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花 陜西地建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所謂“會計信息化”,其主要指的是把會計信息視為管理數據信息資源,通過以網絡通信、計算機為主導的信息技術針對資源進行收集、加工、應用等方面的處理,進而為企業決策控制、經營管理等提供實時、充足的信息資源。
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會計信息化是會計工作和信息技術的融合體現,具體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重要管理資源,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來獲取、加工、傳輸和應用管理財務信息,從而為企業的長遠經營發展和管理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會計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在實施財務會計信息化發展之后企業管理信息總系統中出現了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工作開始和企業經營發展的其他工作有效結合在一起,對提升企業經濟管理水平意義重大。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會計信息化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會計信息化具備共享性的特征,通過會計信息化平臺,企業各部門能夠從中獲取數據,實現企業內部數據共享,從而提升各項工作的工作效率。其次,會計信息化具備實時性的特征,企業要制定各項決策的時候,需要及時、精準的會計信息支持,會計信息化能夠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提升信息的時效性,為企業領導提供超前數據參考,從而保障財務數據的可用性。
第一,實現部門業務之間的網上協同,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信息化始終是現代化企業關鍵組成部分,而且屬于企業發展核心內容之一。企業借助會計信息化,能夠有效結合財務與其他業務,依托財務分析及時且有效調整其他業務,由此實現企業各部門業務之間的進一步協調。我們以銷售與財務部門為例,財務部向銷售部發送銷售報告,以便銷售部及時通過財務報表調整相關業務,確保實現企業盈利最大化。財務部門通過會計信息化,可以通過進行分析數據、制作報表等工作,而且將其融入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企業能依據系統數據展開核查與對,由此便能獲得更具可靠性的數據分析,有助于企業管理、發展方案的制定。
第二,實現計算網絡化,提高工作效率。處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網絡已遍布于社會諸多方面,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工作都不能缺少互聯網的支持。網絡計算作為互聯網的主要功能,實現了會計信息化,依托其網絡計算功能可讓企業財務管理十分便捷且具有高度系統化,切實提升其工作效率。通過電腦操作,轉變以往財會人員所采取的手工操作模式,借助計算機開展海量數據核查、計算。實現數字化辦公,會計部門則可進行無紙辦公,不需要每天面對紙質數據,借助電腦功能系統可以壓縮財務數據,提高操作智能化。利用電腦還可以及時將財務報表上傳到管理人員,這樣管理人員能及時核查各部門具體財務信息情況,以此調整企業發展。除此之外,會計信息化還能緩解會計人員一定的負擔,為其參與企業管理創造條件,而且也能影響到其職業晉升與素質提高。
第三,在線管理企業財務,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因為企業員工眾多,所設置的部門較為復雜而且業務收支較為麻煩,所以如何集中管理企業財務十分關鍵。在未實現會計信息化前,企業很難在線管理財務部門,無法對財務數據及時調閱,僅是在固定時間審查財務。可通過會計信息化實,管理人員可以隨時對財務記錄進行查閱,掌握公司資金實際動向,為業務判斷創造及時性條件。會計信息化借助計算機與互聯網展開一系列工作,讓以往由人工進行的企業財務管理轉變成系統管理,與此同時企業財務人員也許具備過硬的職業素養及較為扎實的信息化技術。一方面需要財務人員可以精通財務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及時更新自身所儲備的電腦技術,通過電腦系統管理企業財務工作。
第四,會計信息遠程處理。將會計信息化應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讓會計人員可以靈活應用網絡與計算機技術,遠程處理財務工作,比如財務付款審批,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進行線上審批,不受審批人時間,地點的影響,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企業各部門借助企業局域網加以協調,這樣財務人員則能依托互聯網與計算機控制各部門財務情況。因此,會計信息化可以降低財務人員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在一樣的時間盡可能多地處理工作。同時,互聯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可以讓管理人員及時跟蹤與解決公司財務問題,直接監督與管理企業財務部門。實現會計信息化主要優勢在于會計部門可以運轉得更有效,及時完成財務分析,推動企業的業務順利進行。
實施有效措施之前,一定要有配套的觀念。對于人才來說,專業知識必不可少,但信息化的新興技術也不可落下。商業性的活動肯定是存在風險的,而信息化的擴充在某種程度上也將這種風險提高了。因此,財務部門上上下下要團結一心,做好嚴格把關,全力避免因信息化帶來的各種可能的商業風險;與此同時更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特點與優勢,將財務部門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信息化讓財務管理的地位穩步提升,因此必須要用全新的發展理念來發展部門的工作水平,提高該部門的工作質量。
