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薛菲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因此,有必要提升中小企業的地位,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實現中小企業的快速崛起,為我國經濟社會整體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在社會發展過程當中不斷關注中小企業發展問題,解決資金融資難的問題,國家先后出臺了多種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的落實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9年,中央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出臺了多項相應的政策,包括破解融資難問題,完善財政支持政策,創新發展支持,改善社保幸福保障等多方面提出了諸多政策。2019年,國家更是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中小企業的稅收減免與社會保障的補貼,據不完全統計該項資金近22萬億元。
研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通過系統的政策性研究總結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財政支持政策現狀以及基本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開展針對性的財政支持政策研究,能夠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支持力度。為中小企業更好地利用財政支持政策提供指導與借鑒,也為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中小企業發展財政政策提供一定的參考。
近年來,我國積極支持中小企業迅速發展,我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政策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自2008年以來,中共中央及時調整財政收支平衡,出臺一系列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國小企業的扶持力度。表1梳理了我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財政稅收政策。
分析表1梳理的相關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涉及國務院、銀監會、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多個職能部門。從我國目前現狀來看,國務院、銀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等諸多部門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存在監管主體眾多,多頭監管導致職能存在交叉與空白。并且由于這些部門之間權責不明,容易造成相互推諉的情況,各部門之間還需要進一步統籌發展。同時,當前的中小企業促進政策比較零散,不夠系統,缺乏聯動,缺乏頂層設計。

表1 我國現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財政政策
科技創新專項扶持政策,主要是“雙創”方面的鼓勵政策,國家主要是從資金等方面進行政策性支持。
政策性的扶持小微企業,通過政策幫助小微企業利用現有的閑置的資源,比如廢棄的廠房等,通過借用等形式幫助這種企業建立創業基地。特別是對于創客空間、微型企業孵化園等項目積極協調場地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企業升級政策支持,為小微企業升級提供一定的現金獎勵,通過政府的專項財政政策支持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
“互聯網+”助力小型、微型企業發展,通過政策性的引領,不斷鼓勵小微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企業發展,積極融合小型微型企業與大數據、云計算,創新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相應的資金獎勵。
支持小微企業不斷規模化發展,只有企業形成一定的規模,才能不斷地發揮比較優勢,為社會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實現企業的快速增長,因此,國家通過鼓勵性政策,積極支持小微企業不斷升級,小微企業的品牌化發展,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支持中小企業品牌發展。國家政策對于中小企業的商標注冊以及中小企業的申辦方面,提出了諸多的優惠政策與條件,同時,對中小企業積極進行品牌宣傳,提升中小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塑造名片,拉動地方經濟的增長。在中小企業的的品牌化發展當中,政府投入較大,有諸多政策性的傾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國家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在政府采購方面,積極扶持中小企業,明確規定在同等條件下可以選擇地方性的中小企業進行政府采購。部分中小企業,依靠優勢的產品,在政府采購過程當中可以優先考慮。同時規定,政府采購過程當中要公開采購合同,還要編制專項預算,分得15%以上的比例,直接對中小企業進行采購。這樣的扶持政策給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具體的政策性支持,也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直接性的保障,政策性傾斜在政府采購過程當中體現得更加明顯。
國家充分考慮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積極構建融資擔保扶持政策,并要求省級成立融資擔保公司,要求實事求是直接參與工作,逐步構建完備的融資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無償的擔保服務。同時,還設立了風險補助基金,通過系列的融資擔保扶持政策,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同時,國家還出臺政策,進一步規范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工作,嚴禁相關金融機構收取承諾費、管理費等相應費用,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引導銀行業保險業與中小企業合作,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和保險,推動中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措施》主要通過社保補貼的形式扶持中小企業,對于中小企業參加社會保障有困難的企業實行社保補貼的政策。同時規定,企業要先為員工交納保險,同時在交納的保險金當中,返還相應的補助額度。采用社保補貼的形式為中小企業解決了大量的資金問題,能夠促成中小企業快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社會當中發揮拉動就業的基本作用。在社保補貼政策落實的同時,安排了大量的專項基金,用于社保補貼扶持。2017年和2018年分別安排3.29億元、3.815億元用于中小企業、服務業發展和科技型中小企業。
