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鳳 周文清 黃麗娜
為了落實《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的文件精神,2017年5月22日,《廣西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雖然我區的基礎中醫藥服務進入發展的快速期,但我區的基礎中醫藥服務體系仍然不健全,服務能力仍然不足,部分地區存在中醫藥服務基礎設施條件差,人才缺失,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①。而合理的社區衛生服務資源配置是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的基本保障。本文通過選取某中醫藥大學4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藥服務的基礎設施、設備和財政投入建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其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社區服務能力提供參考。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某中醫藥大學在市區的某四個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數據來源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的2012年到2016年的財力、物力、人力5年的建設情況。
用自制調查問卷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房屋建筑面積;固定資產、設備價值;社區財政補助、收入和支出情況、人員等情況進行調查,問卷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財務部門人員填寫,每個社區發放一份,共回收4份。問卷填完后對問卷進行審核,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問卷返回重新填寫,數據的錄入運用excell2010,主要的統計學方法為一般描述性統計。
2016年,四個社區的用房建筑面積都符合國家衛生標準,都不少于1000m2。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的用房面積的發展動態,見表1。社區一的中醫藥服務用房面積在2015年增長,2015的環比增長為28.57%;社區二的中醫藥服務用房面積在2014、2015年增長,2014、2015年的環比增長分別為50%、66.66%;社區三的中醫藥服務用房面積在2013年、2014年的環比增長分別為40%、13.09%,社區四的中醫藥服務用房面積5年不變。

表1 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的用房面積情況(m2)
近年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設備投入,如表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設備總值基本逐年增長,個別年份設備總值的下降。四個社區的中醫藥設備總值基本為增長趨勢,個別年份下降,而中醫藥設備占設備總值的比例較低,見表2,最高的占比是2016年社區一為57.60%,最低的占比為2016年社區二為6.24%。

表2 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的設備價值發展動態表(萬元)
2012—2016年的四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藥服務的收入與支出情況見表3,四個社區每個社區的收入都大于支出,中醫藥服務的收入在緩慢地增長,個別年份出現遞減;中醫藥服務的支出在逐年遞增,個別年份出現遞減。支出情況,只有社區一在2015年比2014年呈現遞減,其他社區及其年份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表3 2012—2016年社區衛生服務的中醫藥服務收入與支出情況(萬元)
人員經費的支出情況如表4,2012—2016年四個社區的人員經費支出是逐年增長的,占總支出的比例基本為增長趨勢,個別年份下降。2014年最高占比超過50%以上,最低為社區二2013年的14.21%。
五年來政府對社區的財政補助投入情況,如表4,大部分的年份財政收入呈現增長的態勢,個別年份出現下降。財政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穩定,社區衛生財政補助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先增長再呈現下降。社區衛生財政補助收入和占總收入比例,最高為45.17%,而最低僅占4.49%。

表4 2012—2016年社區衛生服務的中醫藥服務醫務人員支出情況(萬元)

表5 社區衛生財政補助收入和占總收入比例情況(萬元)
1.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和執業醫情況。職稱以初級為主,中高級職稱數量偏低,結構不平衡。社區中醫藥的高級職稱比例極低,最高僅為4.76%,甚至沒有。見表6,初級職稱及以下的占比最高比例是社區四為88.23%,社區三最低占比為28.58%。
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執業醫情況,如下表,四個社區均達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民族醫科建設的基本標準,中醫藥類別的醫師應占本中心醫師總數的10%以上。中醫執業醫師數占執業醫師總數最高比率為65.38%,最低比率為28.94%,然而中藥師和中醫師的比例,四個社區的比分別為,1∶17,1∶6,1∶8,3∶11。

表6 2016年社區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執業醫和職稱情況(人)
2.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年齡和學歷結構情況。見表7,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30~39歲,最高比例占68%。其次是40~49歲之間。30歲以下和50歲以上年齡段人員較少。社區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學歷主要集中在本科,最高比例占57.14%,其次是大、中專。在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中,本科和大專學歷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數占較大比重,研究生比例偏低,甚至沒有。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條件建設②。中醫藥發展需要有充足的用房和設備來支持醫療技術的發展。四個社區的用房建筑面積都符合國家衛生部規定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標準,用房面積情況屬于固定資產,變化穩定,其面積增長是各根據其業務需求相適應。繼續實施適合本地區發展的廣西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建設中醫科室和中藥房的建設標準進行服務條件建設。

