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革
摘? 要:以韶關市風度書房為例,從發展背景、驅動力,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書房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策略,從而驅動風度書房服務的不斷拓展創新,提高風度書房公共文化服務效益,構建多元化發展與復合型功能相結合的特色書房協同發展,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閱讀需求,近幾年在圖書館轉型與文化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打造了不平凡的公共文化事業,體現韶城靈魂精神,提升韶城文化品味,彰顯韶城軟實力。
關鍵詞:書房? 問題? 策略? 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b)-0178-03
Abstract: To take Shaoguan style stud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driving forc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depth excav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tudy, put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so as to drive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elegant study service, improve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efficiency of the demeanor study, construc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study combining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compound functions, and constant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sses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brary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supply side reform, it has created extraordinary public cultural undertakings, reflecting the spirit of Shaocheng, improving the cultural taste of Shaocheng, and highlighting the soft power of Shaocheng.
Key Words: Study; Problem; Strategy; Development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13年,全閱讀立法工作正式啟動,并列入國務院法制辦立法規劃項目;2014 年以來“全民閱讀”連續6年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由最初的倡導發展為“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加強科學普及”;2018 年實施《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把公共圖書館納入全民閱讀的總體工作布局,充分發揮其作用,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
1? 風度書房發展驅動力
逐步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升級閱讀環境,改變傳統格局模式等多種內、外力的持續推動下,風度書房的發展是多種驅動力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韶關在學習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最先進、最前沿的發展理念、服務舉措和科技創新手段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
1.1 長期政策驅動
2007年《文化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07—2020)》,2008年《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2015年《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2016年《關于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實施意見》,2017年《公共圖書館法》等,長期以來,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完善公共文化閱讀的發展。
1.2 需求驅動
隨著網絡化、智能化、大數據化等物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為滿足讀者多元化閱讀需求,不停地推動信息科技發展,圖書館新革命也隨之而來。另外,因圖書館都存在空間小、藏書量少,部分閱讀場所環境嘈雜等問題亟待解決,無法滿足讀者就近、便捷閱讀需求。眾多讀者需求在圖書館原有服務框架中也無法同時實現,形成供需矛盾。風度書房就是應城市發展、科技革命和讀者需求的變化所進行的一項創新實踐。
1.3 創新驅動
風度書房就是創新的產物,它是以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公共圖書館向社區延伸的現代公共閱讀服務新模式,實現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社會化、均等化和標準化。
理念創新,風度書房的創新活動中,突出“開放、自主和共享”理念,踐履和發展了公共圖書館精神。向社會公開建設選址標準,由建設小組實地考察討論確定,調動了社會各界參與的積極性。充分尊重讀者的主體意識,變被動服務為自主服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閱讀內容和方式。書房無人值守,看起來圖書館的管理功能弱化了,卻反而激起了市民的自覺管理意識。資源共享及利用,體現在書房中的每一個細節。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是促進圖書館發展的基礎,風度書房自助服務是利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完整的智能化遠程識別控制管理體系,實現實時監控、自動報警、遠程托管、故障恢復及預警應急措施等,借書、還書、查書均在自助機上完成,成功調動了讀者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讀者對文獻資源更高的需求,同步優化了館員體系結構,加深了服務理念。
2? 風度書房存在問題
2.1 建設成本高
