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紅
(長春財經學院,長春 130000)
我國市場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高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一是產業轉型帶來的現實需要一大批高新人才作支撐;二是產業結構調整使各專業人才結構得到充分優化;三是產業發展帶動了自主創新,各企業要引進人才,提高發展質量。當今,金融專業相關崗位在看重學生理論知識結構、學歷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民辦高校必須為“金融”專業學生創設“實訓基地”,以解決金融專業畢業生“畢業即失業”的問題。在新的社會背景下,要深化高校實訓基地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實訓基地的教學功能、實踐功能。
高校金融實訓基地可分為校內、校外兩部分,校內以“校園項目、模擬仿真基地”為主要載體,讓學生在校內進行模擬實踐;校外是以證券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模擬基地為載體,以鍛煉學生的證券市場認知能力、前臺業務能力等。實訓基地的構建和校內教學模式的構建有本質上的不同,要遵循技術性、共享性、開放性原則,營造出一個貼近于職業需求、行業發展趨勢的職業環境,同時,借鑒現代金融機構的管理運作模式,不斷完善管理過程、人員配置等,最終形成“企業文化”氛圍[1]。實訓基地的管理和校園管理有著本質的不同,應該盡可能體現出先進的職業原則,同時,注意專業發展和管理的契合程度,合理調配有限資金,得到應有的投資回報。
如今,國內金融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較為成熟,諸多民辦高校根據金融專業的發展需求,構建出了涵蓋理論培訓區域、模擬教育區域、實戰演練區域、人才對接區域的“實訓中心”,其管理指導思想為“根據高校學生的認知特征,以職業發展、專業發展、理論深化為主線,突出職業綜合能力培養、職業素養培養,滿足學生創新能力發展需求以及社會發展需求,同時,將專業技能訓練、職業素質訓練作為核心”[2]。
在社會環境中,工作能力、創新能力即為核心創造力。在新時代職業發展理念下,高校應該根植于企業現實要求,將管理重心放在學生職業發展、專業發展方面,將具體的管理措施評價落實到實訓各環節中,客觀分析實訓中心運作情況是否符合社會發展,學生的發展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是否出現了影響實訓效果的問題,達到揭示當前實訓中心管理現存問題的目的。民辦高校金融實訓基地的管理應該避免傳統的臃腫管理體制,針對實訓中存在的問題,秉承“實效第一”的原則,考慮到基地實訓的實際功能,分析問題成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成效[3-4]。
針對實訓安排不合理、實訓信息化設備使用率低下等問題,應該充分考慮到民辦高校的運作現狀,秉承“6S”管理理念,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實現簡便、見效快、持續改善等管理目標,避免民辦高校資源出現“空耗”等問題。
“理論、實踐”整合是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學生實訓基地管理追求的主要目標及正確途徑,是當下民辦高校金融實訓基地改革創新的要素,有相當一部分民辦高校采用了“校企聯合”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管理模式,其精髓是培訓、教學,實質是“就業導向、完善實訓體系”,其中“實踐、開放”是實訓基地運作的核心理念,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學生實訓基地要有一個合乎社會發展情況的環境作為現實保障,保證學生快速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確保管理結構精簡的基礎上,吸收企業代表參加實訓基地管理,基地的管理體系中應該有企業的常駐人員,并在實訓活動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管理角色[5]。積極引入企業高新人才、代表參加教學、培訓,使其在實訓基地中扮演教師或合作伙伴的角色,對學生言傳身教,使學生對當前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有足夠的了解。
一是要積極引入企業管理體制、金融行業規范,在實訓基地管理過程中,根據金融行業的嚴謹性質、專業性質,引入《金融業國際標準與準則》《金融行業標準管理辦法》《金融行業日常禮儀標準》等等。根據崗位設置情況,引入相關企業的考核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上崗制度、崗位升遷制度等等,和學校內部的管理制度整合起來,使學生快速適應環境變化;二是要根據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積極滲透優秀的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發展、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且被廣大職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價值觀、道德觀、職業觀念。在基地管理過程中,要將企業文化作為落實管理行為的重要支撐,以“見縫插針”的方式,為學生灌輸企業文化理念,讓學生在實訓基地真正感受到“金融從業氛圍”;三是要實現教學、訓練和管理的無縫接軌。多數學生在校園中養成了“管理、學習”分離的觀念,他們沒有認識到現代社會企業運作過程中管理的重要性。要實現訓練、管理的整合,讓學生了解到實訓基地的管理也是實訓基地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管理是保證未來工作順利開展的核心要素[6]。
金融行業作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自1897年起,中國通商銀行成為第一家中國人創辦的銀行,120年后,全中國已經有4000多家銀行機構,2015年全國共有金融從業人數607萬人,10年來增加了200多萬,平均每年增加20萬。金融行業整體發展趨勢良好,但是對人才的要求卻在不斷提升,實訓基地作為提高高校學生綜合素質、從業能力的主要場所,其管理方法決定了實訓基地在教學方面的有效性,決定了高校學生未來的就業情況,目前,亟需提高實訓基地和企業的合作力度,從管理層面滲透企業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并提高實訓基地的管理效率,優化管理結構,保證實訓基地的持續、有效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