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可為、難為與何為

2020-01-15 00:46:21田千山
南方農村 2020年6期

田千山

摘? ?要:近年來,城鎮化進程的迅猛推進,加速了傳統村落的衰敗和鄉土文化的消逝,帶來了鄉村社會發展變遷中的治理困境。受時代召喚、現實需要、價值追求等內外部因素影響,新鄉賢作為一種參與鄉村治理的新生力量,在實踐中展現了它的優勢,并取得了實際效果,逐漸發揮著倡導農村鄉風文明的“踐行者”、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調和劑”、鄉村公共事務管理的“代言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等功能。但也存在思想觀念桎梏、政策措施滯后、自身能力限制、法律法規缺失等問題亟待解決,因此,需要從培育文化基因、營造輿論氛圍、完善制度體系、健全運行機制等方面加以改進。

關鍵詞:新鄉賢;鄉村治理;韶關農村

中圖分類號:F325.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697(2020)06-0038-07

中共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總要求之一,在鄉村治理中,要綜合發揮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多元主體的作用。新鄉賢是參與鄉村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在東部地區特別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鄉村作用突顯。新鄉賢作為一股扎根基層、情系村民、服務農村的新生力量,是一種非正式權威,是聯結國家權力與鄉村社會的中介。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無疑為破解鄉村治理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為推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有益探索。正因如此,積極引導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

“鄉賢”一詞由來已久,最早見于東漢,又謂之“鄉紳”、“士紳”[2],專指封建王朝品德高尚、有所作為的朝廷官吏,或對社會有較大貢獻的賢達人士。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鄉賢,新鄉賢則視為新時代的產物。當前,關于新鄉賢概念的闡釋眾說紛紜,學術界尚未達成共識。文中所稱新鄉賢,基于“觀念更新、范疇更廣、標準更高、貢獻更大”多維度考慮,泛指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一定影響力和感召力,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賢能人士,包括村居優秀基層干部、經濟文化能人、回鄉退休干部職工、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等。

目前,學界關于新鄉賢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但現有的理論成果大多集中于對新鄉賢的內涵詮釋、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探析等方面,而對于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誘因和困境卻較少觸及。基于上述考慮,有必要將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緊密結合,究其因,析其困,探其解。

一、何樂而為——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動力之源

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經說過:“在我們社會的急速變遷中,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土社會中所養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3]。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鄉村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小視。這些“流弊”的根治,離不開“新鄉賢”作為村莊內生性價值的積極參與,因為這個群體具有不同于普通村民的豐富資源和開闊視野,諸如經濟實力、人脈關系、知識結構。可以說,新鄉賢的自身優勢,加之與鄉村的天然獨特聯系,為其施展“拳腳”提供了舞臺,參與當前鄉村治理也逐步從“應然”走向了“必然”。

(一)宏觀層面:時代的呼喚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國家為了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弊端,出臺了許多致力于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方針,如2004年以來,已經持續17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免征延續了2000多年的“皇糧國稅”到“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從“堅持黨政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協同,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平”到“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積極引導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特別是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4]的明確要求,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為新鄉賢暢通了回鄉渠道,搭建了創業平臺,特別是對推動鄉村振興,引導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實現鄉村治理多元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目前,各級政府大力倡導新鄉賢返鄉參與鄉村建設,并出臺了鼓勵鄉賢返鄉的“招賢”“用賢”“惠賢”的系列政策。可以說,國家層面對農村問題的空前重視和大力支持,有效地改善了農村“窮、偏、臟、亂”等“舊容顏”,鄉村振興發展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能吸引新鄉賢們返鄉“大展拳腳”,為鄉村振興增添更多的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

