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東

摘 要:當前,隨著積極心理學的廣泛且有效的應用,使得這一心理學領域備受關注。將積極心理學與中職德育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還可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本文首先對積極心理學應用于中職德育教學的必要性進行概述,其次分析了現階段中職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措施與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中職德育教學 應用與研究
在中職教學中,德育教學一直被忽視。加之中職院校為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質量,將發展重點向專業技能教學傾斜,導致德育教學的效果不理想。為進一步提升中職院校的德育教學質量,中職院校除應加大對這一課程的有效投入外,教師也應從實際教學需求入手,將積極心理學融入中職德育教學當中。這樣才能逐步形成系統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充分發揮積極心理學的作用與價值,提高中職德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一、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中職德育教學的必要性
為使中職德育教學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中職院校應構建更為高效的德育教學形式,并對當前的德育教學現狀進行快速、有效的調整。
積極心理學打破了近百年來心理學“挖傷疤、找問題”的消極模式,注重發掘人的潛力,從正能量的角度引導人們轉變觀念,實現幸福目標。中職德育教師可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與德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構建積極、高效的德育課堂,這樣才更符合學生特征與心理需求。
總之,將積極心理學與中職德育教學進行深入的融合,不僅可以使德育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學生與教師可以在積極、放松的教學氛圍中,得到更好的學習、教學體驗。
二、現階段中職德育教學存在的缺陷
(一)部分中職院校對德育教學并不重視
中職院校一直專注于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對理論與文化教學的忽視,則是長期存在的一種嚴重缺陷。中職院校中的部分學生本身存在學習興趣偏低的問題,而傳統的“填鴨式”德育教學,更是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對這一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中職院校自身對德育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德育學習造成了不良的引導與影響。
(二)部分德育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
現階段,部分中職德育教師缺乏應有的教學素養,常采用說教或批評的形式進行教學,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心理與感受,且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德育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味地進行課本內容灌輸,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動。
三、在中職德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措施與策略
(一)教師應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必要的轉變
在現階段的中職院校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仍保持著一種陳舊的教學理念,即“以學習成績論成敗”,將自身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到成績較好的學生身上,從而使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被忽略。這一教學理念與觀點,是極為片面的,也是不理智、不合理的,它不僅無法滿足教學發展的目標,也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因此,為使德育教學工作得到有效進行,中職德育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學習,并以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調整、轉變,并為學生的成長樹立一個全新的榜樣。
(二)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全方位的理解與把握
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有以下幾點特征:第一,缺少明確的學習目標與動力,對未來感到迷茫。第二,中職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并迫切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認同與肯定。第三,中職學生的思維較為靈活,敢于突破常規,但自制能力較為缺乏。
針對中職學生這些特點,中職德育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工作時,為有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應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互動。在德育課堂中,中職德育教師應設置相關的教學環節,便于學生與教師進行自我展示,以此增進師生間的了解與認識。同時,中職德育教師應注意引導中職學生勇于表述自我的觀點,對中職學生的價值觀進行了解,并根據學生的特征,制定相應的心理訓練措施,方便后續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將積極心理學與德育教學進行全面融合應用
首先,應樹立積極的德育教學目標。中職德育教學應以積極心理學作為教學的理論指導,并以知識的學習與實踐作為自身的“落腳點”,在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同時,可以與時代的發展相貼合。德育教學的目標,應由過去的靜態逐步向動態轉變,并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
比如,針對中職學生存在的沉迷游戲、打架以及厭學等問題,德育教師可利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有效指導學生擺脫上述不良行為,并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中職德育教師還可以利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學生制定一個積極的短期訓練目標,其內容可以是閱讀一本好書、短期內的學習目標、專業技能的學習等,并督促學生定期向德育教師進行反饋,從而促進學生的積極成長。
其次,設計并制定更為積極、有效的教學內容。積極心理學有助于中職學生積極心態的培養與人格的形成。因此,將積極心理應用于德育教學時,應跳出固有的教學框架,打破教學常規,進行必要的教學創新。德育教師的教學不應拘泥于教材之內,應大幅度引入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與知識,以便為中職學生積極心態的培養營造有效的教學氛圍。
例如,中職德育教師在對學生講授關于職業規劃方面的課程時,為幫助中職學生制定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其擺脫學習惰性,可根據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在教學中融入學生的專業教學內容,并構建相應的場景,使學生融入其中進行體驗。針對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可舉辦小型的平面設計比賽;旅游會展與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則可以進行情景演示;幼教專業的學生可通過錄制《幼兒教師的一天》小視頻等,幫助學生對自身的專業進行具象化的了解與認知。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中職學生可以制定自身的職業規劃、職業發展目標等,并向著自己制定的目標前進。
最后,應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手段。過去的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因此需要將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式融入德育教學,如案例式教學、場景模擬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這樣才能發揮現代德育教學方式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并在教學時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與探索。
例如,中職德育教師在對社會公德方面的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針對一些熱點話題,如“有人暈倒該不該提供幫助”,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作為教學的延伸。同時,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就上述話題進行場景演示或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演講等活動,使學生在對熱點話題進行分析、交流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中職德育教學過程當中,充分而高效地應用積極心理學,促進德育教師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教學態度去引導學生,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等得到更為有效的調動,這樣更便于教師因材施教。這不但有利于對學生健康心理與心態的培養,更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化發展,從而使其成為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鐘平.積極心理學理論在中職生與大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學園,2018(6).
[2]李天莉,潘雨俏,覃偉.積極心理學理念下中職班級管理策略[J].廣西教育,2018(42).
[3]陶月陽.淺析中職化工課堂滲透積極心理學的改革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
(作者單位:晉城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