表7 2016年社區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年齡和學歷結構情況(人)
基本的設備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基本醫療服務的硬件保障③。四個社區的中醫藥設備總值基本為增長趨勢,個別年份下降,而中醫藥設備占設備總值的比例較低。個別年份設備總值的下降與設備的使用損壞與折舊有關,會相應的減少設備總值,同時也與中醫藥服務和使用的設備“簡、廉”有關。田愛紅④在《社區中醫藥資源配置現狀研究》談到,中醫藥設備配備率最高的主要是針灸治療床、電針儀、火罐、脈枕等中小型設備,缺少大型中醫藥設備,也是中醫藥設備總值低的原因之一。為了更好發展基層中醫藥服務需要,應該了解轄區居民需要的衛生服務需求,了解社區衛生固定資產,進行資源優化配置⑤。能提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水平,不斷滿足地區發展需要。
2012—2016年的四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藥服務的收入與支出呈現增長趨勢,個別年份下降,而中醫藥服務的收入占社區總收入的比例,每一個社區呈現的增減趨勢不一。由于每個社區對于中醫藥的不同的需求量,重視程度不一;也由于中醫藥服務發展具有“簡、便、廉、驗”的特色,也中醫藥服務的服務量相對于西醫的服務量少,而中醫藥服務項目價格相對低廉,總的收入相比較低⑥;也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量有關,診療量的增加會使其總收入增加。必須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的服務能力的提升,如提高中醫藥健康管理能力,拓寬中醫藥的服務領域,推進基層簽約服務、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等。人員經費的支出也逐年增長,由此說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保證醫務人員的工資和待遇及各種培訓等,從而有利于保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人力資源不流失。
五年來政府對社區的財政投入情況,大部分的年份財政收入呈現增長的態勢,個別年份出現下降。社區衛生中心的所有收入影響著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的提高。基層衛生服務發展還不夠充分,服務能力還需不斷提高,要發展就少不了財政投入。增加中醫藥的財政投入,保障中醫藥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中醫藥大設備投入等。促進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的健全,服務能力的提高。
中高級職稱數量偏低,初級職稱的中醫藥衛生技術人員比重大,結構不平衡。這不利于激發衛生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廣西醫療機構中的中醫藥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少,職稱主要分布在初級和中級,而本應成為中醫藥衛生技術隊伍中堅力量的中級職稱人數比例也相對偏少⑦。這需改進職稱結構,政策鼓勵和支持基層符合要求的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⑧。調動基層中醫藥人員的積極性。
四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藥類別的醫師均占本中心醫師總數的10%以上,達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民族醫科建設的基本標準⑨,然而中藥師和中醫師的比例,嚴重偏缺,最嚴重偏缺的比為1∶17,根據《全國中醫醫院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標準(試行)》(衛生部、勞動人事部1986-04-05發布)規定,醫生與藥劑人員之比應當為1∶0.8,而這幾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沒有達到。沒有足夠的中藥師的數量和質量的保障,嚴重影響基層中醫藥服務的效率,何來提高服務能力。從學校到政策、待遇都要重視中藥師的培養。
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30~39歲,其次是40~49歲之間。這兩個年齡層次的中醫藥人才在專業技術水平上都有較高、較穩定的發揮,在工作心態和心智上都偏向成熟,能夠較理智地看待問題,有利于中醫藥專業技術工作的開展;而30歲以下年齡段人員較少,年輕后備力量略顯不足,不利于年輕人才的儲備,年齡結構分布有待優化⑩。需要更多的財政投入到中醫藥事業發展中來,去吸引和留住年輕的中醫藥衛生技術人員,讓其看到在行業發展的價值和希望。
社區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學歷主要集中在本科,其次是大、中專,研究生比例偏低,甚至沒有。要壯大基層中醫藥人員隊伍,就必須加大學歷提升與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社區引進高層次人才較為難,這時需政府有相應的扶持政策,去吸引和要求基層的人才建設。鼓勵和支持社區的原有衛生人員,提高學歷和專業技術水平。
注釋:
①廣西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桂衛發〔2017〕5號,2017.5.22
②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N]. 中國中醫藥報,2016-10-19(003)
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標準 [S].衛醫發〔2006〕240號,2016.6.30
④田愛紅,武薇,楊紀鋒,王艷紅,楊莉.社區中醫藥資源配置現狀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17(05):28-31
⑤宋奎勐,徐玲,孫曉杰,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開展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2,9(1):27-30
⑥梁崢嶸,于貞杰,湯敏,姜海濤.居民社區中醫藥衛生服務利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08):3-5
⑦王冠軍.中醫服務項目納入財政補償模式研究[J],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2
⑧姜威,李宗友,胡艷敏,伍曉玲,薛明,趙陽,段維.廣西、重慶、陜西三省市基層中醫醫療機構及人員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5,39(01):32-35,
⑨廣西壯族自治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民族醫科建設基本標準[S].桂衛中〔2012〕34號,2012.8.22
⑩彭莉萍,陳曉東.廣西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力資源的現狀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3(01):194-195
?鄧建軍,楊曉云,陳艷,周銳,謝君,覃秀珍.中醫藥法實施背景下奉節縣中醫藥人力資源配置現狀調查 [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9):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