(二)中觀層面:現實的需要

鄉村經濟社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此同時,存在的問題也不少,“短板”較為明顯。一是鄉村發展缺“人”。鄉村發展,“人口紅利”是關鍵,但大量的人口外流,對中國原有的農村社會結構形成強烈沖擊,造成了許多“空心村”的存在,“缺人”的鄉村談何治理,更妄論發展。而新鄉賢的回歸,則彌補了發展要素的短缺,將助力鄉村發展。二是鄉村治理缺“能人”。鄉村經濟發展的自我造血功能較弱,需要借助大量“外力”的注入和引領,然而,近年來城市發展的“虹吸效應”,鄉村有知識的讀書人、有資源的能人紛紛向城市聚集,剩下大量的留守老人、小孩和婦女,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地方上的“豪強派”人物長期把持鄉村治理權提供了機會,導致治理的“自利性”、“無效化”屢見不鮮,新鄉賢的回歸則能有效的解決這一難題。三是鄉村治理缺“文化”。長期以來,儒家傳統文化的精髓“仁”、“義”、“禮”等在傳統鄉村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民的傳統精神世界觀與價值觀被迅速打破,而適應新時代的價值觀卻沒能及時“補位”。見過世面、具有規則意識的新鄉賢回歸,對于村民樹立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定引領作用。四是鄉村秩序缺“規范”。不可否認,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傳統的鄉村秩序發揮了相應的作用,確保了農村生產生活的有序。但當下,卻面臨著“雙重困境”——舊秩序日漸式微,而新秩序卻有待時日。村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各種“群體性事件”時常發生,影響基層社會穩定,亟需既有話語權,村民又認可的人正確引導。目前,“新鄉賢”返鄉的現象,為家鄉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帶來了希望。可以說,鄉村的現實狀況需要新鄉賢,新鄉賢是鄉村治理的可靠力量。

(三)微觀層面:價值的追求

作為鄉村精英階層的新鄉賢,因種種原因步入城市,在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性等方面不斷向城市“靠攏”,但潛意識中的“家鄉”情結難以割舍,也促使其有為家鄉發展服務的源生動力。同時,正如馬斯諾的需求層次理論所指出的:人類依次存在生理、安全、社會、尊重和自我實現等五個層面的需求,當低級別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滿足后,會往高級別去追求。新鄉賢在外衣食無憂,甚至功成名就;回鄉服務正是落葉歸根、光宗耀祖、施展拳腳、報效桑梓的大好時機。作為“能人”的新鄉賢主動回鄉或被家鄉請回,均對加快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這恰恰是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要后對精神需要的追求。此外,他們是土生土長的本土精英,其人格魅力和話語權在村民中有極強的認可度和支持力,能最大限度的激發村民共同參與鄉村治理、服務鄉村發展。

二、有所作為——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經驗之談

現有的實踐表明,最早進行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嘗試的,是廣東云浮與浙江上虞兩地。學者們對這兩地總結的經驗是“新鄉賢是現代鄉村治理中可利用的重要資源,它是倡導文明鄉風的精神力量、帶領村民致富的先進典型、傳承地域文化的方向坐標、維護社會祥和的思想源泉”[5]。可以說,新鄉賢既因“生于斯、長于斯”對鄉村治理有著天然的情懷,又因自身的成就彰顯了個人的魅力。

(一)倡導農村鄉風文明的“踐行者”

建設美麗中國,農村是關鍵。然而,因為粗放無序的發展,使得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又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緩慢,使得人文社會環境也備受質疑。曾有學者說“農村環境一旦破壞,再恢復會很難;農村的美一旦消逝,人們的鄉愁也將無處寄托”[6]。“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是美麗鄉村的建設方向,是當地民眾的熱切期盼。作為鄉風文明“踐行者”的新鄉賢,必須擔起歷史責任,積極投向鄉村治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如翁源縣官渡鎮利龍村榕樹下村小組由本村外出鄉賢任會長,以較為熱心、有威望的人作為成員組建村民理事會,在該村“三清三拆”、拆后宅基地安置、規劃建設、設施管護等具體工作中,明確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先由理事會商議,然后召開村民會議通過實施方案,理事會再分工合作具體落實。全村所有破舊泥磚房逐家逐間丈量登記確認并建檔立卡,拆除后宅基地統一歸公,預留新農村建設用地如道路、公園、廣場等土地后,統一規劃和處置剩余宅基地,較好地解決了村民糾紛和建設用地問題。再如曲江區白土鎮新鄉賢通過捐贈瓷板畫、建設文化墻、開展公益課等形式,在農村地區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鄉村文化振興。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由此看來,新鄉賢完全有能力、有實力、有信心,以自身的行動促進村民們開展相應農村人居生產生活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摒棄傳統文化的糟粕,凈化鄉村人文社會風氣,助力美麗鄉村、價值鄉村和道德鄉村的建設步伐。

