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芳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分院,南京 210019)
學案導學模式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新產生的一種教學模式,使傳統教師“教”的過程轉化成為了“導”的過程,學生成為了課堂主體,不再被動接受知識,使課堂環境變得更為輕松和諧,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教學任務。本研究主要介紹了學案導學模式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及過程,從而提升高職數學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學案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內容來制訂的一種方案,而學案導學模式是將學案作為載體,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由師生一起來完成教學任務。從應用過程來看,先是由學生根據學案進行自學,然后在課堂上帶著疑問去聽教師的講解。在課前,教師要通過抽查學案來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然后明確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指導,解決學生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脫離厚重的教科書,能夠對課程的重難點有清晰地了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日常教學中,人們對教案這一概念有充分的了解,但學案與教案的概念還是存在一定差異。學案與教案是一個相對應的概念,是學案導學模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學案與教案存在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其作用,學案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是以學生為主體,其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方案,其中包含了學生的學習目標、課程中的重難點、探索過程及學生的自我反饋等內容,而教案是以教師為主,只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所需要的方案。
學案導學模式具備的主要特點是主體性、靈活性及參與性。第一,主體性是學案導學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學案為載體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能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案導學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第二,靈活性是指教師應在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高職數學課程具有不同的課型,教師針對不同的課型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理論性強的數學內容,教師要注重階梯的構建,層層遞進,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在復習課程上,教師要注重習題的設計,應讓學生參與到學案的設計與編寫中,使學生按照學案進行自學。第三,參與性是學案導學模式中的典型特征。目前,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不愿主動去思考。針對這種現象,采用學案導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第一,學生缺乏數學應用意識。不能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第二,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數學基礎較為薄弱,希望通過學習一項技能來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在課程學習上更加偏向于專業課,而不是數學課。如果教師還是一味采用傳統的講課方法,則難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第三,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就是上課聽講、記筆記、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生沒有自主的學習方法,有些學生在遇到問題后也不敢向教師請教。第四,學生對基本數學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基本運算能力也還存在很多不足。
3.1.1 主體性原則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時應堅持主體性原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要充分信任學生,給予其時間和空間,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3.1.2 引導性原則
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起到引導性的作用,從側面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同時也要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要有選擇性地講述相關內容,并布置好課后作業,讓學生復習鞏固,使其進一步掌握與數學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3.1.3 激勵性原則
針對高職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采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時要堅持激勵性原則。學生在獲得教師的肯定后會更加自信,學習數學的熱情也會進一步提高。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在學生出現錯誤時要采用指導性語言去指正,而不是一味地進行批評。教師要明白在學案導學模式中堅持激勵性原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成長,在學生發生過錯后也要保持寬容的心。
3.2.1 明確目標,依案自學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先明確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情感與能力目標,這樣才能有目的性地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利用學案進行提前預習,通過檢查學案來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以此來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從而使設計的問題更有層次和梯度。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來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對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例如,在學習集合及集合元素時,要先確立集合和元素的學習目標,然后要充分了解集合及元素的概念、特征、符號使用,并借助實際案例去探究數學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
3.2.2 教師指導,組織學生討論
學生先利用學案進行自學,當自學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收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完成對學生的指導。
3.2.3 教師講解,引導學生思考
在學生討論過后,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到學生存在的疑難點,并以此為主要依據進行課程講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反復思考后依然沒有得到答案的情況下教師再進行思路點撥,從而提高高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3.2.4 總結要點,突破重難點
在進行上述三個環節后,學生對教學內容會有充分的了解,也會突破重難點。但各個知識點還是比較分散,學生比較容易忘記,而且學生對數學知識也缺少總結,學習方法沒有系統性。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總結,包括解題步驟與方法,等等,通過知識總結可以將零散的知識變得系統化,也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高職數學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模式時,要注意學案的編制,不僅要充分體現出教材知識,還要以實際生活中的案例來設計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