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昕,韓春暉
(齊齊哈爾大學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8.54億人,手機網民規模達到8.47億人,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在這個互聯網技術高速發達的時代,高校學生的手機使用率基本達到了100%,手機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們獲取信息、休閑娛樂、社會交往的重要途徑。從促進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手機新媒體對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不利于學習的負面影響,如學生中患有“手機綜合征”的人數在悄然增多;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打游戲,“隱形逃課”的學生更是隨處可見。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導高校大學生利用手機新媒體進行學習成為近年來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熱門話題。本研究探討了如何在運用手機新媒體的情況下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為高校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參考。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它是不同于報紙、廣播、雜志、電視四大傳統媒體的“第五大媒體”。手機最早誕生的時候是為了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聯系,是一個基本的加強信息交流的通訊工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在其原有的基礎上融合了電子通信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將其與新媒體結合,逐步演變成具有多種功能的手機新媒體。
如今的手機已由簡單的、人們進行互相聯系的通訊工具轉變成一個具有多功能的綜合性媒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邁入了5G時代,手機新媒體所獨有的特點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2.1 交互性強
傳遞信息的人與接收信息的人可以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進行雙向交流。傳遞者在發布信息后很快就能收到接收者的評論與建議,接收者也能在交流的過程中將自己的角色轉變為傳遞者。雙方相互交流,進行廣泛快速的互動。
1.2.2 傳播速度快
手機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當發生突發事件時,手機新媒體可發揮自身的優勢,隨時隨地更新報道內容,向人們提供來自一線的最新消息。在人人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的時代,每個人都能在第一時間同時關注到社會上所發生的重大新聞。
1.2.3 傳播內容及形式多樣化
手機新媒體不僅打破了地域時空的限制,也沖破了對信息傳播者的限制,人人都可能是新媒體時代的記者,傳播各個領域發生的最新消息,傳播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而每個人在對傳遞信息形式的選擇上各不相同,有些人會選擇直播的方式來傳達信息,有些人則選擇創建公眾號、發表文章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一些事件的看法。正是因為大家的不同選擇,才使得手機新媒體的傳播形式變得多種多樣。
如今,手機新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離不開的“伴侶”,手機對大學生的作用已不再局限于和家人或朋友之間的通訊交流,或者作為他們生活和娛樂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時,對他們的日常學習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手機新媒體以它超大容量的信息儲存和迅速準確的便捷搜索,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們更容易接觸到豐富且免費的學習資源,并創建更好的學習平臺,這些新媒體信息大大地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成本,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使他們的學習不必再受時空的限制。第二,手機新媒體的發展加強了不同高校學生間的聯系,提供了學生們互相分享學習資源及學習經驗的平臺,從而促進了大學生們的共同進步。第三,手機新媒體使師生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互聯網與手機如此發達的今天,學生能夠在課下遇到不會的問題時,立刻與教師取得聯系,尋求教師的解答與幫助,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第四,手機新媒體以其多種多樣且有趣的學習軟件,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第一,從學習角度來說,手機的頻繁使用會使大學生們對其產生過度的依賴,一旦遇到不會的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上網搜索,而不是自己開動腦筋來解決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一些自控能力弱的學生的學習動力。第二,一些學生由于自控力不強,患上“手機綜合征”,在課上或課下都會不停地玩手機,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習,給他們的身體也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第三,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手機軟件良莠不齊,有的軟件還存在誘導性消費,大學生對此方面的識別能力相對較弱,有時會在精力或財力方面產生不同程度的無意義的消耗。
在自主學習時選用良好的手機軟件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目前,市面上有多種多樣的時間管理軟件,如番茄鐘、高效Todo、滴答清單等,自制力弱的學生不妨在學習時選擇自己喜歡的軟件進行自控,減少玩手機的時長,提高其學習效率。自制力強的學生在選擇學習軟件時要選擇質量比較好的軟件進行學習,或者征詢教師和其他有經驗學習者的建議去購買。
將傳統課堂教學與手機新媒體學習相結合,打造“互聯網+教育”模式,改革教學方式,創新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學習軟件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方式更加生動有趣,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正確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使用手機。
高校管理部門和各院系的教師可以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地使用手機的態度,使他們能主動意識到過分依賴手機所產生的危害,能夠自覺抵制一些使用手機所帶來的不良傾向和影響。學校可以開展各種學習活動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利用手機新媒體進行自主學習是高校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極大地推進了在線學習的進一步開展,國家也提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隨著學習軟件的不斷開發和完善,利用手機新媒體提高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