(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調和劑”

“新鄉賢雖不是官員,手中沒有被明確賦予的權力,但是,民意推崇讓他們擁有基層社會認同的‘天然權威”[7]。新鄉賢在協調處理基層干群關系,破解彼此信任危機,特別是預防群體性事件和極端性事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仁化縣長江鎮里周村新鄉賢,在2018年新屋組新農村建設文化廣場、糧倉、文化室土地工程時,因涉及村民使用土地,他們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并充分利用新鄉賢在親緣、人緣、地緣等方面的優勢作用,多次參與協調。不僅對有疑問、意見的村民積極協調、村民出現矛盾糾紛時參與調解,還積極協助村委會做好寨腳下的新農村建設、新屋組河堤建設等工作,在里周村新農村建設中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為鄉風文明、鄉村振興作出了貢獻。實踐表明,現代鄉村治理中,新鄉賢理應成為鄉里和諧的“調和劑”。因為他們常年身在“民間”,可以及時地了解掌握村民的所思所想,以便將準確的民情民意民聲反饋給基層政府,為更好的科學決策、服務民眾奠定基礎。同時,新鄉賢也能以“現身說法”的方式,將自身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解和運用,特別是將惠民政策準確無誤的傳達于村民,從而有效減少因村民對政府征拆、生態保護、扶貧開發、社會保障等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而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甚至惡性沖突事件。

(三)鄉村公共事務管理的“代言人”

從總體上來看,被稱為新鄉賢的人,一般都政治素養好、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強,其道德品質、才能學識普遍得到村民的認可和推崇,參與鄉村治理更多是奉獻與情懷的體現。因此,在面對鄉村公共事務的處理上大多能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形象展示,甚至為鄉村公益事業慷慨解囊。如樂昌市九峰鎮建立鄉賢微信群,加強與外出鄉賢的溝通聯系,第一時間向外出鄉賢傳遞家鄉發展資訊,幫助外出鄉賢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以及家鄉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困難,邀情他們共商家鄉發展之策、共興鄉村振興之舉,增強鄉賢對鄉村振興的歸屬感、責任感和參與感,建立起鄉賢之間交流和聯系家鄉的平臺。在重新修繕九峰敬老院的建設中,新鄉賢了解到資金缺口大,立即捐資100萬元慈善資金,用于家鄉建設,為群眾辦好實事。同時,為解決環鎮旅游公路建設資金缺口大的難題,九峰鎮發揮新鄉賢資源和獨特優勢,動員新鄉賢捐資支持環鎮旅游公路建設,多方籌措道路建設資金20余萬助力新農村建設。新鄉賢的良好品行和自我約束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利用權力“尋租”等方面起到了遏制作用。此外,長期在城市的生產生活,也使得新鄉賢樹立了較為先進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意識,對村民的利益訴求和民主權利也較為重視,在部分基層政府因利益糾紛或歷史原因出現權威失效和失語的情況下,新鄉賢也能承擔起政府與農村的橋梁作用,及時補缺補位,有效地降低了公共事務管理工作中的阻力。例如在推進修路架橋、農田水利建設、植樹造林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事務中,因涉及村民個體的利益需要協調,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撓,新鄉賢則可有效利用其特有的人情味、親和力、血緣性等先天優勢,助力利益協調和矛盾調處,并調動村民參與鄉村公共事務管理的積極性。

(四)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鄉村振興,首先是人才的振興,然而,由于城市的“虹吸”效應,使得大量農村的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導致鄉村發展的后勁乏力,治理主體缺失。隨著國家對農村工作的重視,惠農政策的大力實施,使得農村經濟又煥發生機與活動,大量的新鄉賢回歸農村。這些重回農村的新鄉賢,既有見識,也有經驗,更有資源。而村民對于這些新鄉賢,有著先天的認可意識,非常樂意接納其治理之道,聽取其致富之經。如樂昌市三溪鎮的外出鄉賢利用外出創業時掌握的資金優勢和市場優勢投資320萬元組建千江月家庭農場,帶頭種植柑橘、沙田柚等特色水果,2018年農場收益達21.85萬元,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效應;該市九峰鎮橫坑村鄉賢結合當地客家文化,投資220萬元將閑置的客家排樓住宅打造為精致庭院,開發特色旅游民宿,每年接待游客量逾5000人。再如,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中沖村的新鄉賢,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著力引導村民發展蔬菜種植稻田綜合養魚等項目,通過幾年的帶動,農民經濟收入翻了一翻,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2018年中沖富民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正式掛牌,成為廣東省唯一的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中沖村多元增收渠道不斷拓寬,初步形成禾花魚養殖、優質稻、高山蔬菜和農村土雞四個基地,這四個基地也成為中沖村經濟發展的四大支點。不言而喻,新鄉賢的回歸,既有力支撐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也為鄉村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和激發了活力[8]。