既然信息化已經介入,財務部門根據實際情況,一定要有新的發展目標。認真考量將哪些模塊引入信息化,如何通過信息化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因此,企業一定要因地制宜,在保證多方面共同利益的同時,也要確保企業總體收益的最大化。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無形資產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無形資產一旦被破壞,整個企業也形同虛設。因此,越是在財務管理部門發展的前提下,就越要做好無形資產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在一個企業當中,無形資產的比例是很大的,因此做好其保護和管理工作才能有更大的把握去抵御風險,防患于未然。
上文中提到了信息化時代之下的新型人才。毋庸置疑,財務部門發展的大趨勢:新型人才的需求勢必會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型人才會在日新月異的財務工作中越來越不適應,此時便面對著兩個選擇:要么積極學習信息化知識,將自己打造為新型信息化人才,要么拱手相讓,將崗位讓給亟待就業的優秀新型人才。企業只有通過對員工的及時培訓或是大量招募新型人才,才不至于讓企業在新時代的潮流中被淘汰。在思想上,企業也要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讓其認識到掌握信息化技能的重要性,這樣才會讓員工更為自主的去接受和學習信息化技術。總而言之,整改人才,因地制宜,摸索出一條只屬于本企業的一條康莊大道,才能讓企業在時代的潮流中脫穎而出。
信息化的時代,一切商業交互都是瞬息萬變的。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里,唯有時時刻刻保持警惕,提前制定出各種風險的預案,未雨綢繆,才可小心駛得萬年船。
針對現有財務流程中,標準化程度較低、地域性差異較強的流程進行重新評估,決定該業務是否應該納入財務大數據服務范圍。地域性較強的財務流程需要財務人員了解地方性政策法規才能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財務大數據中心應在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準確的前提下,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將財務流程全部集中于財務大數據控制中心,很可能加大工作難度。扭轉共享中心與業務單位間關系,業務單位良好的配合是財務共享中心提高財務服務質量的目標的重要前提。目前,財務大數據的應用在與業務單位的關系上處于劣勢,對共享中心優化存在一定的技術困難,需要從源頭上改善財務質量,打破財務數據發展應用過程中的瓶頸。因此,大數據財務中心應試圖改變與業務單位關系,向提高財務質量的共同目標不斷改進。
近年來,傳統的風險評估方法已經很難適應不斷變化的潛在風險。隨著大數據的出現,風險評估方法不斷創新。企業要抓住機遇,把金融發展模式與風險評估緊密結合起來,要構建風險預警與評價機制,與依托大數據的金融發展模式有機結合,有效識別、分析和評價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潛在風險。首先,結合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目標,識別企業內部隱藏的各種風險,合理設置風險等級,從而根據分類建立不同的風險基礎。利用信息技術建立風險評估模型,結合相關數據,根據風險的不同嚴重程度劃分預警區間。當業務流程中的風險超過預先設定的預警值時,系統會自動檢測并報警。其次,風險預警與評估系統能夠自動生成風險評估報告。系統還可以從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自動識別出的潛在風險,并對風險提出解決方案。
財務風險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風險防范能力差,難以應對和避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在現階段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要更好地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不僅要轉變財務管理觀念,還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管控,提高企業資金安全性。在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借助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實現財務問題的防控,而且要建設大數據信息庫,以便及時分析和解決突發問題,最終達到快速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和抗壓能力。在緊急情況下,企業可以有足夠的應急預案,將企業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借助大數據平臺,了解商戶近幾個月的數據,對商戶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斷。因此,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地分析和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大大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不可否認的是,財務部門在企業中自始至終都在扮演著重要角色。唯有重視新型人才,樹立正確的財務觀念,因地制宜,適時創新,重視財務管理信息化,從各個方面來鞏固財務部門管理,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勇立在新時代的潮頭。部門管理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也不是靠某一個群體的死撐,唯有企業上上下下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創新,才能在新時代的考驗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