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唐山市中醫醫院
檔案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檔案工作,主要包括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及統計等幾項工作,除了管理檔案實體與檔案信息之外,也負責為它們提供相應的服務。進行檔案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提供并管理信息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各個領域。在信息網絡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各個行業也越來越重視檔案管理工作,這是因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的檔案管理越來越科學、合理,從而有效提升了檔案管理工作效率。
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后,很多醫院都采取了無紙質操作的檔案信息管理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原來的紙質材料進行了電子化處理將其轉化為虛擬化的信息,并按照“文檔、圖片、影像”等不同的形式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存儲。這樣,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患者只要登陸醫院的檔案搜索引擎就可以便捷地搜索到其所需要的檔案信息。醫院通過“互聯網+”技術能夠有效優化檔案查詢功能,從而可以有效提升檔案信息查詢效率,進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院的整體工作效率。
在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個行業對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深入,“互聯網+”思維已滲透到各個領域,醫院的檔案管理也不例外,在具體工作中全面運用了相應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此同時,傳統紙質檔案在不斷減少。電子檔案相較于傳統的紙質檔案在多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比如說對于那些有誤的檔案記錄進行更改、添加或刪除更加便捷。總的來說,電子化的檔案信息相對較全面,而且流動性要比紙質檔案高得多。
隨著“互聯網+”思維在醫院檔案管理工作中的不斷普及,檔案信息不但數量越來越龐大,而且逐步向數據化、共享化方向發展。對于檔案服務管理工作而言,海量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資源,而這些信息的數據化則能有效優化檔案信息搜索功能,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醫院的檔案服務水平,促進醫院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新型檔案服務模式。
當前,多數醫院都摒棄了紙質檔案,轉而采用電子檔案,這樣確實為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多方面的便利,然而同時也失去了紙質版檔案所具有的某些屬性與特征,這樣就很難追溯檔案信息的原始性。對于傳統紙質檔案,工作人員能夠基于紙張或字跡等特征對檔案信息的原始性進行分析;而對于虛擬化的電子檔案,是很難分析出其原始性的,同時也難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
在醫院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檔案信息安全也面臨著很大的考驗。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檔案信息泄露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為因素。無論是檔案信息的收集、錄入還是更改、保存等,都是通過人工操作的方式完成的,所以,要避免信息泄露的發生,從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安全管理意識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互聯網技術。否則,很可能在無意中泄露檔案信息或是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二是檔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安全隱患。對檔案進行信息化管理是基于互聯網實現的,有些信息化操作還可能涉及多個不同的平臺,而且耗時也比較長,這時是很容易遭到網絡黑客等攻擊的,從而發生檔案信息被篡改或被泄露等情況。三是存儲檔案是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所用計算機的軟硬件都會影響電子檔案的存儲。比如說,如果事先沒有對檔案進行備份,當計算機硬盤出現無法修復的問題時,就會導致檔案信息徹底丟失。
檔案功能是否能得到充分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職業素養,既包括他們的職業素質,也包括他們的專業技術。隨著科學技術、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他們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態度且能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術,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但是,就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部分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術都達不到崗位要求,而且他們也不重視學習與自我提升,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工作中還會出現泄露檔案數據的情況,對檔案管理工作的安全保障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現在,檔案工作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與此同時,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檔案管理工作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全面提升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整體職業素養,培養一大批既具有創新能力又懂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筆者通過分析醫院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建議:首先,應進一步明確檔案管理目標。在開展檔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工作團隊首先應明確管理總目標,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管理計劃。與此同時,還應嚴格審查檔案的質量。以醫院檔案管理為例,工作人員首先應對所需的患者相關信息進行分類,并基于這些信息為患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其次,醫院應針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定期組織培訓,通過培訓豐富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并提升其業務能力。
對于檔案管理工作而言,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建立完善的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在筆者看來,在建立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檔案信息的過程中要將應有的內容都盡量囊括進來,而且要重視實用性,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科技,這樣才能建立起可共享、可使用的檔案信息。第二,在建立電子數據庫的過程中,要重視安全建設。互聯網平臺的一大特征是開放性,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檔案管理也相對較為復雜,所以建立安全的檔案數據庫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工作人員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同時也要建立安全可靠的數據庫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信息存儲與使用的安全性。第三,加強對于防火墻技術的應用。防火墻可以在網絡邊界上建立網絡通信監控系統,從而可以將內外網隔離開來,這樣外部網絡就不能輕易入侵內部網絡,確保計算機網絡能夠安全運行。第四,實施嚴格的身份實名認證制度。進行身份實名認證一方面是為了阻止不法分子入侵內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約束工作人員的操作,以免發生故意盜取信息或惡意篡改信息等情況。第五,做好數據的備份與恢復工作。面對規模越來越龐大的計算機數據,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數據的存儲、備份與恢復。數據備份是一種重要的預防手段,以保證數據不會徹底丟失。數據庫備份主要是為了能夠持續使用系統信息,同時也是為了有效提升系統信息的可恢復性。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互聯網+”技術的助推下,醫院檔案管理的工作模式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電子檔案管理模式已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模式。這種管理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優勢,然而同時也有一定缺陷,因此檔案管理從業者應進行更深入地研究與探討,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檔案管理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