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男
(吉林藝術學院,長春 130000)
工藝美術專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工藝、造型等方面,應針對這兩方面進行不斷創新和優化,一方面要與時代發展潮流相接軌,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調整,促進傳承,使工藝美術得到更好地發展。目前,高校對專業設計型人才的培養策略與企業社會需求的工藝美術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不相符,社會對專業設計類人才需求量極大,完善美術專業型教學策略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教育專家對培養訴求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對工藝美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可分為三個方向,即師資力量、資源設施和與時代趨勢接軌的教學理念。通過這三方面需求總結得出,工藝美術型人才培養目標要與應用創新并行。
受傳統教育理念及社會企業不定因素的影響,工藝美術課程中的實踐活動過少,教師對這一方面的重視程度偏低。雖然民間工藝美術高手特別多,但他們大多數未接受過高等專業的美術教育,無法涉足教師這一行業,致使現階段師資需求較為匱乏[1]。此外,仍有小部分工藝美術院校并未設立自己單獨的教研團隊,教師在進行教學講授時人員流動性較大。針對這一現狀,校企合作無疑是解決問題的好出路,一方面,可通過校企接收到企業提供的工藝美術大師,為學生講解相關的工藝美術知識,并針對實踐類課程匱乏這一現象進行及時補缺。另一方面,能夠不斷提高院校的工藝美術專業能力,保證工藝美術教學的實效性。
目前,我國高校工藝類教材中涉及實踐應用方面的教學內容偏少,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增加實踐教學內容[2],使教材符合現階段社會企業的需求,提升設計活動在社會中的影響。工藝美術的設計制作都需要與設計活動相符合,并配合設備、工藝、師資等新穎的學習資源。院校可與企業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將校外企業設施轉變為學生的實踐訓練場地,使學生能親密接觸到工藝美術設計與制作,便于學生將所學工藝知識進行實踐應用。
各類美術院校的教學目標、發展目標都存在一定差異,教學模式也不盡相同。部分工藝美術專業課程設置都以純藝術為核心,在教學內容方面涉及的工藝品制作過少,使得工藝美術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與社會企業需求的人才目標相脫離。工藝美術的發展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設計能力為主[3],各類美術院校要及時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對工藝設計教學理念及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并根據自身發展,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進行有機結合,形成新時代的工藝型美術技術,促進工藝美術的傳承發展。
在工藝美術專業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占據著重要位置,以主導地位存在。高校要想工藝美術專業型人才培養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就必須針對師資方面進行加強,構建一支能力突出、架構合理、理念先進的教師團隊。需要對原本的院校教師架構體系進行合理調整,首先,學科帶頭人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制訂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4]。其次,骨干型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增加關于對實踐性教學知識的講解,并帶領集體多通過網絡平臺參與學術討論研究。最后,需鼓勵教師對自身專業能力進行提升,為教師隊伍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保證能夠及時為社會、企業輸出專業型人才,高校還會在校外聘請一些工藝行業大師來校進行講座,對學生實踐進行查缺補漏。高校還會聘用知名設計師來校進行兼職,進而引進更多先進的工藝制作技能及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視野,還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
由于各高校在創設實訓基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通過校企合作可有效將問題進行解決,一方面,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快速探索到企業與行業領域對工藝的需求,為學生提供奮斗的動力來源[5]。目前,校企合作是一種教學新趨勢,而要想雙方都獲利,企業就需要提供與高校需求相符的資源。學校是企業員工需求的資源庫,不斷在為企業提供專業型人才,為企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高校工藝美術課程的設定都是在綜合現階段社會發展以及企業需求后而形成的。在工藝美術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基礎工藝原理及概念性知識進行理解,增加關于實踐操作訓練方面的內容。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操示范,將工藝理論性知識與實踐訓練進行融合,將多方知識進行整合,形成工藝美術體系,促進特色工藝美術課程的構建。同時,還要為學生設置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用來進行強化練習,這樣的課程既科學合理,又能對學生需求進行滿足。
在學生探索工藝美術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設置學生學習的階段,大一、大二主要以基礎理論課程為主,逐步引導學生對工藝創作力進行培養。大三階段,學生會進行專業方向的選擇,此階段就可以主要講授涉及專業技能的課程,并配以合理的實踐訓練,為學生步入大四和融入企業市場奠定基礎。針對這三個階段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單一的傳播者,而是引導學生獲取信息知識的橋梁,是幫助學生與工藝美術建立聯系的紐帶,能夠幫助學生在獲取知識時對自身的美術素養及審美素養進行提升。高校傳統工藝美術課堂氛圍壓抑性過重,全程都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師生基本處于零交流狀態。在信息化時代,教師要引進先進的教學輔助用具,如多媒體、網絡溝通平臺,等等,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6]。在實踐訓練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肯定性鼓勵,讓學生能一直以高度的積極性來學習工藝美術課程,時刻保持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要想有針對性地為社會企業提供更多的工藝美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就需要不斷對人才培養建設進行調整更新,要與時代發展步伐時刻保持一致。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離不開多方的資源支持與配合,在日后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依托多方的努力。在構建工藝美術專業型人才培養體系時,各類院校要根據自身特點明確發展方向,制訂合理計劃,并嚴格執行,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進高質量工藝美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