別教育指導,及時糾正其思想偏差,補強其崗位適應能力,爭取不讓一個實習生掉隊。
三、學生權益保障工作需要加強
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權益應該得到保障,權益保障的重點是薪酬保障和安全保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落實。
(一)實習單位的選擇
學校應選擇有獨立法人資格、有較高社會信譽、依法經營的實習單位。實習單位提供的實習崗位應與學生所學專業對應的崗位相同或相近。
(二)簽訂三方協議
實習前,應簽訂實習單位、學校、學生頂崗實習三方協議,明確各自權利和義務,協議中應特別對學生薪酬的標準及支付方式予以明確。實習中,企業應及時按月支付學生實習報酬;學生對實習所得報酬存在異議的,企業勞資應及時做出解釋;產生糾紛時,及時報勞動仲裁等相關部門處理。
(三)強化頂崗實習安全管理
學校和實習單位要聯合建立頂崗實習安全保障組織;要在實習前加強安全教育、做好崗前安全培訓,培養學生的安全生產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安全管理責任人;要做到操作規程上墻,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到位,切實保障安全生產與人身安全;學校和企業應為學生購買實習責任保險、意外傷害險、工傷保險等險種,為安全事故處理提供暢通渠道,保障學生在不幸受到傷害時得到及時的醫治和合理的賠償。
(四)及時合理地處理傷害事故
當頂崗實習期間發生學生傷害事故時,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處理。按照傷害程度不同做出相應賠償,不能出現拖延、不賠、少賠等情況,同時要按政策規定,妥善處理好受傷害學生的后續事宜。
四、結論
頂崗實習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對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意義重大。學校、實習單位應認真落實《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深化產教融合,加大頂崗實習工作的投入,改變以頂崗實習代替就業安置的思想,強化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和聯合培養,切實保障學生的權益,保證頂崗實習工作有序、良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曾理.論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人身傷害事故的法律問題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5(Z1).
[2]彭秀英.在校實習生人身意外傷害的法律救濟[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3.
(作者單位:顏紅芹、陳育新,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陳育新,香港理想教育國際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