三、為何難為——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現實之困

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不是形式化的制度安排,而是合乎改善鄉村治理的現實需要,在鄉村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有益補充的作用”[9]。毫無疑問,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鄉村治理的生態,彌補了鄉村治理的短板,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影響了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有效性的發揮和鄉村治理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

(一)思想觀念的桎梏

時代的發展和現代化的氣息,使傳統鄉土社會的一些特征在不斷淡化、消逝,但在相對偏遠落后的地區,家族式、長老式的統治仍屢見不鮮。新鄉賢普遍漂泊在外,與家鄉聯系較少,突然回鄉并參與鄉村各項事務管理,單純以抹不掉的血緣關系來論,與土生土長、長年在鄉的人相比,短時間內想要取得家鄉人們的心理認同并支持決非易事。與此同時,近年來,農村人口以“家庭化”“遷移化”的特征呈規模化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還有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也因務工或謀生需要轉向城市,這樣就造成了農村現有留守人員以“38、61、99部隊”占據相當大的比例,直接導致人口結構比例嚴重失調。而且這些留守的人中,又以思想相對保守、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接受新事務時間較慢為特性,具有天然的、長期的、固化的自我封閉心理結構。如果新鄉賢在短時間無法為其帶來可見的現實得益,則很難在鄉村立足。不僅如此,鄉村權力結構的封閉性也使得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后,一些村干部擔心自身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會受到挑戰,往往會在心理上排斥新鄉賢,給其治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阻礙。

(二)政策措施的滯后

近年來,雖然中央多次強調,在鄉村振興中要發揮新鄉賢的積極作用,各地各級政府也先后出臺了一些吸引新鄉賢回鄉的激勵政策。然而,相關的配套措施出臺不及時,后續推動力不足,導致新鄉賢回鄉的激勵政策往往成為“一紙空文”,未能達到理想效果。加之對新鄉賢的發展缺乏系統性、整體性的規劃,對于新鄉賢如何引導、如何培養、如何利用等問題,各地政府普遍缺乏具體的制度和流程,甚至有的地方還停留在口頭承諾階段。正是因為缺乏相應的制度和規章,哪些人是新鄉賢,如何吸引新鄉賢,回鄉后干什么、怎么干等問題一直處于模糊的狀態,這勢必造成部門間推諉扯皮,工作落實難,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美好愿景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此外,由于長期缺乏政府的關懷和支持,新鄉賢開展活動的頻率非常低,效果也非常差,更別提資金的保障和相關培訓活動的正常化開展。平臺的缺乏和政策的滯后,制約了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作用發揮。

(三)自身能力的限制

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化解基層矛盾,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積極作用。現實中,往往閱歷豐富、經驗老練、辦事公道的新鄉賢,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教,可以有效化解非利益性的矛盾糾紛。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的矛盾不再是簡單的非利益性,而是越來越多呈現出利益性、復雜性的特征,特別是面對農村宅基地歸屬、家庭遺產繼承、農村土地流轉利益分配、征地拆遷補償款等因素造成的利益沖突時,單純依靠傳統道德教化、新鄉賢的個人威望等是很難平息并有效化解利益分配問題。這就需要借助于法律的力量,但新鄉賢普遍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在調解涉及利益性的矛盾糾紛方面難以從容應對,進而沒能有效引導民眾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此外,新鄉賢本身也是鄉村公共事務治理或鄉村經濟社會建設的利益相關人員,其立足點、出發點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民眾質疑和擔憂,在法理與人情相沖突時容易陷入兩難境地。

