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勤
近年來,智能手機在高職學生中運用較為普及,各類手機學習軟件也大量涌現,這些APP以其快捷、實用、有趣等特點吸引了大批語言學習者。將智能手機運用于高職院校預科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中是切實可行的,能夠提高預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技能。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2011-2020)》中明確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并提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育理念、思想、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創新的理念,希望找到實現教育信息化目標的有效方法與途徑,以解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成效不顯著的問題。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理念的提出,為高職預科教師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了一條新的探索路徑,更觸及了傳統高職預科教育的結構性變革。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用戶規模不斷上升。同時,手機漢語學習軟件APP也大量涌現。這些APP實用、快捷、有趣,既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又能滿足學習者隨機利用零散時間學習漢語的需求。由此,運用智能手機輔助課堂教學便水到渠成。
2.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觀點符合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的特點,學習者根據自身意愿選擇移動學習獲取所需知識,同時獲得自我探知的能力。
2.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引導學生從原有經驗出發,生長(建構)起新的經驗,即學習者根據自己現有知識以及認知水平,積極主動地獲得新的知識和概念的一個探索過程。移動設備的更新及各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軟件的發展為學習者創設了各種合適的情景,學習者可以通過這類 APP 模擬真實角色,從而達到學習目的。
近年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高等職業學校為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在預科教學上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當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仍然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尋找更適合高職院校的預科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3.1 傳統的教學模式
目前,新疆高職預科教學中還是運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參與互動的機會很少,這樣一來學生上課時會容易走神或玩手機聊天等,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不利于預科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
3.2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參差不齊的生源
當前新疆高職院校預科教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學生生源問題。現在高職院校主要的生源一是通過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高生,二是通過單招招收的來自全疆各地州適齡學生。高職預科生源多樣化,進校分數不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相對較低,且水平參差不齊,而他們進校后預科期間的課程設置一樣,所用教材一樣,乃至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都一樣。
4.1 智能手機功能齊備,便捷的校園網為學生隨時隨地上網提供保障。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先進, 包含學習、支付、出行、購物等各方面功能,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加之,互聯網的普及讓智能手機的更多功能被開發利用起來。當今大部分的公共場合都可以通過WIFI無線網絡免費上網,高職學生所使用的智能手機均可通過3G或4G上網,且費用低廉。這就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移動學習提供了現實基礎,表明移動學習在預科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
4.2 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大部分學生認為豐富多彩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軟件等信息資源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大量且最新的知識以圖片、動畫、音頻、視頻、游戲等方式呈現,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個性化需求,讓學習變得輕松愉快、趣味盎然,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再者,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是移動學習的最大優點。學生能夠利用一天中的零散時間,識記詞語、瀏覽新聞、完成作業等。
4.3 便于學生與授課老師和其他人進行學習上的溝通交流。
高職預科教學不像高中,學生可以隨時找到老師解答問題。高職預科學生除了正常上課以外,擁有早自習和晚自習的大塊自由時間可以自主學習。有了智能手機,在老師下課離開后,學生遇到問題不會像以前一樣只能等到見到老師才能找到答案,學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用更多的方式與老師取得聯系,可以立即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4.4 更廣泛的使用功能。
智能手機上除了有打電話、發短信之功能,還有聊QQ、微信,視頻聊天等功能之外,還可以用來下載電子書,可以安裝電子字典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軟件,可以下載各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電影或者學習資料、瀏覽網頁等。對預科學生來說擁有智能手機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個新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平臺。有了智能手機,學生可以把電影、學習視頻下載到手機上,他們可以在課堂之外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學到地道的、純正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由于智能手機的廣泛存在,現在老師可以在課后把上課內容上傳到學習通上,這樣學生就可以下載到智能手機上反復學習,從而鞏固課堂學習效果。
筆者于2018級預科教學中,將智能手機運用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中。如:在預習環節把課文中抽象名詞的圖片發到qq群或者微信群,將課堂中即將涉及到的音視頻提前發至班級群供學生預習;課堂教學中布置小練筆時允許學生上網搜索數據、史實等客觀性知識點以輔助學習;推薦學生下載安裝漢語字典、成語詞典、現代漢語大詞典、普通話學習、天天漢語、百度漢語、漢語學習等軟件,以保證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素材。此外,還有一些在線課程學習平臺開設的相關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課程,如寶寶巴士、嗶哩嗶哩、網易云課堂、網易公開課、騰訊課堂等。豐富的教學資源,生動形象的微課視頻,讓教學變得更生動直觀簡單,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筆者建議學生課外閱讀適合他們水平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文章、短篇小說或聽新聞。課堂上可以適時地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將比賽結果記入學生操行分,列入平時成績,這樣學生學習就有動力,做到隨時隨地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但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僅靠教師在課堂上灌輸是遠遠不夠的,語法和語感的掌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把智能手機運用到高職預科教學中有切實可行的意義。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可以全面提高預科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學生備考MHK考試提供在線練習平臺,為學生說一口流利的國家通用語提供保障,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成績。
移動學習教學模式更加關注學習者自身的學習能力,更加符合學習者自身的特點,學習不再只是靜態的文字,也有生動的畫面、逼真的情境;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習的協助者和指導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手機APP背后隱藏的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隨時隨地學習的便捷性為學習者提供了隨時學習的可能性,是傳統教學的有效補充。總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教育的變革,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的彰顯,影響力也將會進一步擴大。
(作者單位:昌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