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鎖 劉西斌 辛海松

【摘 要】目的:探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與臨床應用價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有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本院就診,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將86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患者應用保守治療,觀察組43例患者應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3月、術后1年的疼痛評分、JOA評分與術后腰部功能恢復情況(優良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3月、術后1年的疼痛評分、JOA評分與術后腰部功能恢復情況(優良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療效理想。
【關鍵詞】脊柱椎間孔鏡手術;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疼痛評分;腰部功能
【中圖分類號】R87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有學者調查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不斷提升,主要受患者職業、運動等因素的影響。常規保守治療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治療需求[1]。而脊柱椎間孔鏡手術則應運而生。大量研究[2]表示,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是一種新型微創手術,能夠保留患者腰椎的解剖結構以及生物力學,術中出血量較少,術后恢復快、恢復優。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有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本院就診,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將86例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對照組各有患者43例。觀察組64例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年齡在32歲-66歲,平均(49.87±4.16)歲。患者的病程在6-32月,平均病程(19.7±2.3)月。對照組64例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在32歲-68歲,平均(50.23±4.43)歲。患者的病程在6-30月,平均病程(18.7±2.1)月。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保守治療:絕對臥床平躺休息(1-2周),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一天3-4次,一次20分鐘,對于疼痛感明顯的患者可以給予活血止痛的藥物服用。
觀察組應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患者在“U”型墊上俯臥或側臥,懸空腹部,經C形臂X線確定進針點,并做好體表標記。常規消毒鋪設無毒毛巾、手術薄膜,應用德國Joimax椎間孔鏡系統進行操作。給予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進行逐層局麻,在X線透視下置入穿刺針,確定針尖達到椎體上關節突前尖部后,在關節突周圍進行局麻。隨即穿刺針緊貼上關節突前緩慢進入椎間盤,經穿刺針在椎間盤內注入美藍溶液,對髓核組織進行染色,順著置入的導絲制造程度為0.8厘米的切口,再逐步置入導棒、擴張導管,并應用環鉆、磨鉆打磨上關節的突前上部,逐步擴大椎管與椎間孔,將工作管道置入,確定管道良好后,置入內鏡,將染藍的髓核組織全部切除,并逐漸調整鏡頭方向與工作通道,探查患者的椎管,若還有髓核突出壓迫椎管硬脊膜囊與神經根,則摘除突出椎間盤組織,充分暴露韌帶與神經根,并應用雙極射頻將殘余髓核組織消融,形成纖維環。探查并確認神經根后進行松解,完成手術后注入地塞米松,縫合皮膚切口,外敷敷貼,進行直腿抬高試驗,確定為陰性則讓患者返回病房。
1.3 觀察指標
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前、術后1周、術后3月、術后1年的疼痛評分、JOA評分與術后腰部功能恢復情況(優良率)。(1)疼痛評分應用VSA視覺模擬評分法[3]評測,總分10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分值越高,患者越疼痛。(2)JOA評分應用日本骨科學會的JOA下腰痛評分系統[4]進行評測,總分29分,從患者的主觀癥狀(下腰痛、腿痛)、步態、直腿抬高試驗、感覺障礙等維度進行評測,分數越高,患者的感官越好,分數越低,患者的情況越差。(3)術后腰部功能恢復優良率應用改良MacNab療效評定標準[5]。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數據包中進行數據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前、術后疼痛評分、JOA評分對比。
2.2 術后恢復優良率對比
隨訪一年,觀察組64例中優39例,良20例,中4例,差1例,優良率92.19%。對照組64例中優28例,良22例,中7例,差7例,優良率78.13%。觀察組的腰部功能恢復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X?值=12.998,P<0.05)。
3 討論
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是臨床所提出的新型治療方案,微創、安全、療效確切、并發癥少,能夠從多個角度將髓核組織摘除,松解神經根。再者,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是在內鏡的直視下進行手術操作的,在注射美藍溶液后能夠更為準確清晰的糞便髓核組織、神經根以及鄰近組織,能夠準確的摘除髓核突出組織,并且可以同時探查患者椎管內神經根的情況以及神經根周圍組織。再者,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是在局麻情況下完成的,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比較小,不會改變患者的脊柱穩定性。也有研究認為,脊柱椎間孔鏡手術不僅僅可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而且能夠有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椎管狹窄,均具有顯著優勢。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患者術后疼痛感明顯下降,腰椎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常規保守治療。
綜上可知,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王軍.脊柱椎間孔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探究[J].當代醫學,2017(23):75-76.
張得榮.靶向定位TESSYS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15):152-153.
喬志剛,劉崇奇,李聰鵬.經皮椎間孔鏡技術在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7(18):77-78.
吳新江,劉云龍,闞瑞.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可行性及臨床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3761-3762.
陳會平.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切除術與椎板開窗椎間盤切除術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近期療效比較[J].頸腰痛雜志,2018(4):5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