(四)法律法規的缺失

由于新鄉賢的人員結構各有不同,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因此需要將其力量聚集化,成立專業組織,規范化發展,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然而,從現有的國內法律法規看,缺乏明確的條文對新鄉賢的發展作出規范,使之在法律層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一些地方雖成立了新鄉賢組織,但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對其作用的發揮也缺乏量化考核評估辦法,加之新鄉賢大多分散在各地,也較難集中統一發揮作用。此外,正因法律法規建設的滯后,一旦新鄉賢利用參與鄉村治理的機會謀取不當利益時,侵犯村民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在公利與私欲面前,新鄉賢可能很難抵御金錢或其他物質的誘惑,變得重視個人利益而輕視甚至枉顧集體利益,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無法對其進行約束和懲治。如此,新鄉賢不僅對鄉村治理無益,而且還將構成嚴重危害,影響鄉村振興發展。

四、何以可為——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破解之道

新鄉賢在調動鄉村社會治理資源中有相當的便利性,對強化鄉村社會的內生性基礎和優化鄉村治理體系結構有積極作用,所以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積極引導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使之以“溝通者”、“協調者”的角色,成為連接基層政府與農村、村支兩委與村民、村民與村民的橋梁,成為化解矛盾沖突的“減壓閥”,進而彌合社會分歧并整合鄉村功能。因此,面對上述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中所遇到的困境,必須出臺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策略,進一步優化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內外部環境,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

(一)培育見“賢”思齊的文化基因

新鄉賢文化“作為一種‘軟約束、‘軟治理,有利于健全鄉村居民利益表達機制,營造新鄉賢參與家鄉建設的氛圍”[10]。長期以來,鄉賢文化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要培育見“賢”思齊的新鄉賢文化,就必須對傳統的鄉賢文化進行批判性繼承。既要對傳統“家長式”“宗族式”作風、專制集權等與當代社會不相適應的糟粕進行大膽摒棄;也要不斷的傳承發揚傳統鄉賢文化中的精華,并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揚新鄉賢文化,大幅提升新鄉賢文化的知曉度和認同度。“推動鄉賢文化進廳堂、涵育重德家風,以家風家訓、村規民約為載體,讓鄉賢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新的生機”[11]。推動鄉賢文化進課堂、培育崇德學風,以鄉土教育為載體,把“鄉賢文化”引進學校,編寫通俗易懂的鄉賢讀本用于社區教育、農村教育,引導青少年見賢思齊、勵志成才。推動鄉賢文化進講堂,引導清明政風,以道德講堂為載體,讓新鄉賢現身說法,讓村民百姓、村干部、農村黨員學鄉賢、講鄉賢。與此同時,要注重運用鄉村地方性的道德知識,將新鄉賢的兒時記憶、鄉情鄉味鄉愁等帶有鄉村情懷的內容納入新鄉賢文化中,從而用情感認同激發新鄉賢扎根鄉村、奉獻鄉里、服務鄉民的積極性。

(二)營造求“賢”若渴的輿論氛圍

積極開展新鄉賢選樹活動,發動群眾廣泛參與,以評促學,讓廣大群眾在參與活動中看到比較、受到教育、轉變觀念,自覺向新鄉賢典范看齊。同時,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宣傳教育作用,通過在政府網站開辟新鄉賢專欄,設置新鄉賢長廊、新鄉賢榜,開設新鄉賢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多層次、多角度廣泛宣傳新鄉賢根植鄉土、反哺家鄉的先進事跡、突出貢獻等,提高村民百姓對身邊新鄉賢的認可度、信任度,為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打牢民意基礎,營造尊重、支持新鄉賢的良好社會氛圍。另外,在新鄉賢文化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上,還要注意村民的接受能力和認可程度,以熟練掌握村民現有生產生活的特征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對村民進行新鄉賢文化的宣傳教育,并通過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傳統鄉賢文化中的經典故事、先賢人物等進行編排整理,并廣泛宣傳新時代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善舉、義舉,擴大輿論導向,使村民強化對新鄉賢的情感認同,從而提升新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凝聚力、號召力、感染力,進一步推動其倫理價值的實現。

