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晶,何瑛超
(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教學運行應急管理策略的研究”
第一,行政管理部門指導在線教學經驗不足。全國高校普遍以教務處為教學行政管理中心,建立規章制度,對各教學單位進行指導和行政干預。我國的高校教學運行管理是依靠一定的計劃規律而產生和運行的,是管理者具體思想和意識的體現,管理者通過對教學系統的運行進行計劃、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工作的分析與布局,使教育資源更好地應用于教學,提升總體教育質量,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達到育才的作用。教務處作為教學運行管理的核心部門,起到了承上啟下、上通下達的作用,既要做好上級政策信息的傳達,又要做到在線運行教學工作的指導。教學管理部門在本次疫情下的教學運行管理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起到的中樞神經的作用。教務處需要指揮全校的在線教學工作開展,必須提前熟悉和了解在線教學模式,預判需要面臨的各種情況,掌握如何解決教學組織、教學模式改革、教學資源分配等諸多問題,制訂合理的實施方案,化解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務處作為教學運行行政指導部門,需要承受的壓力大、責任重。
第二,師生均缺少線上教學經驗。近些年,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高校已經進行了嘗試和推廣,但與全面線上教學有所不同,前者,教師線上教學輔助線下教學,而疫情下的線上教學是全面的網絡授課,通過攝像頭、麥克、網絡連接師生,實現教學。全面的線上教學環節給師生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線教學平臺和各大app程序的應用,更有利于教學管理者對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和把控,但同時也暴露出各種問題,教師對在線教學模式不熟悉,教學設計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線上教學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學考核形式單一。學生個體差異化明顯,自覺學習主動性不強,由于在線教學師生互動環節不夠,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下降。面對教學形式的改變,教師需從思想和行動上進行轉變,知行合一,做好線上教學的心理準備,從教學模式到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設計等的轉換需要充分的準備,要以學生為本,精準施策,牢固樹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和自主學習需要,真正體現由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以此來彌補線上教學經驗的欠缺。
第三,教學資源利用不合理。面對線上授課,教學運行最大的困難是如何保障線上教學穩定、教學資源分配得當、教學效果不降低等問題。教學平臺使用類型多,訪問量大,全國各院校均在使用,造成上課高峰期網絡擁堵、斷線、卡頓等現象。教學平臺的選擇、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使得線上教學沒有統一的標準。由于學生居家授課,需要參加線上聽課的門數較多,出現多平臺學習,上不同的課選用不同的軟件的問題,給學生造成了困擾。各高校需根據校情,針對不同授課需要,采取自主選擇、因“課”制宜等形式來解決教學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針對以上的問題,需要教學管理部門進行適當調整和協調,以保障教師和學生快速適應在線教學模式,保障教學運行流暢。
第一,增強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管理的載體是組織,應對疫情,應首先確定教學運行領導組織機構,制定在線教學指導性文件。以齊齊哈爾大學教學運行應急管理為例(以下簡稱學校),在線上教學實施前,成立了由校領導為組長的疫情下本科教學運行領導小組,由上至下,分級明確主體責任,明確工作目標,擬訂工作方案。在制訂教學工作調整預案和在線教學工作方案時,要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考慮到預案執行效果可能出現的偏差,對全校的在線教學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同時,以人為本,以穩定在線教學為核心,組織和指導各教學單位結合自身專業和課程特點制訂本單位工作方案,注重更新課堂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第二,加大師資培訓力度。培訓能夠傳遞知識與技能,標準與信念,提升教學組織的凝聚力,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在應急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教師線上教學的近期需要,同時要通過有效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手段,幫助教師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和先進教育思想,掌握信息化技術的科學學習方法。學校針對在線教育綜合平臺等線上教學平臺專門制作了操作指南,組織有針對性的線上教學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培訓20余場,將所有教師都納入培訓范圍,教師人人熟悉各教學平臺的交互性和易用性,熟練掌握平臺資源的使用及課程資源的設置,為教師進行直播講解、錄播講解、MOOC或SPOC教學等具體教學模式的選擇奠定基礎。
第三,建立信息聯動機制。信息接報的高效、準確,直接影響決策部署,要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信息聯動協調機制,規范建立聯動標準、聯動流程和定期協調反饋的督導督學機制,消除教學管理與學工管理的信息壁壘,確保高校各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實現信息更快速、更準確的報送和流轉。學校各學院于開課前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分級聯絡網,建立以課程為單位的由任課教師、學生、輔導員、班主任組成的多方聯動機制,落實班級聯絡負責人,通過微信、QQ、釘釘群等交互平臺,確保教學信息通暢無誤。同時,堅持分層分類、加強引導原則,強化校院兩級督導,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加強對線上教學實施、線上課程考核、線上教學效果等進行質量監控與教學督導。
第四,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在教學運行應急管理中,要加大對教學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煉,提取有用信息,為線上教學運行提供有效的體檢報告,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預警。線上教學期間,學校利用平臺和教學軟件對課堂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統計學生出勤率、教學效果、作業情況、考試考核等數據信息,由各教學單位進行分析匯總,反饋至教務處進行綜合處理,對信息數據反應突出的問題進行協調和解決。同時,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分階段對教學滿意度進行調查和評價,采取電子問卷網上調查的方式,通過設計本科生、任課教師和教學督導等三類問卷,對線上教學不同時期和階段開展情況調查,形成在線教學開展情況調查數據報告,對于反映出的影響在線教學質量的學生注意力、師生互動度、網絡狀況等因素等給予關切和改進,有利于保障后續線上教學工作穩中有升。
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應采取積極的教學運行應急策略,從組織管理、制度管理、師資培訓、信息數據分析、在線教學督、激勵機制等角度探索疫情下教學運行的方法和對策,保障疫情下在線教學運行的穩定,推進高校在重大突發事件下教學運行應變能力、深化教學改革和創新,加速信息化技術與傳統教學深度融合,為高校教育運行管理應急策略研究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