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波(中國石化內蒙古石油分公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內蒙古地區石化零售終端網絡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市場競爭的形勢,提出在新常態下破解網絡發展難題的辦法,以期通過科學分析、戰略決策、規范操作、外延內拓等方式實現公司低成本、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中國石化;零售終端網絡;高質量發展
加油氣站作為中國石化的零售終端網絡,中國石化一直視其為“生命工程”和“飯碗工程”,隨著國家對成品油市場的保護政策取消,外資石油公司和國內民營個體加油站異軍突起,傳統優勢區、內地區也被競爭對手滲入,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在“內憂外患、四面楚歌”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中國石化網絡發展方面有所創新,為此,“低成本、高質量”發展模式應運而生。
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成立之初,上中下游發展嚴重失衡、社會加油站占據零售市場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總部決定進行大規模發展零售終端網絡,中國石化的領先意識給企業搶占了先機,獲得了很多省市城區的優質網點,但隨著國家加入WTO,成品油市場打破了兩桶油的長期壟斷地位,主要競爭對手中國石油率先在中國石化的優勢區內省市發展加油氣站,中國石化意識到網絡發展的危機,并于2009年進行體制調整,按照集團公司提出“加快網絡布局,鞏固和擴大競爭優勢”,銷售事業部在區外12家省市設立成品油銷售企業,內蒙古石油作為區外公司正式掛牌營業,并迅速在轄區內12個盟市設立地市分公司,通過近10年的發展,加油氣站保有量達到380座。
截止2017年底,內蒙古地區共有3600座加油站,其中中石油1530座,零售市場份額58%;中國石化380座,零售市場份額20%;其他加油站1650座,零售市場份額22%。從市場份額來看,內蒙古地區屬于中石油傳統優勢區域,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而中石化要在內蒙地區快速發展受到各方面的阻力,2018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市場呈現資源過剩的局面,批零價差進一步拉大,導致很多民間資本投入到加油站終端網絡的搶奪中,2018年下半年國家頒發《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該條例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加油站的準入門檻,取消了此前“同一個外資企業設立超過30家分店”限制,這標志著我國加油站零售終端網絡將更加開放,允許外資企業獨立經營加油站業務,加油站網絡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
轉變觀念,樹立投資項目以效益為中心的理念。快速發展項目,不是盲目發展項目,不是什么項目都要拿,發展項目要堅持效益優先的原則。要精準測算,財務、發展、零售都要做好分工,要做好改造和建設投入的預測,零售要根據市場環境和地理位置科學預測銷量,財務要按照各盟市分公司的實際毛利、前三年毛利,分別精準測算,要算大局賬,也要算個體賬,虧損的項目堅決不能發展。只有精準的投資測算才能為公司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項目前期調研需深入細致,成立項目考察組,做好調研分工,零售、發展、非油、企管各司其責,對項目周邊的未來規劃藍圖、設計方案、投資概算、路網變化、合規合法性、市場競爭環境、客戶消費情況等進行綜合調研,確保項目投資效益佳,風險可控。
(1)成立區市兩級網建工作對外協調小組,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對因道路沒有開口手續、沒有商務批復、沒有土地指標、無法落實拆一補一等問題逐個歸類列出,找出對口協調部門,區公司出面負責與自治區政府、交通廳、商務廳、國土等單位分別對接,確保已建成項目完善手續盡快開業。
(2)建立定期與區市兩級交通、物流、發改、高路等部門對接交流機制,了解自治區內交通路網的建設布局和各盟市的城市發展規劃,形成對盟市分公司的指導意見,重點進行關注跟蹤接洽。通過棚戶區改造、青城驛站建設等方式定向獲得加油站土地使用權。
(3)與中國石油溝通協調,爭取協商輪流競拍土地,實現雙方共贏,避免惡性競爭。今年以來,兩桶油為了爭奪優質網點拼得你死我活,土地出現相互較量的競奪局面,造成土地溢價太高,即使成功競得土地使用權,使用方也因為土地成本太高,項目投資效益不佳,項目后評價不理想,造成投資的浪費。
(1)將現有加油站升級改造作為存量油站增量的主“戰場”,區、市兩級公司發展、零售、非油、安全等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會同設計人員現場調研、統籌制定改造方案,同步完成加油站防滲改造、形象改造和便利店改造,尤其是對城區站的改造,抓好定位,克服報建困難,突破瓶頸。
(2)引進江浙粵地區的優秀設計和施工單位,應用新理念設計高標準的綜合服務區站,從視覺、客戶體驗、智慧油站等方面來設計,與設計單位按分部分項制定出設計需求任務單,需求部門只需要進行勾選提出,通過審核后提交設計方,有效避免因需求不足而造成設計漏項或變更。
(3)嚴格承包商資質準入與考核。為嚴把承包商準入關,采取資格預審的方式,根據資質、相關業績及總部的相關管理制度,對擬承包商進行評審,審查合格的承包商才可以參與投標,保證從源頭上杜絕資質不夠、經驗不足的承包商進入工程建設市場,年底對各承包商的工作業績進行分項評比,對考核倒數的承包商進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