1.財政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數額少。盡管中央財政從資金上逐步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是從近幾年來的扶持數額來看,我國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的專項資金規模占整個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比例很低,因此從數額上來講,對于我國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來說,中央扶持的資金規模相對較少,占我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約為0.18%。
2.財政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范圍窄。中央財政在扶持中小企業過程中,資金的使用受到了諸多條件的限制,使得許多中小企業無法享受財政資金扶持相應政策,當前我國的中小企業需要扶持的有很多,現在融資過程當中面臨著眾多的困難,需要財政給予相應的扶持。當前從條件上來看中小企業需要扶持的企業范圍相對較廣,而財政扶持條件限制之后,只有部分企業受到國家的扶持,實踐中財政資金扶持到的中小企業發展的規模偏小。
從當前財政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的比例來看,由于條件的限制,更多的財政資金,主要支持偏大型企業,其所根據條件提供的資金數額較大,數量較多,而對于一些微小企業來講,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扶持資金到位的很少。多數的財政補貼資金以及扶持資金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以及制造行業上,新型的特別是服務型的和研發型高新技術的微小企業資金支持不到位。而從支持資金的階段來看更多的財政資金扶持發展中的中小企業,而對于中小企業起步階段支持資金較少,成為了一個缺失。當前對于成熟期的中小企業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較為充足對于采購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有限。從數量上來說,更多的企業屬于微小企業,從中小企業的數量上占比較大也解決了我國大部分人口的就業問題,因此財政資金扶持方面應該有一定的調整,促進結構的不斷完善。
從我國財政對中小企業扶持的資金流程上來看,資金是逐步下撥的,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申請要經過中央和地方財政相關部門流程較多,因此在審批過程當中要占用很多的時間,審批手續相對復雜,有很多資金無法及時劃撥到中小企業本身用于企業的發展,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延遲。很多發展中的企業為了獲取資金,利用很長時間準備審批,同時資金無法到位,影響了企業發展,企業不得不采取眾籌的方式進行有效的集資,確保企業的正常發展。在實踐中對中小企業資金扶持無法及時下達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扶持的效果以及扶持的有效性。
當前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政策有限,需要受到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很多小微企業比較畏懼繁瑣的審批程序以及各種條件的限制,直接放棄了財政支持政策,他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旦遇到融資問題或者資金緊缺,就會采取正眾籌借款等多種形式,而直接放棄財政支持政策的補貼,當前政府部門對于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審批,采取集中審批的方式,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而從申請的中小企業數量以及獲得審批的數量的比例上來看,獲得審批通過的比例并不高,影響了中小企業使用中央財政政策獲得資金支持。
1.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量。當前,財政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數額少。從近幾年來的扶持數額來看,我國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的專項資金規模占整個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比例很低,因此需要從數額上不斷增加投入,滿足我國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一是對于發展中的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困難可以采取適度的財政社保補貼的方式進行扶持,確保企業渡過難關,逐步地發展,成熟壯大。二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性信用擔保政策,企業的系統評估機制能夠通過評估的企業,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合擔保機制,為這些企業解決資金問題。完善政策性信用擔保機構,幫助廣大中小企業獲取資金,進而獲取進一步的發展,以嘗試互助擔保機制,讓這些中小企業聯合擔保采用共同承保的方式,使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得到財政支持獲取發展途徑。三是政府要逐步加大整體資金的投入量,為中小企業注入更多的資金,從資金數額上,確保中小企業能夠獲取發展資金。
2.擴大財政資金扶持范圍。中央財政在扶持中小企業過程中,資金的使用受到了諸多條件的限制,使得許多中小企業無法享受財政資金扶持相應政策。當前,要對發展中的中小企業不斷放寬資金使用條件,讓眾多的中小企業能夠獲取資金,進而獲取發展。采取風險基金或者是投資的形式,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幫助,積極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面臨的眾多困難。要逐步滿足中小企業中需要扶持的企業,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國家的扶持。
一是財政補貼需具有針對性。積極解決對于一些微小企業來講,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扶持資金到位很少的問題。從當前財政資金支持中,提升對于微小企業的支持比例,減少條件的限制,投入更多的財政資金,主要支持小型的中小企業。二是要逐步擴大扶持范圍,把多數的財政補貼資金以及扶持資金從傳統行業以及制造行業上,向新型的特別是服務型和研發型高新技術的微小企業傾斜。三是完善對企業支持資金的階段,對于中小企業起步階段進行資金支持。四是政府采購需重點扶持中小企業。逐步加大對于采購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小微企業,從財政資金扶持方面應該進一步調整,促進結構的不斷完善。鼓勵中小企業在管理、科技、財務、法律等方面進行創新,針對提供公共服務項目的中小企業,應該實施特定的鼓勵政策。
1.確保財政資金及時下達。要進一步精簡我國財政對中小企業扶持的資金流程,減少資金下撥中的時間,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流程也要精簡,避免在審批過程中占用過多的時間,審批手續相對簡化,讓資金及時劃撥到中小企業,用于企業的發展。支持資金可以分期、分段下撥,以提升資金的利用率,根據企業發展進度進行扶持。
2.提升服務水平。積極進行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政策宣傳,進行便民服務,讓更多的企業了解當前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政策,讓企業熟悉審批程序以及各種條件。當前政府工作部門對于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審批,改變采取集中審批的方式,盡量采取隨時審批的流程,增加審批通過的比例,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更加容易地使用中央財政政策,獲得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