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敏菊 西安邁科金屬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對于大宗商品供應鏈貿易來說,供應鏈金融貫穿商品流通的全過程,采用供應鏈金融的方式,能實現多方共贏的發展目標,并且顯著的提升大宗商品的綜合交易效率,減少交易成本的支出,促進供應鏈企業上下游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實現對資源合理優化分配的基礎目標。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我國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發展還存在許多風險問題,應當提高重視度,做好控制工作。
大宗商品主要就是代表能進入到流通領域當中,但是不是零售環節,商品屬性明顯,適用于農業、工業生產或是消費的大量買賣商品,例如礦產、石化、原油等。在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大宗商品屬于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相對于一般的商品來說,標準化要求更高,容易存儲,并具有較高的現金價值。由于大宗商品的這一特點,在供應鏈貿易發展中,采用供應鏈金融,能降低融資成本的支出,還能顯著提升大宗商品的交易效率,提升整體的運行發展效率,加快大宗商品的流通速度,做好資源分配的工作。
在實際的采購過程中,由于核心企業通常規模大、實力較強,可以支配物流、現金流等,在供應鏈中處于強勢地位。供應鏈下游企業需要對上游企業支付預付賬款,以此獲得需要的大宗商品。若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動情況不佳,就可以得到銀行授信支持,為核心企業進行賬款預付。保兌倉融資模式,顧名思義就是以承諾回購為基礎,并以核心企業在銀行指定倉庫的既定倉單作為質押物,并對核心企業的商品提貨權進行控制,為銀行提供融資授信業務[1]。基于此背景下的授信產品,核心局勢銀行承兌匯票,并通過銀行機構、核心企業、物流企業等多方監管的方式,簽訂合作協議。經銷商需要結合簽訂的購銷合同,為銀行繳納保證金,開立銀行承兌匯票,主要用作于支付保證。物流企業起到擔保的作用,經銷商可以以貨物作為反擔保依據。物流企業結合銷售情況、庫存情況等,確定承保金額,獲得更多監管費用。從銀行的角度來說,需要以經銷商存入保證金為主,獲得簽發額度的提貨通知。物流企業以簽發的提貨通知為依據,向經銷商發貨,由經銷商存入保證金。再由銀行簽發提貨通知,物流企業根據提貨單向經銷商發貨。在票據到期之后,銀行能根據實際金額進行兌付。此模式供應鏈上下游形成更強的同盟關系,加強了銀企之間的互動合作,大大增強了整體的競爭力。
融通倉融資模式更加適用于供應鏈企業支付現金一直到銷售大宗商品存貨生產經營周期階段。融通倉融資模式得到了企業、銀行的認可,屬于一種將存貨動產作為質押物,向金融機構提出申請授信的行為模式。但是與簡單的動產抵押不同,融通倉融資模式主要就是以動產質押為核心,引入物流企業,并且將企業采購的材料或是成品,以質押標的方式存入到物流企業的融通倉當中[2]。物流企業需要承擔評估價值、信用擔保、保管質物的工作,銀行則結合評估價值與交易對象,做好動產穩定性的分析工作,以此提供相應的融資業務。融通倉的還款來源,主要就是企業在發展運營過程中還款,還有完成質押產品的銷售。如果有必要的話,上游企業還需要與銀行簽訂質物回購協議,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通倉融資模式授信業務可能造成的風險。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更加適合商品銷售階段,主要就是因為大多數正常發展的企業都有未到期的應收賬款,而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的適用范圍相對較廣。從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主要就是指企業對供應鏈下游核心企業應收賬款作為標的物,并且進行轉讓或質押的工作.應收賬款融資,主體為銀行、債務企業、債權企業等[3]。若采用應收賬款質押的方式,銀行還款來源主要就是供應鏈上游企業銷售收入,還有債務企業給付的應收賬款。若應收賬款出現轉讓的情況,第一還款來源就會轉變為債務企業給銀行支付應收賬款,還有供應鏈上游企業的實際銷售收入。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引入物流企業,進而提供相對穩固的第三方擔保。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主要就是對選擇核心企業的問題進行探究,以此避免企業出現道德風險,明確選擇企業的基本標準。在對供應鏈核心企業進行選擇的階段,充分考量企業的經營發展實力,從經營業務、投資活動、股權結構、稅收情況、信用記錄、市場發展情況等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做好優化選擇工作。另外,考察供應鏈核心企業對銀行的協助能力,明確企業是否能憑借客戶關系的管理,給予銀行相應的支持,進一步提升供應鏈金融違約成本。
對于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物流企業準入機制。物流企業的綜合技能、違約賠償能力、合作意愿等屬于重要的組成指標。違約賠償能力還有專業技能會對供應鏈金融的違約損失情況產生直接的影響。通過進一步細化上述指標,可以以打分的方式,為各個物流企業進行分類評價[4]。合作意愿指標,需要充分考量銀行與物流企業合作積極性,并了解業務開展的及時性,明確需要承擔的風險責任范圍。在對多項指標進行分析篩選的同時,發揮物流企業的連接作用,幫助銀行做好質押貨物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如果產生了風險問題,需要進行及時的預警,促進質押貨物快速變現,從根本上降低供應鏈金融違約損失率。
對于供應鏈金融進行分析,企業的存貨管理、應收賬款管理、預付賬款管理,屬于授信的支持性資產,可以根據各種種類,制定明確的標準。應收賬款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①可轉讓性。銀收賬款債券可以遵循法律法規,進行轉讓。②特定性。對于應收賬款的多種要素來說,其中賬期、付款方式、賒銷額度、基礎合同履行情況等,都需要進一步明確。③應收賬款提供者的資格,需要具備法律規定保證人的資格。存貨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①抵押的物品需要確保權屬清晰性。②抵押物品的價格需要確保穩定性。③需要謹慎的接受容易揮發、氧化、易燃易爆的貨物。預付賬款不僅僅需要充分考量存貨需求,還需了解未來貨權的融資,分析供應鏈金融的特點,了解上游企業是否具備擔保的資格。
總而言之,對于大宗商品供應鏈貿易來說,借助供應鏈金融的優勢,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融資成本的支出,還能獲得更多的融資,進而提升大宗商品的交易效率,提升供應鏈的發展速度。然而,這種全新的模式與傳統的金融風險問題還存在許多不同的地方,需要針對供應鏈上下游的核心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此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問題發生。