(三)完善野無遺“賢”的制度體系

各地應結合實際情況,加快出臺相關配套制度,確保新鄉賢有效參與鄉村治理。一是明確新鄉賢的工作指引。新鄉賢群體來源多元,所以各具特色、各有優勢,應本著用之所長、避之所短的原則,對其各自的工作作出相應指引。例如,退休教師學識淵博,建議其引領鄉風文明;經商人士富有經濟思維,建議其促進產業興旺;離退休干部見多識廣,建議其力推美麗鄉村等等。通過工作指引,使新鄉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二是出臺新鄉賢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制定鼓勵新鄉賢返鄉創業的減稅降費等優惠政策,支持其利用家鄉獨特的資源優勢,打造特色產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留住外出的村民,帶動家鄉經濟發展。三是建立鄉賢交流座談制度。積極搭建和完善以新鄉賢為骨干的志愿團、智囊團、調解團等工作平臺機制,便于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充分利用春節、清明、中秋、國慶及旅游節慶活動等時間節點,通過政府主導,組織回鄉鄉賢座談交流,由政府通報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推介項目,宣傳政策等,聽取鄉賢意見建議,動員新鄉賢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出資出力。四是借助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暢通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網絡渠道,爭取外出新鄉賢為家鄉建設提供智力、信息、資金、技術、宣傳等方面的支持。

(四)健全選“賢”任能的運行機制

一是健全鄉賢組織的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促進規范化發展。規范新鄉賢治理行為,加強鄉賢理事會等新鄉賢組織的規范化建設,規范工作章程,明確新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權利義務和工作職責,確保新鄉賢組織依法依規運行。通過制度的約束性和規則的導向性,使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行為得以規范,時效得以保障,進一步增強鄉村自我發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增強新鄉賢榮譽感和自豪感。通過開展新鄉賢的評選活動,對在參與鄉村治理中貢獻突出、得才兼備的優秀新鄉賢,以政府名義頒發榮譽證書,同時,優先推薦為基層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候選人,提高新鄉賢社會地位。對新鄉賢捐建的道路、橋梁、廣場等,以鄉賢名字命名,并將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典型事跡體現在地方志中,編撰成故事典籍,供后世傳承,以增強新鄉賢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并通過建立新鄉賢微信交流群、組織新鄉賢回鄉探望活動、新鄉賢交流茶話會等方式,加強對新鄉賢的人文關懷,增強新鄉賢與家鄉的情感聯系,激發鄉賢回歸,反哺家鄉的熱情。三是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一方面,將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行為規范、行為準則列入村規民約,使村民群眾的監督有理有據。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村級民主監督機制,將新鄉賢納入村級民主監督范疇,明確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責,拓寬村民群眾監督渠道,加強對新鄉賢行為的約束和監督。

參考文獻:

[1] 權威發布:十九大報告全文.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EB/OL].人民網.2018-03-13.

[2] 秦暉. 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與其變革[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03).

[3] 費孝通. 鄉土中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中共中央,國務院.(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新華網,2018—02—04.

[5] 王會光,蔣占峰.新鄉賢參與現代鄉村治理的邏輯論析[ J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7(06):80-84.

[6] 馮華,朱雋.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N].人民日報,2014-01-02(02).

[7] 單士兵. 期待“新鄉賢”歸來[N].重慶日報,2015-02-05(11).

[8] 李健.鄉村振興背景下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理據探析[ J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9(02):95-99.

[9] 付翠蓮.鄉村振興視域下新鄉賢推進鄉村軟治理的路徑研究[ J ].求實,2019(04):76-83.

[10] 王丹霞.鄉村治理中新鄉賢文化的時代價值與實現路徑[ J ].文教資料,2017(30):50-52.

[11] 陳鋼勇.基層治理背景下鄉賢文化建設研究——以諸暨市為例[ J ].江南論壇,2016(11):10-12.

(責任編輯:羅湘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综合色婷婷|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蜜臀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999国产精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色天天综合| 999在线免费视频| 波多野一区| 亚洲天堂日本| 国产免费黄|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精品护士|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69av在线| 成人小视频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av|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在线亚洲天堂| 久久动漫精品|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午夜啪啪网|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二区|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91久久精品国产|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99re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美女久久|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理论片一区| 三区在线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 国产女人在线|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欧美精品另类| 日韩激情成人|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白丝av|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97在线公开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日韩区欧美区| 午夜不卡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免费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