風度書房運維管理在滿足了部分讀者就近便捷的閱讀需求,隨著建設數量增加,運營成本也在加大。首先,工作人員日常維護費用增加;其次,網絡費、水電費、設備設施維護費、書籍污損折舊高等。此外,初期建設裝修費、圖書購置費、RFID設備購置費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等,一系列成本大大制約了書房快速發展。
2.2 過于追求裝修特色
風度書房與傳統圖書館相比,設計上嚴肅、整潔、為藏書而建,書房更多體現溫馨、精致、雅致、個性化等美感。由于過于注重特色而導致實用性的欠缺,缺少講座、沙龍、培訓、展覽等場所,部分書房書籍種類甚少,忽略了讀者的閱讀需求。
2.3 數量有限,服務范圍小
風度書房尚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在運維管理上沒有一套完整的成熟體系,同時受資金、場地等各方面的制約,導致建設數量有限,加上書房服務半徑有限、小而精,無法接待大批量的居民,難以滿足分散群眾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
2.4 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風度書房下的“圖書館+”“物聯網+”的不斷更新,在建設管理專業人才隊伍上提出了更高的“質”與“量”的要求。面對當前系統資源建設及服務過程中凸顯出來的矛盾,更需要有一批具備良好敬業精神和較高信息素養的專業人才。完善專業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機制,重視專業人才及其隊伍建設,對書房各路系統綜合分析至關重要。除自身要不斷主動學習、思考,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開發能力、創造能力和服務能力,緊跟時代技術,加強學習、努力開拓,成為全方面的人才。
3? 風度書房發展應對策略
3.1 創新運營模式
在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改革大環境下,新時代圖書館文化服務必須創新和轉型由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掌握讀者需求變化的新方向,并且有針對性服務手段。例如,可以將風度書房分館管理權限委托給指定團體,實現風度書房、讀者和團體共贏,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效能。
一是可以引入新的系統和技術,簡化借閱手續,降本提質、便捷服務。二是引入志愿者服務。搭建讀者與書房溝通交流平臺,增進讀者對書房了解,加強讀者自我約束,為讀者提供貼心服務,促進服務水平提高。三是拓展對外合作。部分分館可依靠售賣飲料、文具、文創等多元化發展與復合型功能相結合增加收益。
3.2 以讀者需求為本
讀者是風度書房的使用者和服務對象,拓展服務半徑,打造人性化人文環境,打破時間限制,營造全天候無障礙閱讀。首先合理選址布局,提供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提供免費WiFi及優質文獻數據庫訪問。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進一步融合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提供更為精準的數字文化服務,為讀者提供豐富便捷移動閱讀資源。
3.3 尋求社會力量參與共建
隨著風度書房規模的不斷擴大,資金要求也不斷提升,尋求融合發展、共建共享共贏的社會力量參與運營,擴大建設資金渠道來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資金需要。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共贏運營是探索合作模式的一項新課題,具有創新性的意義。
3.4 制定標準,科學管理
風度書房正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其一系列運營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為確保證書房的有序運行和良性發展,需進一步細化物業管理、志愿者管理、績效考核機制等方案,建立規范化的書房管理體制。一是符合現代化管理制度規范,遵守行業標準;二是依靠政府、公共圖書館、社會團體等多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三是以讀者為主的原則,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4? 風度書房的社會影響
風度書房項目成功實施、運營,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它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正是市民平等、免費、便捷享受文化服務權利和閱讀權益的體現。
4.1 營造便民氛圍,保障權益
風度書房開放后,“以為為本”的貼心服務讓各位市民深有感觸,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圖書館就在自己身邊,潛移默化地改變市民的閱讀行為,更為享受到圖書館豐富館藏資源及各類個性化、專業化服務,節約了往來總館時間和費用,節省閱讀成本,保障了市民文化權益同時也緩解了聲調交通壓力。
4.2 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城市形象
風度書房不僅對個人閱讀行為和習慣有良好促進作用,對提升市民文化素質,更是影響到整個區間的文化氛圍,推進書房周邊區域整體的文化建設,也對提高區域整體品牌形象具有一定的作用。
4.3 樹立品牌,打造風景線
風度書房的標志、服務理念是韶城形象的延伸,它的便捷更貼近市民的生活,更是促進全民閱讀行這有效的渠道,對樹立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形象極有重要的意義。風度書房的建設不僅是圖書館服務社會的創新模式,對營造學習型社會和構建和諧會,成為韶城的重要標志。對塑造城市人文精神,提高城市文明指數加分,并為城市增添一道嶄新、靚麗、引人注目的城市文化風景線。
4? 結語
風度書房在特色文化建設,創新作為突破口,進一步結合粵北特色優勢,加強品牌內容深挖,融合新技術,進行數字文化資源的革新與推廣,營造高端化、品質化閱讀服務空間,開展多元化、專業化閱讀活動,體現韶城靈魂精神,提升韶城文化品味,彰顯韶城軟實力。
參考文獻
[1] 阮書香.揚州市圖書館總分館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河南省圖書館學刊,2018(9):120-121.
[2] 于海軍.城市書房成揚州精神家園[J].民生周刊,2017(23):20-23.
[3] 吳蛟鵬.社會力量參與溫州“城市書房”建設和運維的現狀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7(10):29-31.
[4] 龔曉華.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提升與讀者需求關系探討[J].圖書館界,2019(2):78-81.
[5] 趙 姍 任衛軍.智慧圖書館中探索式學習系統模型的構建[J].圖書館界,2019(6):16-20.
[6] 孫紅強.城市書房建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9):130-132.
[7] 葉帆. 公共圖書館打造“城市書房”案例研究[D].安徽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