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萍,方偉佳
(哈爾濱商業大學 旅游烹飪學院,哈爾濱 150028)
爆發式增長的新技術使得傳統的數據整合軟件無法有效捕捉、管理信息,造成信息缺失或信息傳達不清等問題。大數據是一種決策力、洞察力和整合力強大的信息資產,有效地解決了爆炸式信息時代的信息資源整合和傳達問題,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也由傳統模式轉變為混合式教學模式[1]。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大數據背景下新型教育模式的產物,這一模式將“在線教學”和“面對面教學”有效結合,使知識傳授快捷方便的同時更加清晰簡潔,彌補了在線教學無法形象化和面對面教學效率低的缺點,使學習者感受到深入淺出的教學理念[2]。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為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三個缺陷:重講授、輕實踐;教師“口述式灌輸”;師生之間缺乏互動。雖然現代課堂引入了多媒體,但實質是從“黑板+口述”變為“多媒體投影+口述”,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刻板問題。隨著學科理論知識內容的復雜化和廣度化,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教育要求,多類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陰東亮對精神病學學科的教育模式研究表明,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理論筆試成績、實操得分、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均較高[3]。莊敏在研究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英語學科中的應用發現,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實踐知識,對構建型教學環境的營造效果更佳[4]。王培就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線性代數課堂中的應用提出,混合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線完成預習題目,答題情況成為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的準則,課上討論,課下延伸,這樣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
全球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將網絡帶進課堂,教學過程不再是由教師面對面傳授知識給學生,而是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以網絡平臺為載體,豐富課堂內容,調動學習氛圍。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模式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由于網絡模式的選擇不同,結合后形成的形態也各有不同,因此平臺的選擇對混合式教學影響很大。目前平臺選擇一般有三種,分別是慕課、微信、藍墨云班課。
A.慕課。這一詞匯于2008年在加拿大被學者提出,2012年開始不斷引入其他國家并投入使用,該平臺也不斷走進各國的教學課堂中[6]。慕課平臺可實現針對性教育設計,學生可隨時隨地根據自身條件從全世界的教育資源中選擇適應自身條件的學習教程,完成視頻學習、練習自測和交流討論等模塊的訓練,達到全方位掌握知識、提升自己的目的。慕課不是傳統課堂中得學分、要成績的模式,而是以教學研討、視頻學習、提供建議等形式習得知識,讓學者感受輕松的學習氛圍,且平臺一般情況下不收取高額費用,平民化的教學形式將世界各地學者聯系起來。
B.微信。微信是普及率最高的聊天工具,以微信公眾號為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便捷性、普及性的特點。微信公眾平臺分為前端分析、平臺內容和學習評價三個環節[7]。課程內容傳授前,平臺進行前端分析。前端分析包括受課主體的特征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學習環境分析,達到對學生整體特點和教學內在與外在環境的把握。授課階段借助平臺內容進行講解,平臺內容包括教學課件、模范作業、多平臺相互連接、推薦閱讀、課堂互動,平臺在提供課內資源的同時,也能滿足課外學習和信息交流的需求。微信平臺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將課程內容提前推送給學生,最大化利用學生碎片時間,解決課堂時間不充裕的問題,使課堂內容得到深層次拓展。教師和學生群體對微信平臺也均不陌生,可最大化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C.藍墨云班課。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旗下的一款學習軟件[8]。教師在云端創建班級空間,并上傳課程內容相關資料。資料可分為預習資料、課堂隨堂資料和課后總結資料。學生根據教師上傳資料進行答題和討論,軟件功能設計包括經驗值等升級設置,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藍墨云班課最大化涵蓋教學數據資源,學習數據實時導出,使學生迅速掌握最新資訊,教師最快把握學生學習情況。
為落實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目標,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拓展三個方面。課前預習憑借互聯網工具,將PPT、鏈接、視頻等學習資料上傳至云共享或以鏈接邀請的方式邀請學生進群,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前學習課堂知識,對于學生課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均可發布在討論區進行討論和教師答疑。對未完成預習任務的學生,教師可發送提醒通知,輔助學生完成學習工作。對于學生預習過程中的完成情況,教師需及時導出云端數據,總結和整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點,方便在課堂階段做針對性教學。課中教學階段是知識升華階段,也是教學過程核心階段。教師對于提前整理好的共性問題和重難點問題進行統一講解,結合互聯網輔助,開展網上答題、小組討論、小組PK、趣味搶答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課后拓展部分,教師借助網絡資源布置多項拓展任務,學生可選擇任一項感興趣的拓展任務,完成后上傳至云端數據,教師及時審閱和批注。課后拓展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強化學生課堂記憶,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大數據背景下,慕課、微信和藍墨云等網絡教學平臺不斷出現,基于網絡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從學生興趣出發,引導其掌握課堂知識,激發其拓展課外知識的興趣,最大化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其成為了課堂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