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
跑轟戰術是以高速跑位和流暢的輪轉傳球為主要特點,強調攻防轉換的速度減少半場陣地進攻的一種戰術打法。通過半開放式進攻體系讓球員通過連續不斷的傳球和快速移動制造得分機會。本文以我校男子籃球隊在第21屆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二級聯賽西南分區賽運用跑轟戰術取得勝利的效果為依據,對跑轟戰術策略的應用進行分析。
跑轟戰術策略是球員通過快速的跑動運用連續不斷的傳球在最短的時間打出具有較高效率的閃電戰。球在快速的傳遞中,無球隊員通過擋拆、傳導、跑動、切入等方式在防守球員立足未穩時制造空位,完成有效得分的進攻策略。球員通過不知疲憊的高速奔跑拖垮對方球員,這種進攻通常能打出讓人賞心悅目的比賽,通過帶有侵略性的防守和積極的拼搶籃板球,為自己建立信心擴大戰果并形成領先優勢。
快速的跑動能打出精彩紛呈的比賽,但快速的攻防轉換也是一把“雙刃劍”。隨著攻防快速轉換,球員體力也在快速的消耗并產生疲勞。疲勞會導致身體協調性下降、投籃命中率降低、防守注意力不集中、拼搶籃板球不積極、進攻傳導球失誤過多等情況。因此球員耐力素質是跑轟戰術成功實施的重要因素。
2.1 強化體能儲備是跑轟戰術之基
一場比賽時間為四十分鐘,場上隊員必須不停地移動,消耗能量過大,球員就需要有足夠的體能作為完成比賽。強化體能儲備首先要對球員進行專項耐力訓練,使球員克服長時間運動所產生的疲勞。根據跑轟戰術策略的特點,球員在賽場進行連續且多次數攻防轉換,要注重發展耐力訓練,提高心肺功能。在快速奔跑與攻防節奏的狀態下隨著奔跑距離變長運動負荷增大,球員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投籃命中率降低、傳球失誤率增高、移動速度變得遲緩、防守強度降低、體溫升高、心率加快、移動速度遲緩的運動表象。可采取75-85%的負荷強度,心率保持在160次/分左右。重復次數與組數,逐漸提高耐力練習的密度。
2.2 專項耐力訓練方法
2.2.1 折返跑
折返跑是利用根據球員在比賽中快速攻防轉換而產生的訓練方法,是籃球球員具備的基本能力,可以有效的強化球員的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的耐受力、靈活性及腿部肌群的爆發力。同時快速的奔跑使球員在缺氧的狀態下提升機體對缺氧狀態下的耐受能力。
2.2.2 跳臺階
利用臺階進行跳躍訓練發展球員踝關節力量與核心力量。分組并快速的進行單腳、雙腳跳躍不但可以發展身體的協調性還能發展小腿肌肉的力量,使踝關節韌帶與小腿肌群變得更加有力。使身體在跳躍狀態下變得更加穩定,有效增強跳躍高度及連續起跳的能力。
2.2.3 越野跑
開展越野跑使球員擺脫枯燥乏味的田徑場,在野外自然環境中開展公路跑。球員在沒有固定的距離,也不受到場地的限制的狀態下進行訓練。為球員規劃路線和時間,使他們在克服地形、地貌不斷彎折起伏的變化的同時也對體力的消耗也特別迅速,要經過沙地、草地、泥濘地面對的意志品質是極大的考驗。
2.2.4 沙灘跑
由于沙灘具有柔軟且不穩定的表面,對發展球員的踝關節、臀部、股后肌群、臀屈肌變得更加具有力量。在沙灘質地較軟奔跑啟動時需要球員爆發出比平時跑步更大的力量,對增強肌肉的鍛煉和發展爆發力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2.3 小球策略融合訓練是跑轟戰術之要
將小球風格打法融合跑轟戰術策略。利用擋拆、傳球、積極的跑位來制造投籃得分機會。發揮球員中遠投的能力,跑動中打亂防守隊員的防守節奏,削弱對手的信心及對勝利的渴望。將準確快速且隱蔽的傳球與跑轟相結合加快攻防轉換的速度,但小球策略也存在弊端例如過多傳球極易導致失誤、進攻投籃失準容易被對手發動快攻反擊等。將小球與跑轟策略相結合,利用快速跑動、準確隱蔽的傳球、高質量的擋拆、精準的投籃、積極兇悍的防守方式等,補齊跑轟戰術的短板。
著重培養球員在干擾狀態下的投籃穩定性。首先,保持發揮穩定的命中率,針對球員心理進行錘煉。球員在比賽開始時主要表現為精神飽滿、作風頑強、斗志滿滿和每球必爭的自信。即使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也能有積極的斗志和反敗為勝的信心。但在比賽過半時體力消耗的同時心理能量也在快速的消耗,導致投籃技術動作變形中率下降,極易產生焦躁情緒和對比賽過早的喪失信心。
同時在日常訓練中要注重強化的抗干擾投籃能力。在對手封蓋的情況下養成迎接防守人封蓋的快出手,加強快速橫向、縱向移動時的跑動的投籃。使球員在快速的移動中尋找瞬時時機,體會快速的出手投籃時機的感知形成快速投籃的慣性,提升具有自身投籃風格的投籃節奏,培養強大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要取得跑轟戰術的成功,就須在訓練時堅持“三從一大”的原則,即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培養球員養成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勇于拼搏每球必爭的優良作風。提升球員的體能儲備完善戰術體系。采用高強度的訓練方式,使球員在比賽中具有穩定的投籃命中率和戰勝對手的信心,保證跑轟戰術策略在賽場上應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